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卫生检验论文
作者:闫岩 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关于公共卫生检验体系
建立公共卫生检验体系非常重要。这个体系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和采取措施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它包含了多门学科及专业,如分析化学、预防医学、仪器分析、有机无机化学等,可以说是一项专业及相关技术高并且涉及科学理论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协助流行病调查和各种防治技术,通过开展多种方法的监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而对于那些新发现的各种传染病的病源追溯和排查,必须要开发新型的健康相关产品。公共卫生检验体系中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大多是专业实验室、相关的理化检验实验室、跟疾病相关的病原学、毒理学实验室以及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等。
2建立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涉及到的卫生服务的范围更广,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更高。因此建立公共卫生检验体系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势使然,所以增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有为人民服务,执政才能执得好。公共卫生的核心任务是以最大的力度对疾病做到有效预防和保护公民的健康安全,这也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全面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站在时代的高度,开拓发展思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和最根本指导方针。健康是人类之本,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公共医疗和卫生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而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制约经济的发展。
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责任的需要。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这使人们对公共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显而易见的是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忽略了教育、科研、公共卫生。因此,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第一要务,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责任、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和保障。公共卫生检验体系建设直接影响社会安全和稳定。公共卫生检验当然不会只是卫生问题,它还关乎到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要想使社会保持稳定与持续健康发展,当然就离不开公共卫生事业,而一个国家的人民健康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只有增强对公共卫生检验事业的投入,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检验体系,能把疾病控制在预防阶段,因此,国人要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当然要依靠坚实的公共卫生检验工作。
3构建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策略
在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强化我国政府职能,公共卫生检验单位是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病原微生物、微生物产生的毒素、病原寄生虫、病媒生物的检测。负责日常的流行病、地方病、传染病的调查检测、通过科研工作促进防病检验技术上的发展,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对一些检测技术要求高,设备昂贵及运行成本大的项目,由各医疗部门上送到该实验室进行统一检验,更好地节约资源,促进我国医疗检测和诊断水平的提高。
明确我国卫生检测中心职能和任务。通过公共卫生检测中心执行基础性、方向性、前瞻性和源头性的公共检测研究与服务工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另一方面,各政府职能部门平时进行的大量和重复性的检测工作在原则上不在中心管理范围,将根据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结合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要求,逐步转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承担。当前要在我国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以及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为构建我国强大的公共卫生阵地,为推动我国疾控事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制订卫生法规和标准时思路应该开阔?,制定检验方法的思路要改变。对健康有影响的热点公共卫生问题,通过专业人员在实践中的调查研究,参考国际上先进的业务标准及时进行制定相应的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卫生标准,以实现对于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从而保证人们安全健康的目的。我们要看到,国家所制定的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是推荐方法,卫生部行政许可或推荐方法也应是完全有效的,只要科学可靠行之有效,就是卫生执法检验中最好、最得当的方法。优先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大量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检验方法。加大卫生检验的投入,提高人员素质,加速人才培养,以适应现代卫生工作的需要。建立高持、高效、运行通畅的卫生检验检测机制,改善仪器设备和检测环境条件,要提高实验室的专业技术水平。就必须注重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种相关法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学习,进行公共卫生检验技术的研究。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必须要及时更新传统观念,促进自身建设,更新仪器设备,改善检测环境和条件,努力使我们的卫生检验工作与国际接轨,为政府调整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拟订规范化疾病控制方案和专业技术策略提供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