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 » 正文

职校计算机课程活动理念

2021-4-9 | 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彭兴群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劳动力和技能型人才时,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中职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虽然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开设了多年,但一直处于教学改革探索中。本人将活动理论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活动理论概述

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活动是人与社会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过程。活动系统(Engestr?m,1987)包括三个核心成份(主体、团体和客体)和三个次要成份(工具、规则和分工)。主体是活动的执行者。客体是主体意图影响或改变的东西,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客体的变化带来的是某种结果,蕴含着某种目标。团体是指活动主体所在的群体。很多情况下,活动是在团体背景下发生的。工具是人类活动的媒介,包括具体的工具和抽象的工具。规则是指社会方面的法律、标准、规范、政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个体方面的价值观、信仰等等,是活动主体与团体之间的联系纽带。在将客体转换为某种结果的过程中,需要界定团体中的不同成员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这就是分工。分工将团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实际上体现了团体内部为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

活动理论将人认识的起点、心理的发展放在活动上,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无论人的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是:将教学系统看作是学习活动的序列,包括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而将学习活动任务分为知识建构的任务和能力生成的任务两类;充分考虑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教材以WindowsXP为操作系统平台,以Office2003为办公软件安排内容,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以任务实例为主体,以相关知识介绍为辅助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能力。本教材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它为各知识点设计的任务之间是没有联系的,是单独的,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因此教师如何设计学习任务,通过何种方式将这些学习任务联系成一个整体,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必须考虑的。

活动理论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本人将活动理论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基本步骤。首先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活动的各要素进行分析。它们分别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工具和活动规则要素。活动主体(学生)分析:主要是针对学习者已有知识和技能、学习风格和个性特征等进行分析。活动客体(学习任务内容)分析:主要是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进行分析。即教师需要知道学生不知道什么,知道了什么,并为学习活动任务的设计提供依据。活动工具分析:根据学习目标和活动任务进行工具选择。除了硬件设备的支持外,还需分析活动中涉及到的其它学习资源和支持性软件,包含同步或异步交流工具等。活动规则分析:活动规则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活动主体要遵守的约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活动展开后,以活动规则为准绳,积极参与,自我约束,自我纠正,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此外,还要根据活动内容和自身实际,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和可能影响活动正常进行的其他因素,来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最关键的是活动任务的设计。任务确定后,才能展开支持活动任务的设计。比如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和工具等人工制品;活动规则和评价标准的拟订,以及在活动中的小组协作壮务分配等。最后设计教学课件(包括电子教案)或制作演示作品(示例作品)。学习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可能会有些新情况,甚至会出现突发事件。因此教师应做充分准备,应对意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利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具体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Word2003“图文表混合排版”教学活动设计。本教学内容选自于由周南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教材。教学过程是在电子教室中进行的,以保证教学需要的网络环境和投影仪等设施的使用。教学活动设计分析。“图文表混合排版”是Word的一个特色功能,也是Word2003软件的一个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简单地介绍了在文档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剪贴画和图表等对象和相应格式的设置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制作班级板报的例子。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于这些知识点,我应用任务驱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各种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的具体应用中,以提高学生运用Word2003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流程图。开始,欣赏Word作品(名片、贺卡、电子版报、宣传海报、书籍封面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引入问题:这些作品我们能不能自己做出来?学生讨论所需的知识(已知的知识点和未知知识点);点题“Word2003图文表混合排版”应用;任务布置: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点题:PPT展示四个任务,要求每组自选一个任务完成;小组协作:讨论并确定任务,组内成员分工;小组协作:组员根据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学习成果展示;每组派一员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进行阐述,教师和学生一起为每组作品打分;教师和组长为小组成员打分;教师收集作品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结果;教师点评总结,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