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艺术设计论文
作者:王克祥 马亮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生源的不断下降,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要在危机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必须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主要障碍
1.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大多盲目效仿本科教育,不可避免地残留着传统艺术精英教育的种种痕迹;人才培养目标含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盲目,与本科院校重叠;技能培训要求模糊了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差异,要求过低,急功近利,忽视高职学生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2.课程结构设置失当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比例失调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再加上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设置不当,专业教学缺少足够实践环节。以笔者所调查的设计类三段式教学计划为例,在三年学制内,公共基础课程约占总学时的1/3,职业基础课程又占1/3,职业技能课程只占仅剩的1/3学时。其中,职业技能实训或实践训练大概只有四百多课时。在三年的学习中,单靠这么点时间的专业实践训练,是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此外,由于对高职教育特性的认识失之偏颇,教学计划没有更鲜明体现高职教育中“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两种特性。
3.实践教学的职场化与仿真度不够
德国“双元制”教学有60%~70%在企业实施,只有30%在学校进行。企业的具体生产岗位或者培训中心、跨企业中心,都是实践教学的岗位或场所。这种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是教育针对性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这种模式要求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考试考核也以职业资格为标准。我国艺术设计类高职教育也在学生的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专业教学安排中也基本都设置了顶岗实习的环节,并且热衷于技法、技巧的训练和设计艺术的表现。但是问题的症结却在于,这些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实践,往往都是虚设的,既缺乏针对性,也缺少“真刀真枪”式的练兵,学生的技能训练效果究竟如何,并没有得到实践检验。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受教学设施、实践场地等诸多因素制约,导致实践环节缺乏硬件保障;二是因师资水平不高,尤其是“双师”素质教师不足,导致有效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4.教学模式存在偏差
一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仅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实际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自我发展潜质的开发。二是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按照教学计划机械进行,计划缺少弹性,不同课程相互隔离,课程与课程的衔接缺少系统性、连贯性、融通性。三是传统的自我封闭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环节的设计守旧落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相脱节。
5.生源质量堪忧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学阶段文化基础较差,是为了高考而半路出家,通过艺术类考试这一“短平快”方式走升学捷径,专业技能基本功并不扎实。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给学校的管理造成一定困难。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做事眼高手低,就业好高骛远,也是他们中一部分人的致命弱点。
6.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缺少具有实践经验教师等严重问题。现有教师队伍有的知识陈旧,或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有的不具备实践经验,或长期脱离一线设计岗位,实践能力衰退;相当多教师对高职教育特点、教育教学方法认识不深刻。加速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可行战略
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提供优质教育产品或服务为目标,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而形成的对专业发展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不同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条件,确定几种可行的战略,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1.彰显培养目标的特色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多元的教育,是跨界的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决定了其培养载体、模式、环境及评价等都有着鲜明的职业工作特征。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按“做中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这就需要培养过程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特色。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努力为学生构筑一个符合成才要求的、具有一定知识、能力架构的培养计划和平台,特别是要精心构建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起支撑作用的实践教学系统,使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好的知识、能力结构。学校要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实践条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将典型产品、案例、项目通过学习型工作任务的改造引入课程,依托校内外基地开展工学交替、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等行动导向教学,使学生在系统的模拟、仿真和真实的职业实践中成长。
2.培育专业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色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要突出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色,要主动走出校门,在基地、课程、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行业企业支持。而开放的程度就取决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专业应围绕对应产业,准确预测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用创新的思维和开拓的精神系统规划、精心布局专业建设。培育专业特色,要突破校企合作瓶颈。一方面要认真梳理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企业入驻校园等),努力挖掘企业的受益点;另一方面要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实质收益。
3.建设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质量是决定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师资力量的主要指标是专任教师的质量、结构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教学团队建设要根据教师不同情况,优先解决不同问题:高层次人才以承担校企合作项目为主,鼓励他们到行业企业兼职或担任行业协会职务,提高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在晋升职称、出国培训、课时津贴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建立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制度,注重提高职业工作过程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