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传播论文 » 正文

构建SNS网站的教育传播方式

2021-4-9 | 教育传播论文

作者:蔡晓平 龚映红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SNS(社交网络服务)是用于帮助人们建立社交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这个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社交范围都会不断放大,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1]。近几年来,SNS在Facebook、MySpace等网站的影响下发展迅速。

一、SNS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SNS的内容是以用户为中心来组织和转移的,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传播信息;融合了传统的Blog、BBS、e-Mail、即时聊天等形式,又添加了各种应用程序,是一个综合化服务平台;利用RSS来订阅和传送信息,将好友的更新内容和对“我”的任何回应显示在RSS阅读器上,实现高效的交流反馈[2]。SNS在教育中已经开展了多方面的应用。1.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利用SNS的真实性、开放式的特点,比较容易构建具有某一主题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资源共享、平等的学习平台[3]。2.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在SNS平台,教师可以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活动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同时可以跟其他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4]。3.SNS辅助网络教学交流。SNS支持形成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有效促进了集体协作行为的发生[5]。4.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案例的选取及其分析

CSDN(ChinasoftwareDeveloperNetwork,中国软件开发者社区)以中文IT技术社区为基础,通过网站杂志、教育培训、人才交易三大业务群形成从知识传播、技术教育到职业成长的完整知识传播与服务链[6]。CSDN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700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IT技术社区,于2009年2月开办了“学生大本营”,作为IT类学生和爱好者交流的教育类SNS网站。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学生大本营中的相关案例,其中在传播者、受众以及传播方向等方面,是从学生大本营中“课堂”和“学习笔记”模块中各挑出一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教育类SNS网站,学生大本营共设置了18项应用。在这18项应用中,“在线课堂”和“学习笔记”两项是用户参与度和活跃度最高的。两者的区别在于,“课堂”中发表的讨论帖是网站用户都可见的,而“学习笔记”中发表的心得和提问,只有用户的好友才可见。因为网站是实名制,所以只有通过用户验证的人,才能看到该用户的笔记资料。这种设置既保护了用户隐私,又能保证用户的难题能得到解决。因此本研究从这两项应用中各挑出一个案例,从传播者、受众以及传播方向的视角分析该网站的传播模式。选取“在线课堂”中的一篇学生提问帖作为案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试图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受众四个方面分析,构建教育类SNS网站的传播模式。

三、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关系分析

1.传播者和受众

在传播者、受众方面,本研究以学生大本营中的相关案例为研究对象。即从学生大本营中“在线课堂”和“学习笔记”这两项应用中各挑出一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帖者身份的不同分以下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发帖者是“学生”从网络传播的几种模式可以看出,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并不固定,在学生大本营中也是如此。但在学生大本营里有一种特殊的传播者,就是用户角色划分中的“老师”。本研究以出现在“在线课堂”里的一个帖子为案例。该帖子除了最初的提问,共有12篇回帖,包括提问者在内,共有8名用户参与讨论。从整个讨论中可以看出,有4名用户回答了提问者,参与了答案的建设,而另3名用户只是采取了旁观和学习的态度。这也是教育类SNS的优势之一———解决了一个人的问题,可能就解决了一群人的问题。用户关系如图1所示。提问者虽是整个学习和传播活动的起源,但并没有担任传统的传播者角色,传播者一职是由贡献答案的用户共同担任的。同时,沉默的用户和应和的用户扮演了受众的角色。(2)第二种情况:发帖者是“老师”相对上一个由“学生”提出问题形成的帖子,“老师”的学习笔记或在讨论区里发表的帖子受到的关注程度更高。这种帖子更容易得到网站管理人员的关注,拥有“置顶”或“加精”的优先权,所以此类帖子的浏览数量和回复数量都远远超越“学生”发布的主题帖。更明显的特征是,在“学生”发出的帖子中,会有各种讨论和反驳的声音出现,而在“老师”发布的帖子中,参与用户更多地是抱着学习和观摩的心态,因此在回帖中多出现“学习了”“多谢”等信息含量缺乏却表明学习诚意的回帖,只有少量的回帖会在原帖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或分析。本研究以某位“老师”主题帖中的部分跟帖为例。从这个案例即可看出,该帖子中共有6名用户跟帖,其内容多出现“学习了”“建议很好”等字眼,只有一位用户附带提供了一点参考信息。用户关系如图2所示。

2.传播方向

学生大本营通过“在线课堂”和“学习笔记”两种不同的方式把公共和私人两部分隔开。通过访谈发现,虽然这两种应用的传播模式相差无几,但用户在使用时的目的却不大相同。课堂中呈现的内容主要是“老师”发表的主题笔记和“学生”提问。因此用户多发布、回应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相关的帖子,或是“收藏”“推荐”有用信息。在这个区域内,任何话题和帖子都是公开化的。而学习笔记则出现在个人空间里,主要用于用户记录学习心得或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悟。相较课堂中出现的帖子,学习笔记不采用置顶或推荐的形式,而是网站通过SNS最常见的推送形式,将好友的笔记更新反应在动态更新里。这两者的区别用简单化的语言表示,就是前者需要用户自己拉取信息,而后者则是网站主动将信息推送到用户界面。这种不同的方式体现了教育类SNS网站的特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公开化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私人化并存的传播模式。

四、SNS教育类网站的社会网络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