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论文 » 正文

科学传播网络情况对比分析

2021-4-9 | 科学传播论文

作者:苏冰 刘颀 单位:合肥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

网络科学传播作为依托互联网,同时又是在传统科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传播形式,相对于传统的科普而言,它是一种新的科学传播手段。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1•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中国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科学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目前中国网络科学传播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在我国现存的三百多个科普网站和频道中,只有36个进入ALEXA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万名,其中20个科普网站或频道还是属于二级域名或二级频道。[2]本文通过对《安徽公众科技网》和《苏州科普之窗》两个网站内容的对比研究,探讨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网络科学传播的现状,研究地方科学传播网站的“生存之道”。

1《安徽公众科技网》和《苏州科普之窗》的比较分析

1.1《安徽公众科技网》和《苏州科普之窗》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比较

《安徽公众科技网》2003年8月8日开通,由安徽省科协主办,主要进行科技咨询和科学传播。《苏州科普之窗》是由苏州市科协主办,2001年5月,由宣传苏州科协工作为主的网站改版为进行科学传播为主的综合性网站。从内容来看,《安徽公众科技网》由三大板块构成:“学术交流平台”、“科学普及平台”、“科技应用平台”。其中“学术交流平台”和“科技应用平台”的链接无法打开。“科学普及平台”包括“奇思妙想”、“高新技术”、“世纪展望”、“生活百科”、“科技之窗”、“科技名人”、“政策法规”、“科普论坛”八个栏目。共有文章约3000篇,其中配有图片的文章约400篇。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文字和图片。网站科普资源的类别主要是一般性科学知识的文章和科普新闻。《苏州科普之窗》的内容主要由四大板块构成:“地方特色”(本土科普特色板块)、“科普动态”(地方科普动态板块)、“科普擂台”(网上科普互动板块)“科学博览”(信息资源共享板块)。总栏目数25个,网站总数据容量达15G,其中数据库累计数据表项为1521个,网站页面总数为20万个,各类图片10万幅左右,各类多媒体文件3000多个(3),表现形式有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科普游戏和小实验等多种方式。科普资源的类别除一般性科学知识的文章和科普新闻外,还有深入专题分析文章、激发网民动手实验的问题及原理解释、视频资料等。从内容的总量、类别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来看,两者存在较大的差距。

1.2《安徽公众科技网》和《苏州科普之窗》特色内容的比较

术业有专攻,大而全,不如专而精。地方科普网站要有本土化和特色化战略,力求把本土特色内容做深做透。本地科普资源元素,重大科技新闻事件对本地的各种影响,本地网民对于科普资源特殊兴趣点和关注点,都是可以吸引网民的特色化内容。这些本地化视角和本地化元素,是科普网站在网络科学传播中实现信息“同质化下的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安徽公众科技网》和《苏州科普之窗》在这点上显然有高下之别。前者除首页科普和科协工作新闻中可以看到其地域性外,在科普内容中能够体现安徽地域特色的栏目和内容不多,只有在“科技名人”栏目中“在皖院士”内容里能看到一些地方色彩。在科普平台的8个栏目中,原创的特色内容也很少,近90%的内容是从报刊杂志、图书和其他网站转载。《苏州科普之窗》的地方特色栏目和原创栏目19个,占栏目总数的76%,主要体现在地方特色版块和科普互动版块。如表二所示,《苏州科普之窗》依托当地丰富的科普资源,设立吴地生物、水城建筑、天堂美食、吴门医派、姑苏工艺、苏州地理、名人风采、数学世界等特色栏目,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栏目使《苏州科普之窗》在众多科普网站中具有一定的独特地位和无法替代的存在价值。科普擂台是《苏州科普之窗》的另一个原创特色栏目,受到全国各地网民的青睐,会员接近22000人。之所以获得网民较大关注,与该栏目种种细节设计有很大关系,如参赛者进入门槛低,竞赛内容非常丰富,以会员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一定的激励机制使网民有较大参与热情。

1.3《安徽公众科技网》和《苏州科普之窗》内容时效性和服务功能的比较

对于两网站内容的时效性,本文以2010年12月为节点,从科普新闻的时效性和科普内容的更新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科普新闻发布方面,《安徽公众科技网》当天科普新闻只占5•0%,无时效的占76•7%。如表四所示。在科普资源内容更新方面,《安徽公众科技网》科普平台的最后更新日期是2008年11月6日,其中大部分是一至两年前甚至更早时间发布的内容。与其相比,《苏州科普之窗》科普板块网页更新较快,基本实现每日更新,平均每天更新约十几篇有关科技热点问题、科技新发现和发明的文章。对于公众广泛关注的世博会和上海11•15高层公寓特大火灾,网站设立了“走进世博”科普知识网络大赛和火灾自救专题,并提供相关科普资源下载服务。科普网站的时效性和更新速度虽不像新闻类网站要求那么高,但也应在公众普遍关注的与科普、科技相关的重大事件出现之后迅速发布相关资料,设立相关专题,以满足公众更深层次的需求。科普网站的服务功能包括方便受众使用的站内搜索、内容导航或网站地图等帮助信息;网站完善的功能可以为受众提供便捷、易用的服务,也是网站吸引网民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显示,《安徽公众科技网》只提供站内搜索和科普论坛两项服务。《苏州科普之窗》提供了站内搜索、“联系我们”、资源下载和原始文献四项功能。两网站均未提供网站地图、在线调查和网络留言板等方便受众与网站有效沟通的工具。

2结论与思考

2.1地方科普网站要定位准确,因地制宜,注重地域特色

目前,我国网站数量超过200万,各类科普网站和栏目也有数百个,地方科普网站要想在风云变幻、网站林立的网络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定位准确,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否则“千站一面”,内容雷同,面面俱到而又浅尝辄止,不仅无法引起受众的兴趣,而且这种重复性建设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就内容定位而言,地方科普网站应该定位在自己拥有的的资源和优势上,一般而言,地方科普网站主办方若非实力雄厚,不宜设立“大而全”综合性的网站,而应建立专题类、学科类尤其是地方特色类的网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科普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地方资源,强化地域特色,实现网站的本地化、本土化,才能吸引公众关注。以《安徽公众科技网》为例,可以立足安徽,发挥本土科普资源优势。安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古代和现代科技文化舞台上流派纷呈,涌现的名人灿如群星,如老子、庄子、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华佗、包拯、梅尧臣、方以智、戴震、方苞、程大位、程长庚、邓石如、黄宾虹、陈独秀、胡适、陶行之、冯玉祥、王稼祥、邓稼先等。其省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近100所,是除北京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此外安徽省瑰丽的自然景观,富饶的生物矿产资源也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安徽公众科技网》应该立足于这些丰富的科普资源,在栏目设置上作突出安排,打地方牌,强化地域特色,从而使自己拥有其他网站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