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等教育
本文作者:周涛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高等教育有效质量呼唤有素质的中等教育,而这种素质的奠定一方面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少不了全社会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消费品位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非一个附庸风雅的论调,它的实现也不是仅在高等教育领域有所作为就可为之的。其真正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教育所奠定的“素质”,可以说“决定高等教育目的与质量的根本因素是中等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强烈地呼唤有素质的中等教育。
1当前中等教育由传统惯性所导致的问题分析
1.1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仍然存在
如果说社会的教育化使得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那么教育的社会化则使得这种存续更稳妥、更持久。千年的科举制度作为人类存续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曾经起了强大的社会选择功能,但依惯性而成的“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与现代社会的变迁已发生多方位磨擦,已不能有效地实现其社会选择的功能。因此,对两者从梗概上做一比较,以便我们不再痴迷于昔日的旧梦,深刻体会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日益显现出“高等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等教育的水平”这一论断。相对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造就一大批高分低能的教育现象,众所周知的“素质教育”被提了出来;鉴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苦于题海战术的教育现象,“减负”的呼声曾一度高涨。这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对教育消费观念及价值取向的变迁不无关系。
1.2教育的“离农”价值取向分析
古往今来,社会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个人本位主义和国家本位主义两种。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儒家文化积淀的古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这也是个人本位主义在中国社会最直接最浅显的表现;同时也就形成了“尊敬脑力劳动者或者说尊敬受过教育的阶层”这一中国文明的突出特征。在科举制诞生后漫长的封建社会,科举基本上是一条由寒门通向权势与名利的、向人人都开放的途径。它刺激着一批儒家知识分子以科举考试作为敲门砖,或跻身仕途、光宗耀祖;或揽权敛财,作威作福,“成为不同于编户齐民的官和绅”。尽管这一制度造就了不少名人将相,产生了一大批地主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但从个人角度来讲,他们的第一要著仍然是求得生存权,也只有在求得生存权之后,才在“天子”的许可范围之内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就是说,他们首先要跳出农门跻身上层达官显贵,参加科举的目的就是要离农。从这一点上讲,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称为“离农教育”一点都不为过。了解了“离农教育”这一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和社会心理,那么对于时下流行中国的考研热、考托热、资格考试热也就不足为怪了。个体想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处事立足,就必须一层又一层地去加重自身与他人竞争的砝码,这也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但当这砝码被具体化、被庸俗化地理解为对学历的狂热追求的时候,如何加重这砝码的份量则成了学生、家庭及教育自身不得不考虑的生存问题。况且考试恰恰成了检验教育效果及受教育者水平高下的主要手段,考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个人(受教育者)在这个社会处身高低的生死牌,各种文凭及证书成了个人在这个社会求得生存权的通行证。于是,人人都在考试的围城里忙得晕头转向,“应试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只是苦了城里城外的人们!今天,为了克服应试这一简单的智力测验型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也就是说,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已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学历和文凭上,更重要的是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和能力的培养。这种价值取向又使得教育不仅要注重一般能力的造就,更要注重个体差异能力的开发。个体在这个社会的生存地位的确立,需要对个体进行普化开发与特长开发这把双刃剑来横枪立马、披荆斩棘。过去的那种“刻板化、一律化,象铁锈一样腐蚀着教育过程的粗细机体”,那种做法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了。要尽可能地把自身潜能挖掘并展现出来,个体不仅要向社会声明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证明你的确能做什么,这样个体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1.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一对命题
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升学考试”便成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联结纽带。毕竟,目前尚未找到一种比考试更切实可行的人才选拔方法,所以一方面社会需要考试来筛选一批人才从事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来推动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个人则需要这样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于是,升学考试成为“人生三部曲”中最为瞩目的焦点之一。对高分和名校的狂热追求,是与选拔和竞争密切相关的。这种层层选拔的竞争,是实力的较量,但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看,这种方法又未免过于机械,似乎若干年来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之后,我们的教育仍未能走出科举的阴影。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例子:填空题“天空”前面必须填上“蔚蓝色”,别的颜色和形容词都是错的。“这实在太好了”写成“这确实太好了”,错!“洋务运动起了一些作用”,对;“洋务运动起了一定作用”,错!再如“,瓮”字是什么部首,它的第七划是点还是折,它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难怪有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总把聪明的孩子们当成白痴来教。”笔者真看不出,除了文字表述是采用了白话文外,其余的还和明清时期的科举的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有什么区别。社会科学活的灵魂被应试教育扼杀,完整的知识分子体系被肢解,应试教育在中小学尚未“按下葫芦”,却又在高校之中以“考教分离”“起了瓢”,此风一长,无异于科举复辟“,科教兴国”将无从谈起。
科举与应试的近姻亲关系导致了这种由“八股到十股”的考试模式,表面上几乎是形式上的原地踏步,其深层原因在于我们思想观念上的踌躇不前。从社会方面讲,家长、学校、社会所盯着的就是学生的考分、学校的升学率,教育自身蜷缩一隅,也只能如老牛负重一般呻吟了。从个人方面讲,升学仍然是一块“离农”的敲门砖,考试也正是为了加重这较量的砝码的份量。鉴于此,我们不必讳疾忌医,还得从自身思想深处寻找症结,来根除弊病。社会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亟待一个全新的转变。这样,素质教育的展开才能更说迅速、更有效、也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既得成果和经验才能得以巩固和推广。要从灵魂深处剔除我们的心理固疾的病根,纠正“应试”的错误观念,也要克服“一考定终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现象的再发生。我们相信,阵痛必将带来新生。这样“,应试教育”才会没有市场,中国的现代教育才会真正摆脱科举的阴霾,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