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艺术表达论文
作者:吕霞 单位:青海民族学院
“热贡艺术”这个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指热贡地方藏传佛教艺术绘画创作领域中唐卡、壁画、泥塑、堆绣、木雕、石刻、建筑图案彩画等艺术门类。此概念的产生和建国以来人们对热贡地方最显著的艺术活动事项,即藏佛教艺术创作的关注密切相关。据青海省文联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左良先生回忆,20世纪50年代初,青海省文联美术组的同志们在深入热贡地区调研时,发现森格雄(热贡吾屯村的藏语音译)、年都乎等几个村寨的藏族、土族民间美术创作十分活跃、民间艺人非常密集的现象。这一现象引起青海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热贡优秀艺人卡先加、斗拉加、罗藏等人被吸收到青海省文联参加了工作。后来,人们以“吾屯艺术”“、同仁艺术”等名称概括了热贡大地上世代传承、精美绝伦的绘画艺术。青海省文联于1979年在热贡吾屯成立了吾屯艺术研究筹备小组,组织优秀艺人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1]后来,五屯艺术研究筹备小组又更名为五屯藏族艺术研究所,开始了有组织的艺术创作活动。1982年8月,青海省政府批准在五屯藏族艺术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热贡艺术研究所及艺术馆筹备组,1985年正式成立研究所及艺术馆,由省文联主管,1986年11月移交黄南州州文体局领导,[2]至此,原来的“五屯艺术”、“同仁艺术”等概念均被“热贡藏传佛教艺术”这一概念所取代,简称“热贡艺术”。
一、热贡艺术与青海早期美术创作
作为藏传佛教滋养的艺术,热贡藏传佛教艺术在热贡的产生、发展与藏传佛教在热贡的传播、中兴密切相关。但在藏传佛教传入青海以前,辽阔的青藏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先民,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着灿烂的文化,根据考古资料,青藏大地上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等重要的文化遗存和大量的岩画[3]。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等文化遗存的族属在“东部为戎,西部为羌”[4]。在古代,原始神灵崇拜是青海大地上各部族的重要精神活动,在后来的原始宗教活动中架构起原始宗教文化的内涵,其造型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早期先民在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进程中,将周围的山川草木拟人化,较早出现的念青唐古拉山神形象、阿尼玛卿山神形象等都是民间绘画的代表作品。至于史料中所说的一系列动物图腾造型,如螈羝、大鹏鸟、臃仲图符造型及反映在岩画、各类器皿上的生殖崇拜图符造型、原始宗教的早期系列图像等,都以简略、朴拙的手法,进行大胆的创意,从造像意义上说具有了特征鲜明、构图精细、突出象征意味的特点,具有清新质朴的风格。在青海民间通称“天铁”的“妥迦”,系藏语,意为天铁或雷石,民间认为是天上掉下来的神秘铁器,具有辟邪功能,所以佩戴身上。天铁多为小的方形镂空造型,在构图及工艺上,以繁复的线条、抽象的几何纹样、动物造型、复杂的构图等,反映出青海本土早期民间美术创作的较高水平和独特风格。反映在民间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装饰物、佩饰等多装饰动物图案和纹饰,以生动的造型语言,强调了制作对象的审美属性,体现出艺术发生学意义上从实用到审美的普遍性原则。比如柳湾出土的裸体人像粉陶壶等。魏晋隋唐时期,青海大地上活动的主要民族有党项、吐谷浑、吐蕃、汉等。据许新国先生研究,存世较少的吐蕃时期吐蕃人的绘画资料见于于2002年发掘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郭里木吐蕃墓葬中的棺板画中,这是吐蕃时期绘画创作的代表。棺挡头、棺侧板上绘有四神图、狩猎图、商旅图、帐居宴饮图、男女双身图、射牛图、妇女图等,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吐蕃时期吐蕃人的日常生活,源自中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造型生动,线条精细;狩猎图充满运动感,抓住了狩猎活动紧张激烈的瞬间;商旅、帐居、宴饮等生活场景中,人物神情、服饰、佩饰、器皿等都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吐蕃文化的早期特征,许多人物都“赫面”,反映出吐蕃的早期装饰习俗,是吐蕃时期珍贵的绘画资料,具有写实风格。[5]有专家考证说,今西宁市北郊土楼山腰东侧至今完好的依山形而雕的大佛像,雕成于唐代。另外,金刚以东洞窟中的壁画,有三世佛等,也是唐代壁画。[6]正是在青海本土民间美术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创作意识,更加关注审美创造,以特定的地域性特征标志着初具规模的创作态势时,藏传佛教艺术便伴随着藏传佛教在青海大地上的传播而自然地肩负起形象生动地传达教义的神圣职责。而此时,史前信仰苯教中的神灵崇拜系统也进入较发达的时代,天上的赞神、地上的年神、水中的龙神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形象。在早期宗教岩画中,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表现。苯教岩画中丰富的造型,成为藏传佛教艺术的直接造型来源之一。
二、藏传佛教在热贡的传播及艺术表达
至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松赞干布时期,佛教正式从尼泊尔及我国中原唐朝传入藏地,“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主要是迎请佛像,修建佛堂、佛塔,引进佛教有关五戒十善方面的教义,推行十善法,止恶行善,规范人们的道德观念。”[7]同一时期,随着文成公主进藏,佛教开始传入青海藏区。[8]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一行取道青海入藏时,在青海境内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鄂陵湖一带即史料所说柏海与前来迎亲的松赞干布会合;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西北的贝沟岩壁上雕刻9尊佛像,在巴塘乡附近修建了几座佛塔。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金城公主又远嫁吐蕃,踏上文成公主走过的漫漫唐蕃路,途径巴塘,看到文成公主留下的佛像历经风雨剥蚀、岁月沧桑,便命随从在佛像上修筑了一座庙宇,20年后,即公元730年,又派人修缮,并在殿门旁勒石立碑,此为“文成公主庙”,藏语称“昂巴囊则”,据说文成公主庙是青海最早的佛殿,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文成公主带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到达当时的拉萨时,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也已在拉萨了,松赞干布“迎请二妃随嫁品两尊释迦牟尼佛像等许多加被圣物”[9]后,开始兴建佛寺,供奉佛像,并派译经师去印度学习梵文,翻译经书,佛教活动在西藏开始勃兴,据说大昭寺动工时,招募了大唐和尼泊尔工匠。大昭寺的雕梁彩绘反映出当时艺人极高的绘画水平。在大昭寺的梁、柱、门楣上雕刻了飞天、半裸人物、飞禽走兽及卷草纹饰,这种重装饰的建筑意趣在承袭汉地、尼泊尔风格的同时,体现了藏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即崇尚繁复、重复的装饰,这在藏族服饰、佩饰艺术中也有明显的反映。以繁复的装饰烘托寺院之美、佛尊之美,这种审美心理导向在后来的藏传佛教艺术创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了赤松德赞时期,即公元754—796年间,佛教在藏地经过几次大的佛苯斗争,逐渐取代了苯教,并随着桑耶寺等寺院的建成,佛教争取到了参与政治的权利,成为藏区的新型社会力量,开始从思想,文化等方面影响藏区。而此时,青海大部分地区也由吐蕃经略,据热贡地区民间口碑资料,约在公元9世纪前叶,在今五屯一带有大批戍边藏军,建成一座当地最早的寺院,名为“玛贡娘哇”,意为“古老的母寺”,笔者根据文献资料认为这可能就是位于今年度乎乡曲玛村西北山坡上的“当给乙玛寺”,藏语全称为“当给乙玛图丹群科林”,意为“最初根基圣教法轮洲”。至九世纪中期吐蕃末代赞普达磨灭法,藏地进入空前的黑暗时代,大批僧人离井背乡逃离卫藏。被后世称为“智者三尊”或“三贤者”的代表人物玛•释迦牟尼、约•格迥和藏•饶赛来到安多地区,先后在哲格尔贝宗、阿琼南宗、普拉央宗、夏哇日宗、丹斗和甘斗以及玛尔藏等地建寺造塔,继续弘法事业。民间传说称热贡地区曲玛村当给乙玛寺系吐蕃时刺杀朗达玛后来青避祸的拉隆贝吉多杰修建的,藏语称当给乙玛贡,即“最初根基寺”。这就是民间口碑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当给乙玛寺。“三贤者”在丹斗、羊斗弘法时,他们剃度了一个智慧广大的徒弟叫穆苏萨拔,藏族史家称其为喇钦•贡巴饶赛,“《青史》等说他出生于宗喀代堪,这是指河湟流域这个大范围,可以肯定是青海籍僧人。据当代著名藏学家才旦夏茸先生考证,贡巴饶赛出生于距丹斗寺不远黄河岸边的加吾村(今循化县境),幼名穆苏萨拔,先祖是吐蕃时期从西藏来安多戍边的将士,其父穆萨先布是一个苯教徒。”[10]贡巴饶赛后来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剃度出家,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弘法”的开端。因此,热贡地方也被誉为藏传佛教“下路弘法”的发祥地。《青史》记载,继后“大喇嘛(指贡巴饶赛,笔者注)为了破除有许多所谓‘顿入瑜珈’不作任何善法的邪知见,他修建了很多寺庙和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