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精神文化论文
作者:吴新颖 于斌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大学是传承、研究、创造、发展文化的学术殿堂,大学文化是其生存、发展的灵魂与内在动力。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它是建立在大学共性基础上,随着一所大学发展而积淀形成,为师生员工所认同,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1]彰显着一所大学的个性,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品位。而我们提出“型塑”概念,因为“型塑”和“构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一对关系范畴,型塑意指教育主体发挥外因作用,构建则意味着对象主体(或称能动主体)在发挥着内因作用[2]。大学精神文化型塑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阐述就是教育主体通过发挥大学精神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以更好地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理念自我构建的一种教育方式。大学精神文化的型塑不仅是加强和改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校训、校徽、学风、校史是大学精神文化重要构成元素,本文就以其为例重点探析大学精神文化型塑的具体途径。
一深化大学校训内涵,敦励学生良好品行
校训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3]南京大学蒋树声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目的的高度括。”[4]总体说来,校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价值理念,其无形的吸引力、凝聚力,如春风化雨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它敦励广大师生如同浩瀚天宇那样刚健有力、运行不止,像广袤大地那样厚实而能承载万物去提升和丰富自己。诸如此类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启人心智、教人向善的校训,造就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爱国为民、正直有为、献身事业的仁人志士、科技精英等栋梁之才为复兴中华为努力奋斗。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一些大学的校训普遍存在着“重复多、特色少、视野窄、起点低”的问题,很多校训不能代表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治学态度。为此,校训的制定应该继承学校精神传统,凸显学校特色以深化大学校训内涵,起到敦励学生良好品行的隐性德育作用。
一是校训应继承学校精神传统。精神传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命脉,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提供强劲的动力。大学在制定校训时应注意提炼自身的优秀精神传统。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为“实事求是”。它可追溯到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当时是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创办,旨在满足战争需要,培养革命干部的一所学校。“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做了精辟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5]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再到现今的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人民大学不变的精神特质。中国人民大学继承中国共产党这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工作作风,将“实事求是”立为学校的校训既彰显了学校光荣的历史传统,又熏陶和造就了一大批人大学子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气节风骨。
二是校训应该凸显学校特色。体现大学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校训更容易被学生所认可和内化。对于师范院校的校训可以充分利用师范教育这一主题以突显学校特色。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即从做学问、做人两方面对教师职业的人格形象提出了要求,极富号召性和启发性,值得每一位有志于教师职业的学生和在教育战线工作的教育者去践行一生。对于医科院校的校训可以突显医学的专业特色。例如,中国医科大学的校训为“仁慈谨慎、博雅汇通”;首都医科大学的校训为“扶伤济世、敬德修业”;大连医科大学的校训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仅通过校训就可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的神圣性,进一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对于政法类院校的校训可以突出法律专业特色,例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为“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西南政法大学的校训“博学笃行厚德重法”;华东政法大学的校训为:“笃行致知,明德崇法”,这些校训引导学生对“公正”精神的追求。军事院校,如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校训为:“忠诚、博识、卓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校训为“忠诚、求是、团结、奋进”等普遍将“忠诚”写入校训,以此来熏陶和培养学生忠诚党和人民军队事业忠诚意识。
二彰显大学校徽意蕴,升华学生思想理念
大学校徽是设计者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和积累起来的文化精神,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设计,将寓意深刻的图象、色彩和文字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图形。[6]大学校徽的意蕴就是大学校徽中的意象所蕴含的意思。校徽代表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形神兼备而意蕴无穷。那么如何彰显大学校徽意蕴,以升华学生思想理念,起到润物无声的隐性德育效果呢?我们认为大学校徽应凝炼学校特色。同校训一样,校徽也应该体现一所大学的特色,校训是从文字的传意来进行隐性德育,而校徽以图文形式更直观地展现一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学校特色。总体说来,大学校徽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体现学校的精神诉求,凝练学校特色,达到形中有意,表达多元的意念,简明而又耐人寻味。这样彰显出的大学校徽意蕴,具备充分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隐性德育价值,可以升华学生思想理念,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强化大学学风功能,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大学学风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和纪律等方面。良好的学风不仅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而且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强化大学学风隐性德育功能,能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和心理活动,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其成人成才。[7]强化大学学风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优化师生学习交流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