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传播学论文
作者:田华 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信息是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信息的外在形式是符号,或者称作载体或媒介。语言是信息载体的最基本形式,是人类的第一种传播媒介。[1]翻译是一种语际传播活动,是采用译语媒介将原语载体所承粉丝电影是一种新的类型片,主打粉丝群体,一般制作成本较低,简言之,即迎合某偶像粉丝而拍的电影,只对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1]这是2011年大多数人给粉丝电影下的定义。在我国,由于主打偶像牌的《孤岛惊魂》《大武生》等电影的热映,“粉丝电影”这一名词被媒体无限放大,并被简单地等同于“粉丝+明星+电影”“追星电影”。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粉丝电影热映的现状?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一、现状:粉丝电影悄然兴起
“粉丝”一词从英文“Fans”直译而来,从词源学的角度讲,该词源自“Fanatic”,意即“狂热分子”,指那些对媒介明星、演员、节目和文本极端投入的迷狂者。粉丝的特点是他们大量甚至过量地关注那些吸引他们的事物,而且还常常表现出对其他媒介迷的强烈感知和认同。[2]现实生活中的影迷、歌迷大都可以被归入粉丝之列。虽然“粉丝电影”这一名词到2011年才逐渐为国人所熟悉,但电影、明星、影迷(粉丝)之间的渊源,却可以从1923年我国第一个电影明星诞生开始算起。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举凡城市里的人们,没有一个不上了电影的迷魂阵,看的是电影,听的是电影,谈的也是电影了”。[3]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电影明星已经可以用群星璀璨来形容,胡蝶、阮玲玉、王人美、陈云裳等一大批明星已成为上海市民口中被不断提起的话题,[4]明星对影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小到女明星的行为举止、服饰、化妆,大到人生道路,都往往被普通市民效仿,[5]甚至导演管海峰为电影中人物设计的样式新颖的旗袍也“颇得一些女观众的青睐,后来竟作为时装,为上海人所纷纷仿制”。[6]之后,电影就习惯凭借明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引观众,谋得利润。尽管明星成为当时电影降低商业风险的必然选择,然而,2011年以前,“粉丝电影”却是一个罕见的名词,其原因是之前的电影虽然也把明星当成是吸引观众的法宝之一,但电影的受众是普遍性的、大众化的,并非是为迎合某一明星所特有的粉丝群所拍摄,因此“明星—粉丝”这种主角和观众之间单一的关联不明显。这一情况在近几年发生了改变,我国电影界出现了专门拍给偶像粉丝看的电影———粉丝电影,今年热播的《孤岛惊魂》和《大武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投资不到500万元的《孤岛惊魂》,票房收入达到9000万元,杨幂的粉丝“蜂蜜”功不可没。据媒体报道,有蜂蜜自曝为了支持偶像,3天看了6遍《孤岛惊魂》。《大武生》还未上映,就有韩庚的粉丝号召包场看电影,并在发布会上向记者派送小礼物,直接帮偶像做宣传。著名影评人谭飞认为,如果《大武生》靠“韩庚+吴尊”能拿一个较好票房,那么“结合杨幂《孤岛惊魂》的案例,则2011年即是粉丝票房元年。”[7]事实上,2011年“明星+粉丝+电影=粉丝电影”的定律被一些电影界人士奉若法宝,除了《孤岛惊魂》《大武生》外,《五月天追梦3DNA》《杀手欧阳盆栽》《紫宅》等,也无不充斥着偶像明星,主打粉丝群体。这些粉丝电影自筹拍以来就受到偶像粉丝和媒体的大量关注,偶像的一举一动、电影拍摄的进展、电影海报的公布等都成为媒体竞相报道和粉丝热议的对象,上映后也取得较为不错的票房成绩。
二、原因:粉丝为什么选择粉丝电影
中国特色的粉丝电影为什么流行,并在2011年达到一个新高度?究竟粉丝电影是如何抓住粉丝的特点,满足粉丝需求的?通过对粉丝观看粉丝电影动机的研究,运用马斯洛原理,我们发现,粉丝选择粉丝电影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生理需要。这是维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最低级和最优先的一种需要,只有首先满足了这一需求,才能进而满足其他层面的需求。粉丝电影为偶像粉丝而拍摄的性质,使得电影中主要演员(偶像)的作用被放至无限大,完全盖过电影的其他元素。当前我国绝大多数明星的粉丝年龄整体偏轻,很多还是在校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由于学识、社会经历、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只看偶像,不看电影”。这种纯偶像消费牢牢吸引着粉丝的眼球,并让粉丝在观影中获得感觉器官的紧张与兴奋,获得情感的宣泄,得到全身心的放松与满足。归属需要。按照社会分类理论,人们因年龄、性别、地域、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合体。
由于对同一明星的喜爱、追捧,不同的粉丝集合在一起,“形成组织”。粉丝群体虽然是相对松散的组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有人退出或加入,但是粉丝通过浏览偶像主演电影的官网、贴吧中的相关内容,能够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道中人”,通过发帖、留言,与偶像互动,能够找到“心意相通的知音”,通过参与粉丝群体组织的包场观影、为偶像宣传等活动,能够在团体活动中找到归属感,满足结伴与结群的需求。于是,“镁光灯下都是消费偶像的身影,狂热的粉丝一族在自己偶像身上寻找身份认同,对于明星们头顶的神圣光环顶礼膜拜,在投射自己成功欲望的同时,成为无主体性的非理性存在,成为被娱乐工业、消费偶像等操纵影响的‘他人引导’人群,集体迷狂在偶像制造的快感中”。[8]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粉丝们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体对偶像的电影进行传播,这既是对偶像的支持,也是粉丝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一种体现。“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像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像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中央电视台”,网络上的这段话虽然略显夸张,但微博的社会影响力由此可窥见一斑。粉丝在官网和微博上发帖、留言,引来其他粉丝的跟帖、转帖,无疑是对发帖粉丝的认同和支持,跟帖、转贴得越多,越能让其产生成就感。此外,粉丝自发在网上晒电影票等行为产生的示范效应,也能够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认同与心理上的满足。《孤岛惊魂》《大武生》等粉丝电影贴吧中发帖、留言比较多的“活跃分子”,甚至已经成为粉丝中的“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