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计算机基础课程论文
本文作者:舒正渝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
随着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进入课堂,但是由于中职学生自身的层次性差异以及计算机信息发展飞速的特点等因素,使得如何开展计算机教学和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初级计算机人才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计算机教学,就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为活动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使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重新改造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教师引导,第二步是学生实践,第三步是交流讨论,第四步是巩固提高,第五步是总结。
第一步,教师引导。教师主要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布置任务,并在方法上进行指导,使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做,以及从哪些方面可以作些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作一些方法上的阐述。
第二步,学生实践。这时候,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
第三步,交流讨论。主要是教师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给出一些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思路上启发学生,看一看其它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
第四步,巩固提高。学生在看了别人的作品或方法之后,又会涌起再度尝试的欲望,学生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在得到启发后作一些调整和创新,进一步使掌握的知识熟练应用,同时提高创作水平。
第五步,总结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主要时间花在动手摸索上。这就存在学习能力不同的同学,在同一节课内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也不同,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使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
例如,在讲计算机基础课,“图文混排”这节课时,笔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教师引导。采用文章对比的形式,一篇是没有进行图文混排的,另一篇是进行了图文混排的。要求学生对比文章的美观和实用性,哪一篇更好?文章的选材上也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特点。由于所授班级是旅游专业,因此选了一篇旅游景点介绍的文章。很快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想要排出一篇精美的文章,大家跃跃欲试。这时就要求教师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告诉学生从哪些方面着手。告诉学生要想完成任务,必须“闯三关”。即“临阵磨枪”“我的锦囊”“小试牛刀”。转而进入第二步,学生实践。告诉本节课所要的工具在什么位置,如何使用,特殊难懂的工具要向全体同学演示,一般工具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第三步,交流讨论。给出几个实例,要求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完成。其中可以互相讨论,取长补短,有所创新。教师不必做统一要求。第四步,巩固提高。在学习了新知识和看了别人做的,再度涌现出创作欲望。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处理刚才没有图文混排的文章,看看是不是比教师处理的更好,将所学的马上应用到实践中,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第五步,总结。
本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对图片进行修改,并利用图片工具栏上的“文字环绕”,进行文章的装饰。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回顾,再次强调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在那堂课上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所学知识应用灵活,教学质量明显优于没有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由此可见,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有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完成这五个过程,尤其是学生实践和交流讨论很难有效地完成,巩固提高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不仅局限在以上五个步骤。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应用水平,灵活掌握对其中五个步骤进行合理地调整。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引导期,任务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以能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为主,给课程教学的展开一个良好的开端。如在讲excel的表格格式化一节时,可以将没有格式化的表格和格式化好的表格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差异,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先引入一个简单的已经格式化好的表格作为第一个任务,让学生尝试去做,学生只需参考课本就可以完成,使学生完成后产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成功的愉悦感,希望继续探索。
2.布置的任务要由浅到深即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这样逐步提高,并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3.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因此,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