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林业论文
作者:彭镇华 郄光发 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以林业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2002年在国务院亲自指导下,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研究工作,从国家层面和发展要求角度提出了“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林业发展指导思想[1]。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并赋予了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的3个重要定位。2009年,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又进一步赋予“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崭新定位,林业发展正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同时,我们也必需清醒的看到,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林业的发展必需要“与时俱进”,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将林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地区高度集中的新形势相结合,与我国今后20年的城市化发展趋势相结合,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提早谋划今后的林业发展思路与重点建设方向,最大效益地发挥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和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
1城市林业的兴起与发展形势需求分析
1.1“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的设想与“城市林业”的兴起
面对中国人多地少、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等国情与林情,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的设想[3-8]。该设想在充分考虑到现有我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以城市为“点”,以河流、海岸及交通干线为“线”,以我国林业区划的东北区、西北区等8大林区为“面”构建我国“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布局框架。在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在全国25个省市的46个试验点开展了试验示范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点”与“线”的研究从无到有,从零散到集中,开拓性的形成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并成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之城市林业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点”与“线”也是我国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域,目前全国有80%左右的人口分布在这一区域,“点”与“线”已成为城市林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前期形成的研究成果也有力的支撑了这一区域的城市林业发展。进入新世纪,国家对城市林业发展日益重视,城市林业在我国开始逐渐兴起。特别是在近10年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日益重视居住环境的改善,更加关注身心健康,我国各级政府对城市林业的建设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4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笔题词:“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随后,全国政协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经济日报社联合地方政府,每年举办主题鲜明、参与面广泛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城市林业开始在城市化发展较快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贵阳、沈阳、长沙、广州、杭州、武汉等20多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建设森林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林业也日益成为新时期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和重点内容。
1.2城市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形势需求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9],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66亿,占总人口49.68%,城镇人口比重比2000年上升13.46个百分点。虽然中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城镇人口的总量已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27国人口总规模还要高出1/4。中国社科院《2010年城市蓝皮书》还进一步指出[10],“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城镇化率将以年均0.8%1.0%的速度不断递增,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中国将基本完成城市化过程。然而,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特别是对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的具体国情来说,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率问题突出,人类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会不自觉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会产生城市生态建设用地比例失调、污染程度加剧、污染种类增多、人居环境欠佳、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众多曾以“摊大饼”式格局发展的城市来讲,城区以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等为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11]。据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报告称,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而导致的支气管病人多达1500多万。另据国家环保局统计,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全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癌症,而重污染地区死于肺癌的人数比空气良好的地区高4.78.8倍[12-13]。因此,人口密集、人们长期居住生活的城市,其林业建设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绿化问题,而是与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紧密相关,成为威胁城市生态安全、周边地区农业食品安全以及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整体生态功能的大问题。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发展城市森林,使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世纪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2我国城市林业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城市市情,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城市林业建设模式。作者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理念、三个转变”的城市林业发展思路。
2.1“林网化与水网化”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
针对中国城市地区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周边地区森林资源少和森林质量不高,近郊地区水体、土壤污染严重等实际情况,作者提出了林网化—水网化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总体理念[14]。林网化与水网化是林水结合的一种城市森林环境建设理念,具有“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特点。具体而言就是基于城市特点,全面整合林地、林网、散生木等多种模式,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数量,恢复城市水体,改善水质,使森林与各种级别的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连为一体,建立以核心林地为森林生态基地,以贯通性主干森林廊道为生态连接,以各种林带、林网为生态脉络,实现整体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活力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林网化与水网化”的建设思路符合我国实际,有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较少的土地通过整体效益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实施“林网化—水网化”的工程,可以最终实现“林荫气爽,鸟语花香,清水长流,鱼跃草茂”的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