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艺术精神论文 » 正文

审核目前艺术创作的原创力问题

2021-4-9 | 艺术精神论文

作者:宋生贵 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如今,所谓“原创力”、“原创性”等概念,为许多领域所运用,且显然都在煞费苦心、不惜气力地“广而告之”。这至少表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原创”确实重要;二是事实上恰恰缺乏真正的原创—根据具有一定普泛性的经验来看,通常在某一时期或某种语境中,哪方面被叫喊得最响,往往可能是哪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据笔者的判断,如今许多领域对于“原创”的高调标举,多半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其中,艺术领域(包括文学)在此方面“呼叫”的调子也不可谓不高,所见较多的如“某某大型原创舞蹈诗”、“某某某原创歌舞剧”、“某某某某原创系列小说丛书”、“某某原创在线”、“某某某某原创版”等等。这些高调标举且广而告之的名目,听来或看来确实显得很响亮,也似乎很诱人,但仔细想来却会发现其内里确有问题—抑或可视为简单的形式逻辑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独创性(笔者以为,独创性本身即应含有原创或创新的要着在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也是构成艺术作品生命力与美学品质的重要前提—没有独创性的艺术即无存在的价值。这是为艺术实践所一再证实,并早已成为艺术原理中最一般的,同时也是获得广泛认同的常识。那么,现在专门在某一艺术创作或作品前冠以“原创”之名,至少从学理常识方面来看,是多余的,甚或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若继续追问一步,那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难道还有不讲求原创或没有原创性的艺术创作吗?这恰恰是触及了当下有关问题的关键点上。原创力的缺乏恰是当下艺术(含文学)创作中的一大病症。对此,有理论家已作出明确的指认与中肯的分析。有论者认为:“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称原创性作品繁荣到了过剩程度的,显然是假话,因为‘原创’这个词广为流行本身就足以说明,原创力的匾乏正在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实,而文艺创作中的复制化,批量化,拷贝化,克隆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已经使得原创力危机无所不在,甚至已成为时代性的精神焦虑。”(雷达:《原创力的匾乏、焦虑和拯救》,载《文艺报》2008一10一16。)的确,当艺术创作在商业化潮汐的涌动下,开始追逐时尚化、消费化,以及几乎无处不在的所谓“利益最大化”的潮流时,真正对艺术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与超越的审美原创性就成了镜花水月,那种在大众媒体上泛滥的对于所谓“原创性”、“原创版”、“原创在线”之类的吹捧,则往往不乏广告化的商业标签。因此,一些有责任感并富有文化良知的人们开始思考并讨论与之相关问题。关于因原创力或原创性缺乏而造成当下艺术创作中的缺失种种,以及有关原创力、原创性缺乏的原因等,已有理论家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与阐释,并形成一些颇有见地的学理成果。笔者拟以此现实问题为触发点,回到艺术创作自身规律体系中,继续进行相关理论问题探讨。

一、不过时的老话题:为什么要创作?

“为什么要创作?”这是关于艺术创作的一个很老的话题—应该说,人类自有艺术自觉之始,即有相关的思考与追问。但是,老话题却并不意味着其一定会过时,更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笔者看来,恰恰是这个曾被人们关注过的老问题,在当下有必要再次特别提出,并需认真对待之。因为当下艺术创作中出现的许多病症,若深究一层,便可以发现其多半与这个问题有一定关系;另外,有关理论上的混乱,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仁智有殊是必然的,因此会有许许多多不尽相同,甚至大不同的答案出现。笔者的答案是:创作是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寻求或营造精神家园,主要是精神境界上的追求;而创作的真正动因与潜能—亦即艺术家创作实践的内在驱动力也在于此。而真正的“原创力”或“原创性”也必然是由此而来。不过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寻求或营造精神家园,并非只是艺术家的一己之需,而是具有普适性、有的甚至是人类意义上的,是有超越性的。我们知道,人生有向往,有追求,但同时也往往有限制,有波折,其中便不免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缺憾。憾事有时会使一些人消沉或失望,而更多的则是刺激人感奋起来,去战胜那不利的因素,继续指向美好的境界。这甚或已成了驱策人类不断向前奋进的一个契机。

当然,憾事会使人有感慨,使人有寻求与追求理想的愿望。作为具有特殊感受能力的艺术家,对于现实人生中的憾事更是异常敏感,甚至对那些别人尚无觉察到的东西也会体察人微。同时,他们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基点上,用审美的眼光审度那些自己经历过和感受过的人生,或将现实中的痛感转化为审美中的快感—创作便是一种寻求感情上的托寓与共鸣的行为,亦即不断寻求和营造理想的精神家园。一般来说,凡艺术家真诚以注的创作,往往都会体现其对于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这种境界可能与艺术家所处的特定现存状态是有距离的,甚至有很大的逆差,在一定时期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的缔构,将那美好的憧憬以及对世态人生的合理构想,得以托寓和表达。当然,这既不是要逃避现实,也不是去粉饰现实,而恰恰是艺术家获得了有关现实人生的一种体验、一种领悟、一种理解后而作出的审美传达。因为,艺术切人人生,关注人生,原本是以追求完美的人生为目的的。所以,优秀的艺术家在面对现实人生币的缺憾,甚至自己因拥抱现实人生而遭受伤害或不幸时,不会以灰色的情感色彩涂抹人生,而是依然去召唤美好的东西,给社会和群体带去人生的温暖和信念。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或营造,其表现方式与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或外显,或内隐;或弥散于整个艺术境界,或落实于交织中的某个局部;或是于不如意中幻化而出,或是干脆含泪吟唱而成。无论表现情形如何,艺术家的精神取向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意脉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搏动,直至影响到作品的总体取向。艺术家的精神追求,同样是以真实的人生体验为依托,以深刻的社会感受为依据,是创作者心灵世界的呈现。我们知道,发自衷曲的歌哭是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灵魂的战栗,精神的苦闷,情感的执著,更是孕育伟大作品的基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中间潜藏着一个契机—心理的不平衡强化着艺术家的创造张力。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张力理论。他认为,当人关注或关心某一对象并因而产生某种期盼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张力。如果人的期盼很快得以实现或满足,其心理张力就会趋于松弛;反之,当期盼受到现实的阻遏,乃至现实状态与心理需求形成较大逆差时,这个张力系统会长期保持,并且促使人产生旨在满足特定意向的意志活动。这种心理机制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是十分突出的。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美好期盼受特定的现实生活的阻隔,他们因某种情绪所诱发的心理张力不能在现实人生中获得满足而得以疏导或消解,因而积于心中,最终转化为创作实践的强大驱动力。它一方面从内部迫使创作者用最大的注意力关注现实,同时也使创作者不断强化探索与创造美好人生境界的愿望。艺术创作中,包括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活动,正是在这种心理张力的催动下展开的。艺术创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形:艺术家在现实感受中的遗憾或不幸越多,心灵遭受的压抑越大,却越是要去想象和幻化其所倾慕和向往的东西,而且幻设出来的境界总是那样富有情趣和魅力。得此张力的推动,艺术家不囿于现实的苦痛,不沉酒于生命的压抑,而将情怀寄托在希冀新的生命、新的境界的诞生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