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课程改革论文
本文作者:严学道 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是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职业岗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超过12%,江苏已超过33%的现状,使高等职业的教学势必落实到符合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适应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岗位(群)应用技能上。从实际出发,特出专业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在对相关专业岗位和专业人才需求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逐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教学主线的课程体系上。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达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积极生存、持久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只有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才能实现按岗位和职业要求来确定专业技术和技能要求,才能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软件外包是服务外包产业中重要一环,是当前能够为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的行业之一。为此,我们将软件技术专业向对日软件外包特色方向转移,积极与国内著名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了基于能力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信息优势,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充分发挥了企业技术优势,采用2+1的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第三年由企业项目经理对学生进行实际项目开发训练,最后到企业顶岗实习。从图1可见,除了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以外,针对当前外包企业所用技术和工具,学校重点放在基于能力培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上。尤其在第四学期,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完全取决于企业开发项目所需用技术,实现与第五学期项目开发所用技术自然、平稳衔接。第五学期以项目开发为主体,由企业的项目经理带领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实践表明在06届学生身上取得预想效果,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部分已被企业正式录用,较好地解决了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
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是课程改革的基础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有顶岗实习、定单培养、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等。实践表明,凡是没有引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而促使教师队伍素质(双师型教师)得到提高的校企合作,仅仅是一种初级的合作。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有双方共同成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更新课程体系,共同制定教学计划;(2)资源共享,根据岗位需求双方共同编写教材、建立案例库、实训项目库;(3)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合格者被企业录用达到一定比例。深层次合作的内涵可以用图2形象地表示。通过校企合作,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才能制定出满足岗位能力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了解到的岗位技能要求,才能编写出满足岗位能力培养需要的教材(教学内容);通过边教边练,项目实训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岗位要求技术与能力;教师全程参与,师资队伍由此得到培养和提高。当市场发生变化,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修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图2成为一个动态的闭环系统。动态、不断修整的循环,保证学生毕业后成为市场需要的人才。
三、与企业接轨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
软件的行业特征不可能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方法,因此企业不可能在学生尚未掌握市场需要的基本技能以前吸收大量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克隆了合作企业的开发环境,在校内建立了一个与企业完全接轨的实训基地———软件外包工场。软件外包工场与企业保持三个一样。一样的软、硬件开发环境,一样的管理制度(学生像对企业员工一样),一样的通信工具———视频会议系统(外包企业必备)。解决了可以有批量学生接受与在企业一样环境下的培训。由于是克隆,保证了企业派来的项目经理可以按照实际项目开发流程来培训和管理学生。图3按工作流程进行教学的顺序示意图与实际项目开发相比仅增加了“代码评审”、“单体调试方法”和“项目总结”三个环节。实践表明经过软件外包工场训练的毕业生与往届相比,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四、体会
课程改革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学生就业能力是评介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抓住课程体系改革这条主线,做到五个一致,就一定能办出特色。五个一致是: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需要相一致,学习模式与企业员工工作模式相一致,教学实践条件与企业工作环境相一致,教学管理、评价和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相一致,教师团队与企业工程师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