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传播论文 » 正文

微博的教育传播成果浅析

2021-4-9 | 教育传播论文

作者:胡钦太 程伊黎 胡晓玲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Web2.0环境下新技术的应用形式,为教育传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改变着教育传播模式、应用方式及传播效果。Web2.0的教育传播正走向结合多种工具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例如除了将博客作为个人写作交流的工具外,还开始运用GoogleGroup邮件列表进行群体集思广益的研讨,Wiki进行网络内容的结构化整理等。[1]作为Web2.0的新生事物的微博,是信息时代获取、传播、分享信息的平台,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手段,正成为当下新宠。它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的双向传播属性———能随时随地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反馈,极大程度地拓宽了信息回流渠道,使得教育传播效果产生巨大的变化。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纵观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它们都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产生的,也就是说,他们体现的是大众传播在单向传播模式下的效果。1949年,C.香农(ClaudShannon)和W.韦弗(Weaver)在《传播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中首次提出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的概念,这就是著名的“香农—韦弗模式”。[2]它描述了信息从信源通过媒介到达信宿的单向传播过程,体现了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所有的效果研究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都是研究媒介信息在这个模式下所能得到的传播效果。互联网从Web1.0过渡到Web2.0,经历了从关注数据到关注人的核心理念的转变,而Web2.0时代的微博学习特征主要表现为允许学习者从任意角度、任何层次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切入,以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更有效、更容易发生。[3]微博的裂变式、多中心式对传播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基于此,本研究开展微博教育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有针对性地考察微博的“聚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等传播效果。

二、微博教育传播效果研究的类型分析

根据不同维度,传播效果的研究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按出现时间划分为现实效果和潜在效果;按持续时间划分为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按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划分为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按效果性质划分为正效果、负效果和逆反效果;按区别媒介影响力的作用范围划分为对受众个体的影响、对小团体及组织的影响、对社会机构的影响、对整个社会或整个文化的影响等。英国的传播学者麦奎尔,对媒介的传播效果作了其外在形态、内在性质两方面的划分。从传播效果外在的形态看,有三个层次:媒介的“效果”、媒介的“效能”、媒介的“效力”。从传播效果的内在性质看,有四个层次:心理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等。[5]英国学者P.戈尔丁从时间和意图两个维度,对传播效果作了时间与意图上的交叉分析,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短期预期效果、短期非预期效果、长期预期效果、长期非预期效果四种类型(如图1所示)。从对传播效果的认识过程来看,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强调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以及这些要素对受众带来的影响,称作传播过程效果;另一种强调传播活动对受众及其周围环境、对整个社会的宏观影响,并强调这种影响带来的结果,称作传播社会效果。传播过程效果分析将传播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传播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技巧、干扰因素对传播的结果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效果分析有两种模式:心理动力模式和社会文化模式。[7]分析以上效果研究的类型,结合微博的自身特点,本研究从以下维度来分析与考察微博的教育传播效果:(1)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预期或非预期)、性质(正效果还是负效果)、媒介影响力的作用范围。(2)从传播过程效果分析,即考察在传播过程中每个要素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结果的影响;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对结果的影响。由于微博赋予受众的自由性与主动权,考察将会侧重传播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以及带来的行为变化。(3)传播社会效果分析,即考察微博的宏观效果,考察教育微博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集体态度、集体行为等的整体影响,以及对其他有关人群和环境的影响。

三、基于微博的教育传播应用效果的实验框架

本研究选取某大学“国际金融09级B班”的“国际金融”课程中“汇率与外汇”这一单元的学习展开实验研究。

(一)实验假设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考察微博教育传播的效果,设计实验假设如下:(1)微博传播具有较好的“聚合”效果,在教育微博传播实验中,爱好、观点相近的人更容易彼此接近。(2)由于微博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与受众选择空间的庞大,教育微博内学习与社交的小圈子更容易自发形成。(3)教育微博使用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传播主客体地位相互转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传播主体。(4)微博平台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呈现自发、密集的交互状态。(5)信息流动快速且流向具有针对性,优化学习资源的配置,促进资源共享。

(二)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如下:(1)实验对象:某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09级B班。(2)参与人数:38人(含教师一人)。(3)所选课程:“国际金融”。(4)使用媒介:新浪微博。“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9级B班的专业课程之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9级B班一共49位同学,有37位能随时使用微博来传递和接受信息并愿意参与本实验研究。

(三)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1.实验设计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9级B班“国际金融”课程的代课教师注册一个微博作为交流平台,并“关注”参与实验的所有学生,以便随时观察每位学生动态,与学生进行交流。(2)微博的使用与该课程的学习同步进行,并且使用时间覆盖该课程学习的一个完整周期,即微博开展贯穿该课程某一单元的完整教学。(3)在微博上开展的主要活动是与该课程有关的资料分享、问题答疑、主题讨论活动等等,作为该课程课堂学习的补充。(4)将实验过程中,分析教师微博主页上更新的所有学生与教师的帖子,并根据发帖的时间、方式、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别帖子的发帖数量、发帖频率、发帖时间加以分析和对比。(5)实验结束后,在数据分析与教育微博使用状态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微博教育应用实验的效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