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艺术精神论文
作者:陈莉 贡巧丽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位于河北满城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陵墓。其中一号墓为刘胜墓,二号墓为窦绾墓。满城汉墓凿山而成,规模宏大,举世罕见。满城汉墓出土的一万多件文物,展现了汉代宫廷饮食起居、驱车行猎,以及斗鸡走狗、戏耍玩乐等各种生活情态,也集中体现了西汉时期贵族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从1968年满城汉墓发掘以来,研究者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墓葬结构及随葬器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对这些随葬器物的美学研究还略显欠缺。本文拟对满城汉墓随葬器物的审美特征,以及这些器物中所蕴涵的艺术精神进行分析。
一、满城汉墓随葬器物及其审美特征
满城汉墓依山而建,包括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浴室、厕所等部分,充分体现了墓主人生活的不同区域的特征,体现了汉代人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但是凿山而建的墓室中湿度较大,漆器和丝织品腐朽严重,保存较为完整的随葬器物主要有铜器和玉石器,以及部分漆器。从造型、色彩和纹饰图案来看,这些随葬器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审美特征:
第一,满城汉墓出土的器物,无论是宫灯、博山炉,还是玉器,其造型大都非常精巧,展现了西汉工匠的高超技艺。其中满城汉墓出土的铜灯,设计巧妙,造型别致,最能体现汉代随葬器物的造型特征。如出土于窦绾墓的长信宫灯,造型为一个执灯跽坐的宫女形象,她广袖长袍,眉清目秀,凝眸前视,神态恬静而优雅,一手执灯,另一手上举扶着灯罩,灯烟正好可以通过宫女上举的手臂流入体内的水中,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长信宫灯设计巧妙合理、造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出土于窦绾墓的铜朱雀灯,造型为一昂首翘尾的朱雀形象,朱雀嘴衔灯盘,脚踏盘龙,双翅和尾部阴刻纤细的羽毛状纹饰。灯盘为环形凹槽,内分为三格,每格各有一烛钎,可同时点燃三支蜡烛。造型轻盈、生动的朱雀如同一个美的精灵,轻轻地飞来,将光明和美带给它的主人。出土于一号墓的羊尊灯,造型为一只卧羊的形象,它昂首伏卧于地,双角卷曲,身躯浑圆,羊的腹腔中空,用来盛放灯油,羊的背部有一个盖子,可以向上翻起平置于羊头之上,成为灯盘。羊尊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亦是一件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杰作。在满城汉墓的随葬器物中设计奇巧、造型精致的器物还有很多,甚至有些器物的附件也有着巧妙的造型设计。如一号墓出土的五件形制相同、大小不一的椭形杯,杯的两端各有一环耳,环耳被设计成凤鸟的形象,凤鸟呈回首状,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圆环。凤鸟形环耳,既实用,又表现了凤鸟柔和而优美的姿态,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第二,满城汉墓出土的随葬器物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专门制作的随葬冥器,都具有小巧而精致的特点。如出土于二号墓中室南区的四件铜豹形镇子,高3.5厘米,长5.9厘米,作蜷卧状,昂首张口,长尾从腹部向脊背弯卷,身躯上则用金银错出梅花状的豹斑,头、足和尾部错出点状纹,口部涂砂,两目镶嵌白玛瑙,但由于黏合料中调有朱红色颜料,所以豹子呈现出红色的眼睛。这四件小豹,小巧精致,纹饰华美,折射出西汉贵族阶层细腻的审美心性。更为小巧精致的器物还有二号墓出土的铜骰子,直径仅为2.2厘米,却有十八个面,每个面上分别错有篆书和隶书的“一”至“十六”和“酒来”、“骄”等字样,其中有六个面嵌金地错银一周,其他十二个面嵌银地错金一周。在各面的所有空隙间,都用金丝错出三角卷云纹,中间镶嵌红玛瑙或绿松石,器物之小巧、工艺之精巧真是令人惊叹。如果说厚重的青铜器具有威慑人的神秘力量,那么小的器物往往精致可爱,具有玩赏性。
第三,满城汉墓出土的随葬器物还具有纹饰细密、精美的特点。如上述一号墓出土的椭圆形杯,在细密的云雷地纹上有十字交叉的宽带纹,每个十字交叉的地方,都有一只尾羽美丽的凤鸟回顾环穿其间,或者有鸟纹蟠绕其上。细密、精美的纹饰,再加上杯子口沿和底边的鎏金装饰,看起来繁复、细腻而精美,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当卢是装饰在马面上的装饰品。满城二号汉墓出土的八件当卢纹饰也很细密、精美。这些当卢大多周缘饰连珠纹,正面鎏银衬地,阴线雕出各种图案。图案以流云纹为主,从上到下似藤蔓般缠绕。流云纹间填饰朱雀、仙鹤、龙、鹿、兔、猴、豹、野猪等多种动物形象,布局严谨,线条流利。如标号为2:1041的当卢,流云纹最上端有一仙鹤,云间装饰着奔跑的小鹿、野猪等动物形象;标号为2:1039的当卢,具有流动感的云纹间填饰有小猴、仙鹤等图案,纹饰精细而飘逸。精致、小巧是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也是王侯贵族审美情趣的体现。
第四,由于鎏金、错金银、镶嵌(玛瑙、玉、绿松石、琉璃)等装饰工艺的广泛使用,满城汉墓出土的随葬器物大多显得富丽堂皇。如前所述的长信宫灯,就采用的是鎏金工艺,整个器物呈现出富丽迷人的光彩。在满城汉墓出土的鎏金、鎏银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一号墓的蟠龙纹壶。该壶口沿和圈足装饰着鎏银的卷云纹,颈部装饰着鎏金、鎏银相间的三角纹,腹部有四条独首双身的金龙蟠绕上下,其间缀以流畅的金色卷云纹。通体鎏金、鎏银的装饰工艺,使这一铜壶具有金银相映,光彩夺目的审美效果。错金银是在金属器物上镶嵌金银丝的装饰技术。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鸟篆文壶,就是用错金银工艺手法制作而成的,壶的周身都是用纤细的金银丝错出的鸟篆文吉祥语和动物纹。如标号为1:5015的鸟篆纹壶,壶盖中心饰一条蟠龙,蟠龙周围是错金的鸟篆文。壶的腹部有三条凸弦纹形成的装饰带,装饰带间错出由怪兽和云雷纹组成的图案。这样的装饰带将壶身分为三段,装饰带之间是细密、繁复的错金鸟篆文。壶腹部的铺首衔环用金银错勾勒,环上满饰云纹。整个鸟篆文壶纹饰精细,绚丽而精致。出土于一号墓的乳钉纹壶,是满城汉墓镶嵌工艺的代表作之一。该壶的口部和圈足上端饰鎏金宽带纹,肩、腹和圈足下段饰鎏银宽带纹。颈、腹部宽带纹间饰鎏金斜方格,方格纹的交叉点上镶嵌着银乳钉,方格纹中则填嵌着绿琉璃。鎏金为金黄色,鎏银为银白色,再加上绿琉璃的绿色,整个乳钉纹壶就呈现出色彩缤纷、华丽精美的装饰效果。出土于二号墓中的朱雀衔环杯更是将华美的艺术精神推向了极致,杯身通体错金,并镶嵌绿松石,朱雀昂首翘尾作展翅欲飞状,朱雀的嘴中衔着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白玉环,颈、腹部镶嵌绿松石四颗。高足杯内外饰错金柿蒂纹,杯座错卷云纹一周。两只高足杯的外表各镶嵌圆形及心形绿松石13颗。朱雀衔环杯通高仅有11.2厘米,上面却镶嵌有绿松石30颗,尽显奢华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