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环境工程论文
作者:郝庆菊 江长胜 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形成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为纽带,以互利互惠为原则,把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不足,形成产学研三方利益共同体的一种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新世纪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担负知识传承使命的同时,无论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经济的需求出发,都应当与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活动乃至生产活动相结合,即产学研的全面结合[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环境保护产业是公认的21世纪“朝阳产业”。在此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依靠各自优势及相关背景学科相继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然而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却成为当前“就业难”的专业之一,已有调查表明近几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①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②传统环保人才市场的需求增长缓慢[3];③高校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由“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许多大学开始定位于发展应用型人才教育,因此,各高校如何提高竞争力,确立符合自身定位,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培养合乎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已成为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年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努力整合学校资源,积极进行观念更新、体制创新,通过加强产学研平台的建设,推进了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完成了产学研合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现状
1.1环境工程专业的来源与定位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介绍,环境工程专业包含原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专业。新的环境工程专业提出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渣等污染防治和给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综合性强、社会适应性好的工程应用型专业。同时,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决定了环境工程学科覆盖面的广泛性,也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在统一性上的多样性。我国各地区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之上,源于给排水、暖通、化工、能源、工业分析、水文地质、土壤、植物保护等不同的专业。由于受专业及师资的影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甚至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在校际之间都有一些差别。
1.2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与就业压力我国的环境工程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期形成规模,90年代后期得到高速发展,至2004年,设置环境工程专业的全国高校数量达到247所,截至2009年,数量达到371所[4]。相应的本科毕业生人数也从2001年的0.548万上升到2005年的0.797万,2009年则上升至约为1.500万人。此外,专科层次的环保相关专业毕业生也有约1.000万人[5],两者相加,2009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500万人。过去人才市场上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有需求的单位主要是一些市政管理部门和配备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然而,这些部门或单位数量有限,且由于环境设施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每套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数量越来越少,因此,这些部门对环境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数量亦十分有限。据研究发现,受政府机关改革及其他环境类专业毕业生人数增加的共同影响,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就业的比例逐年降低。实际上,从对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的反馈信息中和走访相关环保企业专家了解到,许多职业岗位都需要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如各大型生产企业的生产废水、废气、废渣治理的工作岗位,各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城镇给水厂设施的运行及维护工作岗位,环保公司等单位设计工程和环保设备的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工作岗位,环境监测及其仪器的设计生产等岗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环境监测、预测、评价等岗位,各企业、单位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管理认证等岗位。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业、合资或外资企业对环境工程人才需求在增加,关键是怎样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应用型本科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必要性
2.1.1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校而言可使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增强其自身办学活力,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增强适应岗位的能力,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资源,强化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企业而言,可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优势,加速产品的开发创新。通过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对自己所需的毕业生有可靠的选择性和目的性,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优势,使本单位员工的继续教育有长足的进步,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
2.1.2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合作教育将完成教育任务,培养人才与完成生产任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学习目的和方向更加明确,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才干,锻炼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