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乡村经济论文
本文作者:周大鸣 单位: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人类学系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密集型地区,即人多地少,是极为普遍的;而人口的密集性决定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独特性;这种经济的独特性又影响着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因此人口过密化乡村经济发展问题为学术界所重视。对这一问题研究卓有成就的是黄宗智先生,按照黄先生的分析,在人地矛盾严重之下,中国农村的经济变迁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单纯的密集化,产出与劳动投人以相同的速度扩展;其次,过密化,总产出在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条件下扩展;第三,发展,即产出扩展快于劳动投人,带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的增加。广东的韩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991年统计,潮州市(不含饶平县)总人口为1344782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53人,比全省多600人,比全国多835人。归湖镇地处半山半平原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虽仅316人,但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凤凰村1997年人口1132人,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300余亩,人均耕地不足3分。凤凰村的经济变迁经历了黄宗智先生划分的这三种类型。从凤凰村经济的发展可以透视人口过密化乡村经济发展之路。
一、解放前经济的状况
1.村落的创建与人口的外迁归湖在宋代以前就有人居住,考古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山岗遗址数处,并发现2处晋代墓葬。表1中显示归湖一共有70个自然村,宋元时期,归湖仅有5个村落。到了明代,移民增多,归湖地区也普遍得到开发,创建村落29个,占总数的41%强。清代,归湖的人口又有一定的增长,新创建的村达21个。到民国时期基本都没有新的聚落出现,因为土地的开发已尽,很难找到适合建立新聚落的地方。1949年以后,新建立了13个村落,这在其它乡村不多见。这主要是归湖为了控制洪水和干早修建了大量的堤坝和水电站及排灌系统,使得一些原来不宜居住的地方变得适合居住;也有些村落为了避洪水而般迁到新的的居民点。这说明现代的村落主要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从姓氏的来源可以看出,聚落创建后人口不断外迁并创立新的聚落。归湖的居民主要是历代移民,其姓氏的来源反映了移民的来源地。归湖的姓氏主要来自闽南方言的福建省和客家方言的粤东北地区。不同的来源使得归湖在信仰和其它文化方面表现出混合的特征。移民来到本镇创立村落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又不断地开拓新的村落。这样镇内和市内的迁移成为主流。凤凰村自元代创立后,不断有居民迁出。一是宗族成员分出开拓新的聚落,明清时期戴氏宗族成员迁移到澄海、汕头等地开创新的的村落,在外的戴氏成员人数已超过原村落。陈氏宗族迁往邻近的龙溪村。二是海外移民,清朝时期海外的移民逐渐扩展。凤凰村村民下南洋成风,葛学溥的统计就达55人。t21这些海外移民与家乡的联系紧密,侨汇成为家乡亲属们重要的经济来源。三是外出到潮州、汕头务工和经商。
2.多元化的经济凤凰村因为人口和土地的压力很大,所以经济发展是朝多元化发展的。1949年以前的凤凰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尤其是以果园种值为主,次为水稻、黄麻。但主要依靠果园维生,水果的种类包括柑、橄榄、香蕉等。原因是凤凰村经常遭洪水的侵袭,洪水可以冲毁其它作物,但果树一般都无恙。其它的作物有花生、甘蔗、葵树和竹。但作物的品种欠佳、产量也不高。男人们通过移民国外或到潮州、汕头经商以补农业经济之不足。那时水运比较方便,村前有渡口,乘船一个多小时可达潮州城,有较多的商贩经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凤凰村一带以产橄榄著名,有经营和加工橄榄的;竹子是最多的资源,因而从事与竹相关工作的人也不少。手工业,主要是农民的兼业,是农闲时的主要生产活动。从表中可见凤凰村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已超过农业劳动力,这是一个商业流通、发达的乡村。老年女性问卷t31对经济生活有一组指标,包括土地、商业、职业等等。资料显示凤凰村人谋生的手段是多样化的,维生的手段以种田为主,占46%,次为做小生意(14%)、下南洋(8%)、当店员(8%)等等。尽管农业的收成不稳定,但是仍然有众多的务农者。笔者估计,所有的务农者都是兼业型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太少、能利用的资源不多。在农村除了男性工作以外,女性也要担负一定的工作。虽然传统的分工是“男耕女织”,但凤凰村的女性则是屋里屋外的事都要做。以做家务为主的有40%,另外40%的人除家务外还要种田、绣花。潮汕平原的习俗,女性不参与农业活动,但是归湖的女性有一部分来自山区,所以从事农田的劳动。
二、解放后至1983年的经济生活
解放初对凤凰村民生活影响较大的有这样几件事:一是土地改革,将村民划分成不同的阶级。风凰村人均土地少,没有大地主,没有同时雇佣3人以上的地主。侨汇是造成贫富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有5户侨眷被划为地主,2户侨眷被划为富农。闭土地改革的结果是新增加了中农,使“耕者有其田”。二是与海外华侨联系的中止,使得人们不能继续向海外移民,华侨不能返乡,只能在海外融人本地社会。对凤凰村直接的影响是失去了稳定的侨汇来源,使一部分以侨汇维生的家庭陷人贫困。三是新的行政区划代替旧的自然村落,凤凰村与别的自然村构成一个行政单位(乡),单姓的宗族格局被打破,宗族拥有的族产也被没收,宗族的经济基础被摧毁。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以后,村民们的经济生活完全由集体来安排,经济生活变得单一化。有几件事使凤凰村的经济下滑。一是1960年凤凰水库决坝,将凤凰村的大部分果林冲毁(包括部分农户房屋),使村的主要经济产业被毁。二是禁止农民进城寻找工作,外出务工的路被堵死,同时还有一批工人返乡。三是“大跃进”运动的后遗症,使60年代的头几年日子极为难过,人们回想起当年的日子都称“过苦日子的时候”。囚70年代至80年代初,凤凰村民把主要的人力、物力都投人到兴修溪口大堤工程上。
工程从1977年12月5日开始至1983年秋结束,大堤长1520米,共完成土石方129945立方米,投放劳动日155850个。平均每个劳力完成土石方247.5方,投放劳动日298.8个。这些工程是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由溪口乡(大队)政府组织完成的。[6j不仅乡集体的资金投入到这里,每个村民也付出了代价(免费工作了近300天),也使得本来就匾乏的土地更为匾乏。凤凰村民相当长时间内生活在贫困之中,粮食不能自给,现金收人无门。到1980年平均工值0.52元,人均收入73元,吃国家返销粮4万斤。1983年全乡有7个生产队,农业人口1080人,劳力525人,总耕地面积450亩,其中水田280亩、旱地100亩、杂果园70亩。人多地少,每年要靠国家供应返销粮4万斤。凤凰村的经济结构是以农业为主,而工副业收人相当有限,且工副业主要还是家庭的手工业。社员的平均年收人是相当低下的,一直到1981年人均年收人尚未超过100元,低于广东省农村人均年收入。从解放后一直到80年代初,凤凰村人一直无法摆脱贫困,形成经济的过密化。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是,人口过密化的地区的发展不能仅靠农业。凤凰村曾经创造过全县的单产最高纪录,可是这并不能帮助他们完全解决粮食问题,年年还需要吃国家的返销粮。过去维生的果林,也因为上游水库决坝而被毁;以粮为钢的人民公社时期没有发展果树,相反还将山地开发成早地种杂粮。家庭的副业和劳动力外出的路也都被堵死。人们只能在人均0.3亩的土地上耕种,无论怎么精耕细作都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花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了大堤,使聚落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洪水之侵犯,使180亩田能旱涝保收,也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正所谓安居才能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