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乡村经济论文 » 正文

少数民族农村经济事业强化策略

2021-4-9 | 乡村经济论文

本文作者:舒景祥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十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4245人,其中近90%分布在我省,主要聚居在同江、饶河两县(市)的三个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郊区。总结分析赫哲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现状、研究解决当前存在间题及发展战略是我省赫哲族工作的主要内容。

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赫哲族主产业发展趋势呈现阶段性起伏的特点。近十几年来,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有了突破性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是赫哲族乡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初期,生产力得到解放,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渔业生产开始出现上升趋势,群众生活逐年改善,收入增加。自1982年至1990年的8年间,赫哲族乡村在国家的扶持下,全面更新了机动鱼船(柴油机驱动),渔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呈现了空前兴旺的繁荣景象,以江上捕鱼为主的三个赫哲族村,每年捕鱼量平均在50至70万斤左右,渔业总收入达六七十万笋元,水产品初加工也应运而生。199。年,街津口、八岔渔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711一元和724元,高于同期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数十元。自1991年至1994年的4年间,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天然水产资源的急剧减少,3个赫哲族村渔业生产出现了萎缩现象,水产品东产量.开始下降,收入减少,到1994年末,人均收入减少到500元至640元不等。渔业生产作为现阶段赫哲族的主产业的大起大落牵动了整个赫哲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生活,使赫哲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速度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也对一些群众固守单一渔业生产的传统观念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昭示作用。

(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赫哲族聚居地区基本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几年来,三个赫哲族乡在改变基本生产条件方面,完成了三项较大的工程,即:(1)街津口赫哲族乡完成了哈渔岛围堤工程,新增耕地322。亩;(2)完成了八岔黑龙江大堤工程(全长2200米),使两个渔业村新增耕地3000亩;(3)四排赫哲族乡完成了万亩灌区农业综合开发一期目标和乌苏里江护岸(900延长米)工程,实规了弓l乌苏里江水,发展水稻和人工养鱼“一水带两水”的开发目标,新增水田5000亩。兴建上述工程为赫哲族聚居地区进行产业调整、增加粮食生产总量提供了必要条件。1994年三乡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吨,相当于原来的三倍。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赫哲族聚居地区的交通条件、通讯设施、供电、饮水等公益事业有了明显改善。三个乡都实现了班车通达,四排乡新修了七公里砂石路;街津口赫哲族乡安装了程控电话,群众能够全部饮用符合标准的自来水。此外,赫哲族乡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房舍条件、设备状况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也都有了明显提高。

(三)佳木斯、双鸭山两个市和有关三县(市、区)两级政府实施的《赫哲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纲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拓了赫哲族工作新的局面。自1990年以来,全省赫哲族工作遵循着规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内容,加大了工作指导力度。各级政府的领导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同江市政府针对赫哲族产业单一间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引导渔民从事其它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双鸭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年之内先后四次深入到四排赫哲族村检查指导民族工作,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呼声,及时拍板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为推动纲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省、市、县财政部门自1990年以来5年累计投入民族专项资金额度达153万元。此外,计划、银行、扶贫办、农业开发办等部门在以工代贩、低息贷款、资金投放方面也都给予了扶持。综上,当前赫哲族聚居地区的形势,从总体上看是好的,特别是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是很好的,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赫哲族群众中涌现出相当数量的肯于吃苦、精于经营的好典型,他们不仅成为带动广大赫哲族群众勤劳致富的引路人,而且也充分发扬了赫哲族勤劳、智慧和勇于进取、敢于攀登的精神风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赫哲族聚居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上,并由此导致赫哲族群众生活水平下降。实际上产业单一、收入下降是反映问题实质的一种形式。要认清问题的实质,我们还要进一步从民族、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根本任务上来认识。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赫哲族同许多少数民族兄弟一样,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赫哲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封闭的思想观念并未得到根本转变,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其主要表现就是长期以来赫哲族大都从事自然江河捕鱼业,基本属于手工生产力阶段,在某些方面还保留着原始生产力特征的“渔猎采集经济结构”,当然也并存着少部分机械生产力的生产手段。这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阶段性的角度来看赫哲族经济间题。

其次,赫哲族经济长期停滞在单一经济结构,许多人常常把获取收入的企盼放在自然捕捞业上,不是主动地参与社会产业分工,这极大地局限了赫哲族自身的繁荣与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逾越商品经济阶段,都离不开市场经济和市场规律的规范。从民族地区经济格局的宏观设计上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实现经济多元化才能适应市场需要,增加自身积累,保持快速发展;才能使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民族自身战胜困难、征服自然的能力。而现阶段,我们赫哲族同胞们涉足的产业太少,且过于集中于自然江河捕捞业,其它产业创造价值的份额在整个经济领域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正是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不能繁荣的症结和弱点所在。

再次,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反怠:在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的今天,一方面是赫哲族乡村的经济迟迟未能走出传统的、单一的简单循环的狭窄空间这个现实,另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根本任务,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如何坚持生产力标准,全面评价我们省的赫哲族工作的间题。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低下是赫哲族聚居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尽管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指导和工作力度上,对赫哲族乡村突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深远意义缺乏战略眼光,缺乏深入思考和应有的紧迫意识。诚然,赫哲族从单一的传统经济转向多元的市场经济将是一个相当的历史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