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卫生检验论文
作者:周政华 杨元 单位:川北医学院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杨金田等人[2,3]探讨了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目前,高等院校加强了卫生检验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4]、实践教学[5]、毕业论文教学[6]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未见报道实习方面的改革探讨,尤其是创新教育在实习中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分析了创新教育在卫生检验本科生实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了实习中的创新教育体系;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卫生检验本科生实习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卫生检验需要创新型人才: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SARS、禽流感等)的增多,国家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极为重视。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卫生检验专业人才需要创造性地研究新的检验方法,解决新的检测问题,才能满足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需要。因此,卫生检验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卫生检验本科生加强创新教育。
1•2实习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各高等院校均加强了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教学实习基地的交流与合作。实习贴近实际工作,可以较多地了解到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条件创造性地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构建卫生检验本科生实习中的创新教育体系
2•1树立适应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卫生检验人才的重要环节,实习教学基地应该承担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帮、带”的带习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传统的“帮、带”的带习观念就是各业务科室有什么工作,带习老师就带着学生做什么工作,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如果没有工作,也就没什么事做。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就是要围绕实习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科室工作,设置学生的实践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并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有个性特色的卫生检验人才。
2•2确立创新教育的目标:通过实习阶段的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的卫生检验创新人才。
2•3构建有利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由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一对一指导和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四方面构成。
2•3•1专题讲座: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需要和创新教育的要求,邀请本单位的专家为学生作系列专题讲座,如“卫生检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及如何满足其需要”、“卫生检验领域科学研究如何选题”、“如何撰写及发表科研论文”等。由于国家重视,近年来疾控中心大型精密仪器装备提速,不少省市级疾控中心装备了ICP-MS、GC-MS、LC-MS等大型精密仪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已快速地更新了传统分析技术,但在学校上课时可能对其只作了简单介绍,学生对其知之甚少。所以,定期安排各类专题讲座,讲述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2•3•2学术报告:疾控中心经常性的学术活动,要求实习学生参与,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
2•3•3一对一指导:学生到教学实习基地实习一般实行科室轮转,每到一个科室都会安排一位指导教师。老师指导学生熟悉各种仪器设备、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做一些日常工作、讨论实际问题。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与各科室的指导教师交流探讨。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指导老师不宜武断地作出“这个问题很简单,没有什么研究价值”、“这个问题太难了,不适合你去探索”等结论,而是与学生探讨深入了解这个问题的方法、如何查找相关的文献、如何从文献中找到所关注的问题、如何写出综述文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研究现状、值得探索的研究点。然后指导学生设计出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课题。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指导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随意下结论。在学生遇到各种困难时,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多想办法克服困难,用积极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逐渐建立起勇敢探索问题的自信心。老师要认识到赞赏的动力一定大于斥责的动力,任何无端的指责都会从根本上动摇学生科学探索的信心,扼杀学生追求新知的兴趣。这样一对一的指导模式有利于激励教师-学生互动,形成教与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
2•3•4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教师以一个项目为范例,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程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让学生养成仔细做好实验记录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到科研立题、组织、实施等科学研究各方面的问题。
2•4构建促进创新教育的管理体制: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科—各业务科室—指导教师三级管理模式。科教科全面负责组织和管理实习学生的各项工作,如组织参加专题讲座、参加学术报告、创新教育基金的管理、实习考核等。各业务科室和指导教师负责设置和实施实践内容,指导学生。科教科负责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如《创新教育实习手册》、《业务科室实习指导职责及考核办法》、《指导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学生实习考核办法》、《创新教育基金管理办法》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有利于调动各业务科室、指导教师和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例如,指导创新教育的老师在年终业务考核中会获得加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的科研项目可申请获得创新教育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