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新闻类论文
作者:王萌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人们每天通过大众传媒与人际交往渠道获得丰富的新闻信息,然而信息泛滥下却经常遗漏最重要的内容,于是突破报纸常规发展模式的文摘类报刊,以其大信息量、宽覆盖面历来深受读者欢迎。同普通报纸相比较,文摘类报纸的稿件摘编自其它媒体而并非由本报记者采写。2008年,“大型文摘日报”的构想被《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解国记提出并解释:“‘大型’是为了区别于其他文摘日报,‘第一家’是因为我国此前还没有这种形制(对开8版)和出版周期(日刊)的文摘报。”自此,以《新华每日电讯》为典型,保持报纸时效性不变的大型新闻类文摘日报开始了探索之路。新闻类文摘报在集纳其它媒体精华的同时,跟随每日新闻确定主题,这一点明显不同于日常读到的文摘类报纸。
一、中外文摘报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中外文摘报的历史
“文摘”一词原引于拉丁文abstractus,原义为“抽取”。世界文摘类刊物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如1703年德国的莱比锡的《文摘月报》、1747年英国伦敦的《国际知识与趣味杂志》,1772年法国巴黎的《法国及外国杂志文摘》等。最初的文摘类刊物重点是对文学著作的评介,而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类文摘刊物起源于19世纪。第一批国外新闻类文摘报刊为ReviewofReviews,由英国人W.T.Staed和georgeNewnes创办,是1890-1893年先后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澳大利亚建立起来的一组杂志的名称。西方国家涌现出多家文摘性质的报刊后不久,我国第一份文摘类刊物《集成报》在上海创办,是近代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产物。而其创办日期1897年5月6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四月初五),恰逢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受外来因素的诱导作用颇为明显。创办一年后停刊的《集成报》,虽符合新闻性并以“报”冠名,但作为旬刊,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报纸,然而从广义上来讲,这份连史纸石印、每期约30页、内容“以采录中外各报为主”的刊物,因凝集了创办者的远见卓识,成为中国新闻类文摘报刊的源头,并使期刊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变得多样化。之后在20世纪初期,具有明显西方新闻类文摘报特征的《经世文潮》、《东方杂志》、《萃新报》接连创办,文摘报刊初创期之后的小高潮一度形成。自文摘类报刊首度出现的一百余年后,经过改革开放政策对经济的有效刺激和民众思想的开化,文摘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流行。“报刊发行量的分配体制发生了变化,我国出现了自费订阅报刊的市场。它为文摘类报刊提供了生产的前提,也是改革开放时期报刊总体生产格局的新产物。”
2.中外文摘报刊的发展现状
说起文摘,现今国内外文摘类报刊种类丰富。美国久负盛名的《读者文摘》不能不被提及,这份创刊历史达八十七年之久、在全球拥有重要影响力的老牌文摘类杂志却于2009年8月提出破产申请保护,引发文摘报刊业的“大地震”。放眼国内,甘肃兰州创办的文摘期刊《读者》以其精品选稿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然而却是刊物性质。在我国数量庞大的文摘类报纸中,《文摘报》这类较有代表性、出版历史较长、在国内影响颇大的报纸,因自身文学性质的局限,使其仍不符合本文对研究对象新闻性报纸的特征要求。参考《中国剪报》社社长王荣泰对文摘类报纸的分类:为国际时政类、分门别类的文摘报、综合性文摘报。以报纸形态及新闻性要求考量国内外文摘报刊,国外不乏阿根廷《文摘报》这样的报纸,而国内较为成功的新闻类文摘报纸有上海《报刊文摘》、常州《中国剪报》等。但是尽管如此,受到出版时间的限制,它们在信息传递速度上总要比普通新闻类日报慢一拍,不强的时效性成此类文摘报的“先天不足”。由此纵观全国,既能满足新闻时效性,又符合文摘特征的大型日报仅《新华每日电讯》与《参考消息》两家。
同为新华通讯社下属机构的《新华每日电讯》和《参考消息》在新闻类大型文摘日报的定性上有其相似性:然而二者又有明显差异:《参考消息》以内参形式创办于1931年,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旨在为苏区领导同志提供国际新闻参考,而解放后的1958年在毛主席提议下,《参考消息》被改为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每日电讯》主要以新华社、以境内媒体(个别外媒)为选编稿源,是我们对自己的宣传报道,以及我们如何报道世界。在本课题中,笔者基于2011年全年,对《新华每日电讯》与《参考消息》进行分析,比较出以下不同点:通过对2011年两家报纸的分析不难发现,一个站在国内媒体视角、一个站在国外媒体视角,这是《新华每日电讯》与《参考消息》最本质的区别。经历过“新华大文摘”的改版尝试后,《新华每日电讯》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创办大型文摘日报。在其创刊即将满二十年,改版满十年之际回顾《电讯》的发展轨迹,思考现实困境及阻碍,不难把握未来新闻类大型文摘日报的发展方向。
二、以《新华每日电讯》为例谈中国大型文摘日报的开创及发展
1.《新华每日电讯》的创刊及改版
1993年,为解决新华通讯社通稿的落地问题,《新华每日电讯》创刊。创办之初,考虑到通稿并不直接面向受众、没有特定读者指向的特殊性,该报并未确立明晰的市场定位,想要实现公开发行极为困难。新世纪初,来自新华社各线路的日发稿量大增,《电讯》难以实现全覆盖,而且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出现与迅速普及,新华网问世,通稿自然而然“落”到信息传递更为快捷的新华网。面对残酷现实带来的生死问题,顶着重重压力,《新华每日电讯》于2002年开始了改版探索并慢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逐步摆脱饱受诟病的“新华体”。2005年,考虑到这样的现实: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带来了海量新闻,然而读者时间和经历的有限性,决定了在面对冗杂信息时他们的信息接收能力极为有限。总编辑解国记在《电讯》的发展创办过程中感悟到“新华大文摘”的轮廓性概念,并在200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又提出了较为清晰的“主流时政大报的形制,大型文摘日报的操持”定位。2010年《新华每日电讯》发行量破百万,达105万份,其“大型”不容怀疑,考虑到《电讯》不同于普通文摘报的及时新闻特性,选择此报作为研究对象。具备文摘报纸占有丰富成品资源的优势,改版后的《电讯》却依然不符合一般日报的核心特征,无法由编辑部直接策划指挥记者进行原创报道,也正因如此对编辑人员要求极高:既要有新闻敏感度、政治洞察力,还需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从而在选稿、改稿、组版等过程中实现新闻信息的扩大再生产,即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加工”,之后再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