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卫生检验论文
作者:杨胜园 于军晖 杨慧仙 陈云生 华单位:南华大学
现代社会的发展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中创新是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时代向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卫生检验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之一,继苏丹红、三聚氰氨等事件后,国家质检部门提出了“质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对从事检测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检验技术人才是卫生检验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如何对卫生检验专业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建立起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并实践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1树立创新教育观
创新教育就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1]。它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问题,在多元环境中能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创造打下基础。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创新教育观,把创新教育融于教学理念中。
2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
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是创新教育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创新性实验教学,对学生施以全新的教育和影响,使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事物、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2]。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实验教学活动由教向学和教师地位由教向导的转变,实验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型卫生检验专业人才中的应用
3.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增强,在创新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进行创新性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问题。要做到这点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有意思的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思维训练,培养观察能力;在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在卫生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实验操作时,特别注意讲解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对每个实验步骤,每种加入的试剂的性质、作用都要了解的非常清楚,同时要求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的好习惯。在进行操作训练的同时要进行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为何要加入某种试剂,加入该种试剂的作用,除了加入这种试剂外还能用其他的试剂代替吗?
3.2知识创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创新不是空洞的,总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知识为创新提供原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创新需要理论基础[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及学科前沿相关知识,掌握真才实学。在教学中要选择优秀的教材,要介绍优秀的相关专业书籍,做到传授知识与科学的思维方法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善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使其潜能得到体现,得到发展。
3.3多层次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内容创新上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教育要求实验教学必须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要围绕创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既要注重纵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又要注重横向知识的相互渗透;既要注意对学生的共性要求,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本教研组组织相关专家经过认真筛选,新编订了卫生检验专业理化检验实验教程,在该书中不仅选择了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保证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安排了不少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从中学会系统思维的能力,还安排了一些能展示个性特长的创新性研究型实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本教研组提出,开展实施的“一个体系,三个阶段,五年不断线”的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在使用后得到了学生及专家的一致好评。该教学模式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的肯定及省教学成果奖的肯定。
3.4创新技能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创新体现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需要各种基础能力为保障。大学生要真正地具备创新能力,就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些要靠不断的思考与学习来获得。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脚踏实地地从具体工作做起,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项目中,各项能力得到提升。本教研组以科研为载体开展了“研究创新性实验”,科学研究是设置“研究创新性实验”最大的平台。也是学生作“研究创新性实验”最好的课堂。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自我设计能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的高层次实验。在卫生检验专业最后一阶段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有专门的教师作指导,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综合训练。
4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建设创新力强的师资队伍
没有创新力强的教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国外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首先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具有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可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造就学生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其次,教师在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中能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缺点如:过分的从属性、依赖性和思维的惰性,并及时纠正。另外,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和其他任何活动一样,都以动机的形成作为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如:在课堂上通过精心讲授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必备知识结构与技巧,激发起学生的创造热情,调动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认知内驱力;或者是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开展创造活动竞赛,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最后,教师的创新能力强,更善于指导学生的创新性实验研究,更善于在教学的全过程根据自己探索多年的积累,给予学生传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