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论文 » 正文

电视节目的社会科学传播分析

2021-4-9 | 科学传播论文

作者:赵庆秋 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电视作为视听融合的大众传媒,是人们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科学传播的有效渠道。①我国电视事业自诞生之时起就强调知识性,②但早期的电视节目偏重于告诉观众“是什么”,较少阐释“为什么”。如今,收看电视节目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取社会信息,还能帮助人们看懂社会现象、理解社会问题。从帮助观众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这一变化背后其实是社会科学传播的日益普遍。本文将对当前电视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现象进行梳理,归纳其特征,分析其原因,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

一、社会科学传播的概念

自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来,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在电视节目中日益显现———社会科学领域的动态和成果在电视节目中受到关注,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电视节目中频频露面,社会科学的表述方式在电视节目中被广泛采用,社会科学各类学科知识通过电视节目实现传播普及,甚至连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融入到了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这为大众理解社会、融入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什么是社会科学传播?由于目前学术界尚乏讨论,这里只能从“社会科学”和“传播”的概念入手,借助相对成熟的“科学传播”的理论,对社会科学传播的概念加以说明。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含义,包括了英语中所说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本文就是按照这种较广泛的含义来使用“社会科学”一词的。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人及人的发展;人的活动、心理、行为、意识、个性;人类的各种集团(阶级、民族……)及其之间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1〕(P1-5)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P5)由于科学在内容上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此借助科学传播的概念来理解社会科学传播应当是可行的。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3〕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前所长胡亚东认为,科学传播包括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对科学背景的了解,关键在于使人获得启示和灵感。〔4〕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传播可以界定为:载有社会科学知识和背景的信息在不同个体间传递和共享的过程。

二、电视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

社会科学传播不同于社会信息传播,后者仅仅是对社会现象的单纯反映,前者不仅披露社会现象,而且重在揭示和阐释该类社会现象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引导受众进行理性思考。我国电视节目分为新闻、社教、娱乐、服务四大类,社会科学传播在不同节目类型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下面分别予以描述。

1.社会科学传播在新闻类节目中的表现

中国电视新闻类节目分为六种类型,即:综合新闻消息节目、分类新闻消息节目、新闻专题类节目、新闻谈话节目、国际新闻类节目和大型新闻节目。〔5〕(P94)目前,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在新闻类节目中最为普遍,且形式多样。

第一,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中有关社会科学界动态的报道,包括对学术会议、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学界人物的采访报道。例如《新闻联播》报道社会科学界重要学术会议,或播发《光明日报》上刊登的学者文章要点等,这些既是时事政治报道,同时也是社会科学界动态和优秀成果的展示。此类节目是对社会科学界的直接关注,属于社会科学传播的特殊形式。

第二,分类新闻消息节目中涉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报道以及对其原因和趋势的简要说明,在政治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法制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等各类新闻中都有体现。此类新闻在报道社会现象的同时,常常采用主持人叙述、文字说明、图例图示、电话连线、学者采访同期声等形式,对新闻中出现的一些概念、原理、过程、机制作简单说明,不仅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帮助观众理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例如央视《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聚焦三农》在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实施情况时,对什么是新农合所作的概念性说明,以及对这项制度的由来和功用所作的描述。

第三,新闻专题类节目、新闻谈话类节目、大型新闻节目是更具深度的新闻节目,它们通常从新近发生的事件出发,对与之相关的系列社会现象、背景信息进行整合,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报道新闻。这类节目在素材选择、视频编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有不少借鉴,注重调查研究,善于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讲求叙述的逻辑性,适当使用专业术语。节目还经常邀请社会科学界专业人士、熟悉政策法规的党政官员、特约评论员等作为嘉宾亲临演播室,为观众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问题、趋势等,不仅告诉观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帮助观众弄明白社会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根源,分析下一步的发展态势,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采取合理的决策行动。例如央视《今日说法》、《今日观察》栏目就采用了“主持人引言-背景短片-当事人陈述-提出问题-专家解答-主持人总结”的模式。凤凰卫视中文台《一虎一席谈》则采取了让专家学者和普通群众就某种社会事件或现象进行争论的形式。第四,国际新闻类节目指的是我国电视媒体采用国外电视机构提供的新闻素材制作的节目或我国记者自己采制的国际新闻栏目和节目。〔5〕(P96)例如央视英文国际频道dialogue(《对话》)以及央视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等,此类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现象与其他新闻节目并无本质差别,不同之处在于,国际新闻节目的话题涉及更多国际问题,如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等,被采访的人士和参与节目的嘉宾中有许多是外籍专家学者。

2.社会科学传播在社教类节目中的表现具有显著教育功能的节目统称为社教类节目,主要集中在教育电视台和科教频道中播出。人文专题节目、讲座节目、教学专题节目等,较多地采取直接录制专家学者的讲座和教学实况进行播放的方式,有的则按照章节制作系列讲座。在这类节目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其专家库中,九成以上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创立初期,节目内容涉及科学技术、艺术等广泛领域,自2004年暑期停播调整后,讲座主题集中于社会科学领域,以文学、历史、国学为主。2005年以后的节目几乎全部取材于历史人物和古典名著,如“易中天品《三国》”、“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等。2010年2月,栏目新推“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内容延伸到心理学、励志哲学等方面。类似的节目还有:中国教育电视台“广告学概论”,四川科教频道“家教课堂”,重庆科教频道“电大课程”等。其他电视台和频道也有直接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栏目,如成都新闻综合频道录制的“金沙讲坛”,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等。此外,一些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专访节目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专题性,大致也可归入此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