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医学创新论文 » 正文

变革考试为培育医学创新人才服务

2021-4-9 | 医学创新论文

作者:孙正川 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是当今世界医学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人。可见我国对培养创新人才,也包括对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重视。因此,在理论上先走一步,从不同侧面探讨医学创新教育、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种种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认为,学校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改革考试,让考试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服务[1]。

1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心态环境

对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而良好的心态环境与心态素质是必备条件。因此,医学创造教育要极为重视以下3点:即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造成亢奋的心理氛围,以及造就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的毅力。

1.1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创造性思维是最高层次,很大程度上受着身心发展的制约。一般认为,身心的发展与年龄呈正相关。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胡治平等,对199名高低年级医学生人格特征测量显示:高低年级医学生人格特征有显著差异。高年级医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心理健康等人格因素得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医学生;低年级医学生在实验性、自律性、怯弱与果断性、创造能力等人格因素得分明显高于高年级医学生[2]。了解医学生身心发展的最佳教育心理环境,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起到良好的作用。目前,我国一些高中等医学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按步就班地注入式传授知识。100多人挤在一个大教室上课的场景还时有可见,教师很少对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生之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作出分析,必然会出现“教死书、死读书”的教学局面,进而压抑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点必须引起医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1.2要造成一种具有强烈创造欲望的亢奋心理氛围高尔基说过: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可以催人奋进。而这种环境和气氛正是为了形成一种富于创造的心态。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情感和各种情绪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亢奋的心理扭转,会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比如,发现学生由于较长时间专注产生疲劳的苗头,此时就可穿插一些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学生得到放松。当活跃的课堂气氛有过于松散的倾向时,可提出一点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引向深一层的探索。当学生自我感觉良好时,就乐于接触一定难度的问题,一旦获得成功,从中受到鼓舞,就会向新的目标奋进以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良性循环。

1.3医学创新人才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的毅力因为为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艰辛的脑力劳动,其目标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如果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遇到若干次挫折就停止不前,半途而废,其创造力就会很快下降。此外,社会上各种因素制约着创造性思维活动。加之创新、独特的思维并不见得人人能理解、接受。因此,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良好创造意志品质,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思维者保持强烈的创造欲望,持续不断。可见,培养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仅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智能还不够,还需要良好的创造意志和创造品质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2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教学特征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发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在问题情境中对学前的信息和回忆的信息改造加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成新的信息的高级反映过程,它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学校学习时不断地解决新课题、新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起来的。因此,以培养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教学,必须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2.1流畅性指教学中使学生不断产生新观念的程度创造性教学应使学生不断产生新观念,对于学生的新观念,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不必急于评价,求数量不求质量。

2.2变通性指在教学中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进行思考,其思维方式有扩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逆向性思维、交叉性思维等。

2.3独立性指教学过程方式方法和结果具有独特的创新程度。教学过程表现也有起伏、新鲜感。教学方法上有很强的变革性和探索性,善于使用新奇的方法,其结果有较高的创造性。

2.4完善性指教学方法不仅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性,而且具有艺术审判性,能给人以美感和陶冶。教学结果,不仅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得到发展,而且使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获得发展。

2.5主体性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是不断发展的主体,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目前,我国高中等医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都是由教师把操作方法、步骤交代清楚,药品仪器准备齐全,学生只是按图素骥去操作。有的实验先由教师作演示,再让学生重复做,这样的实验,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收效不会很大。应该积极提倡创造性的实验课,那就是教师把实验目标交给学生,学生自己根据现有条件,自找资料,自己组织实验操作,如领取实验动物、配制药液、选择仪器、观察分析等。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摸索、实践,最后得出结果综合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这样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这也是医学创新人才所必需的。

3考试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3.1考试的定义及功能考试,是指人类社会一切测试、考查、评签、甄别人的身心各方面的群体或个体差异的活动[3]。考试有旨在以选拔人才为主要目的的社会考试,如招工、招干的考试;有以了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而进行的测评就属于学校考试,其目的是了解教学质量,供教育者提供决策依据,如学期考试、单元测验等;还有兼以上两种目的均有之的考试如升学考试、鉴定评比等。高、中考及医学院校举行的各种学校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着沟通教学双方的信息、判断教学质量的优劣,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顺利进行。

3.2考试的功能首先,考试可协调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应看到,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总是处于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相互影响之中的。考试可使这些矛盾得到协调。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差距,也可得到学生对所学内容难易程度的信息。对于学生,通过考试能发现自己的弱点,也能看到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以及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差距。简言之,考试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调节教学进程中的种种矛盾,以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其次,考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督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考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反映着教学目标中一定的内容和要求。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前段教学的成效,检验教学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同时从中获得反馈信息,寻求对策,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向规定的教学目标进军。另外,考试的压力可以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培养意志、强化进取精神。有实验研究显示,考试对学生学习有正影响力。如在考试前预先通知,并组织好复习答疑,使学生全面客观认识自己,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去获得好的学习效果,从中不难看出考试对学生的督导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