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新闻类论文
作者:杨施敏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一、前言
新闻传播活动在社会公共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所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功能。新闻传播活动的作用,可以概括为(1)帮助解决社会问题;(2)改善公众讨论的舆论环境;(3)帮助公共生活走向和谐美好。新闻传播活动对重新树立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介的信赖,重新建立与正在流失中的受众的联系,重新完善新闻报道者的职业理想,健全社会的民主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公众期望新闻传播活动服务于大众的利益,站在大众的角度看问题,同时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现状
(一)供给量大,需求量小
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是:报纸2,200多种;期刊杂志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变化,媒体更倾向于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统计:目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在校生大约在13万人以上,每年约平均毕业3.2万人,供大于求是显而易见的。[1]
(二)偏离市场需求
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接纳,而媒体需要的新闻人才,相关院校培养不了,教育模式背离了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加大。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对新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普通的本专科学生,中央及省市级媒体普遍不接纳,而县级媒体在最近几年的媒体调整中绝大多数被停办。这种供需矛盾表明电视新闻类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三、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要求有较宽的知识面,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是学好该专业的前提。在加大选修课比重的过程中,一些新闻院系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真正与新闻行业的现实状况接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淡化专业教育的误区,容易发生脱离实际的纯理论教育和封闭式教学倾向。新闻学必须在教育和实践中与其他学科区分开。在当前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在知识深度上比不上其它专业的学生,而且丢失了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就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来看,使新闻专业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使之能够有序地被学生接受和吸收是当务之急。
(二)师资力量落后
我国高校新闻类专业的教师目前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新闻类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高校任教;二是其他专业的教师转行教授新闻;三是新闻电视从业人员返回校园任教。综观电视新闻专业师资队伍,大多数来源于前二种,很少有来自新闻电视第一线的编辑、记者、主编在新闻专业任教,更多的是“从高校到高校”,学习研究过程相对封闭,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他们的知识技能结构、传播成果转化、相关理论更新等方面落后,不能适应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三)实践和理论脱节
只知道课本上的理论,不了解现实的媒体运作,新闻类毕业生的现实状况反映出教育和实践的脱节,也折射出高校新闻院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理论研究还存在诸多漏洞和问题。不重视实践教育,缺乏实践资源,是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许多新闻专业学生,不能有效保证学习效果、掌握新闻传媒特性,只在毕业前短暂的实习,不了解媒体,无法跟上传媒发展步伐,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有充实的大脑,要能够和各层次的嘉宾、采访对象进行一场“平等智商的对话”。否则,将会如《挑战主持人》栏目主持人马东常对遭淘汰的选手说的那样:你可能委曲,你可能不服,但你被淘汰了。
四、建议
(一)以人为本体现和谐
构建设和谐社会要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闻的选择和视角要体现以人为本,首先,新闻的选择应当关注受众的需要。其次,新闻的视角应当体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尊重。从关照受众生存状态的角度出发,引导受众追求生活的真、善、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新闻舆论监督在肯定正面现象的同时,也离不开批评揭露性报道。公平、公正、真实地把事实真相告之公众,是法治状态下新闻媒介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新闻媒介应在法律的范畴内引导舆论,并将社会舆论的评价和社会公众的褒贬公之于社会,在社会形成大压力,可以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的运行。
(二)完善课程设置
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要求高校的新闻教育要能培养能有效开展传媒工作的专门人才,将各类课程进行渗透与融合,拓展并丰富选修及辅修课程。根据社会、媒体的发展和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培植综合学科体系,将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科学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养和竞争力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选修及辅修课程的重视程度巩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用新闻思维观察新闻与人文、自然、社会等学科的普遍联系,增强其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的能力。
(三)大力发展公共新闻事业
施拉姆曾经说过,“大众对传播事业还有一项特殊的责任,他们应学习如何来运用媒体……总之,应有更多的非专业大众来学习传播技术,以使媒体求取最佳的运用。”[2]大学要引导学生要开发和发展一些针对弱势群体的新闻传媒,保证受众信息占有量的相对公平。”通过公民参与,传递草根声音,反映大众民意,使大众传媒还原其本来的沟通、交流和公共领域的功能。建立信息公开的有效运作方式,可以有效的满足和实现大众对知情权和表达权的需求,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环境对传媒体制与运作方式的改革需求。
大力发展大学电视新闻专业教育,促进传媒加大公众参与和互动力度,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将传媒的影响扩大到机构决策、公众民意、社会现象和民众的生活,推动新的公共互动传媒的建立,对当下中国媒介生态的建设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