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卫生事业论文 » 正文

漫谈西藏卫生事业的变革

2021-4-9 | 卫生事业论文

作者:土登 单位:西藏自治区卫生厅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这是具有跨世纪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综观历史,西藏发生了巨大变化,称得上跨跃上千年的历史变革,西藏人民健康素质发生了质的飞跃,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人均期望寿命这一国内外公认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由解放初期的35.5岁,现已上升至67岁。西藏人口从解放前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如今步入到现代文明社会低出生、低死亡,稳步增长的模式,全区人口去年达到293万。

旧西藏广大农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卫生医疗状况极端落后。医疗卫生机构全西藏只有官办简陋的3所藏医机构,规模十分狭小,药品靠手工加工,没有1张病床。西医西药几乎空白,没有近代西医技术人员,广大农村牧场只有散在的民间藏医,严重缺乏对瘟疫防治技术条件,各种传染病四处肆虐夺走生命。西藏人口从千年前的千万,到元朝中央管辖户籍以来人口一直在百万左右长期徘徊,解放初西藏只有百万人口。三大领主统治的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衰败、没落殆尽,社会穷途未路。

西藏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西藏卫生事业是在封建农奴制度的废墟上几乎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上到下逐步创建发展壮大起来的。早在1950年,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藏时,医疗卫生服务就成了党的民族工作、群众工作、统战工作,藏汉民族团结的先行者,一路免费送医送药,温暖百姓。1951年8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11月派出首批民族卫生工作大队进入西藏开展工作。1973年7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加强西藏自治区卫生事业建设》的报告,卫生部组织上海、江苏等8省市医疗队到西藏支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部先后在重庆、深圳、拉萨召开5次卫生援藏工作会议。与此同时,卫生部还在拉萨召开3次振兴民族医药大会和国际藏医学术交流会,藏医药得到抢救、继承和发展,使古老的藏医药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西藏卫生事业建设始终得到国家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上世纪50年代,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与西藏工委、自治区筹委大楼同时投资建成,这是解放初拉萨3座标志性建筑之一;80年代,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20周年大庆项目中又投资重建门诊、住院大楼;进入21世纪初,再次投入巨资扩建了住院大楼,新建医技大楼。自治区人民医院现已建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三级甲等医院。现在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上层到基层面貌焕然一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建设是西藏在不同时期卫生发展建设的历史缩影,是党和政府给予西藏人民福祉的历史见证。

和平解放60年来,国家在西藏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优惠政府,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惠。不可否认,30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财力不富裕的情况下,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政府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当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面临一个重大课题,即如何解决凸显的看病难、吃药难、供不应求的卫生服务短缺问题,同时又要切实执行好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西藏人权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对西藏实行免费医疗制度。针对当时日益严峻的卫生投入不足问题,我于1989年撰写《探讨西藏卫生经济总体改革方案》一文,并发表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上,大胆提出打破西藏长期存在的供给型卫生经济存在的“不核算,大锅饭”的旧格局,理顺公费医疗,免费医疗分开管理,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和各自标准。卫生厅对这些意见进行了反复调研论证,并征得社会各界的意见,在自治区领导的协调下,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取得了一致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终于在1993年分别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试行)》和《西藏自治区免费医疗暂行管理办法》,在全区推行全新的卫生经济政策。1997年,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为我区卫生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农牧区免费医疗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农牧区合作医疗。卫生厅组派了江孜、林芝两个县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组,并召开试点工作现场会,逐步在全区推行。免费医疗经费由过去暗补改为公开明补,资金落实到户,人人公平享受国家补贴资金,国家财务逐步加大这一投入,使1993年前长期徘徊在人均5元左右,“十一五”末城乡居民享受补贴资金提高到180元,住院治疗报销额最高达农民人均收入的6倍,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区城乡,广大农牧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卫生部基妇司领导在京开会期间向自治区领导当面讲,在起草200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决定》中采纳和吸收了西藏合作医疗实行国家医疗补贴政策以及推行合作医疗的办法,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充分肯定了西藏合作医疗成功实践。

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引进外援项目。上世纪80年代末,西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澳大利亚、卢森堡、瑞士、挪威、荷兰等国政府,红十字会或民间组织先引进了结核病控制、初级卫生保健、妇幼卫生、医学教育、医疗急救、白内障复明、计划免疫冷链、麻风、碘缺乏病、大骨节病防治等20余项目合作引进,外援资金近达4亿元人民币。在引进资金加强交流方面我们先后组派了卫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赴美国、意大利、日本、瑞士、荷兰、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玻利维亚等国考察学习,引进先进管理技术、经验。这些项目不但缓解了卫生投入不足,而且促进了西藏卫生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际,我们紧紧抓住全国援藏工作的大好机遇,争取到江苏省、上海市、河南省援建项目,建成自治区新藏药厂,搬迁并新建了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自治区防疫试验楼。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藏卫生工作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内地进藏老卫生工作者大批内调,新的补充来源少、学历层次低,出现了技术骨干断层,队伍青黄不接。西藏本来就人才短缺,技术队伍大批内调更是雪上加霜。本人始于1975年介入医院管理的卫生行政领导岗位,先后在昌都地区人民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经历了人才流失、业务水平滑坡的艰难困惑时期。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对我们新的卫生管理工作者是个严峻的挑战,我们采取分两步走的办法:一是解决燃眉之急,即技术骨干断代、业务水平滑坡的问题。分别于1988、1991年采取紧急措施,从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中选拔50名主治医师和优秀本科医师,送卫生部部属院校深造,实行师徒学习制3年以上。这一措施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批医师学成返藏后成为我区医疗、防疫各专业领域学科带头人,有些已承担着重要的领导工作。二是从长远全局考虑西藏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从医学教育入手。我们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之初,于1993年2月首次召开了西藏医学教育研讨会,提出了调整优化西藏医学教育结构的意见,确定委托内地省市为我区举办短缺专业中专班,压缩区内中专规模,为大批藏医中专毕业生开办成人大专教育,扩大区内外大专本科招生规模,创造条件筹建西藏高等医学教育。西藏医学教育始于1964年,先后建立了西藏民院卫生科、医疗系,自治区卫生学校,1976年建立了西藏医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