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经济全国化的特征与意义

2021-4-9 | 宏观经济

本文作者:张峰 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经济全国化是任何地域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越来越卷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与此同时由全球化、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导致的经济全国化也在迅速发展。经济全国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入而全面的影响:一方面,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放开,劳动力和人才的自由流动,劳动力过剩的满后地区也参与到了市场化过程。劳动力的收入随之而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全国化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仍然存在着户籍歧视等。近年来,随着改革中问题的突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以政府为主导,促进经济全国化是顶层设计的重要方面。

一、经济全国化的内涵与特点

经济全国化是与经济全球化相对应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促进技术、知识的扩散,使所有地区都参与到分工体系之中,建立统一、竞争的市场,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共享现代文明成果,促进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全国化是任何地域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美国通过“西进运动”促进了经济全国化;前苏联促进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而推进经济全国化,而中国、印度、巴西等国,也正面临着或者说正在积极地推进着经济全国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发生重要转移,像中国、巴西和印度等这些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极。与1960—1970年代小国(地区)发展不同,大国内区域比较优势差距十分显著,区域经济成为发展的主要过程。”[1]

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看,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是任何地域大国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而这一个过程也就是经济全国化的过程。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与市场化相互促进,水运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拓广阔的市场,所以沿河地带是经济最先发展的地方,“由于水运开拓了比陆运所开拓的广大的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开始于沿海沿河一带。这种改良往往经过许久以后才慢慢普及到内地。”[2]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一文指出,工业的发展需要交通运输的改善,进而把与世隔绝的地区,卷入到了经济全国化的过程中。“建立工业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交通的改善,……,爱尔兰南方广阔的沼泽地,那里曾住着半开化、好抢劫的居民,现在已经是道路纵横交错的地方。

这样一来,国内那些从前一直和整个世界隔绝的偏僻地区,现在全都有部可通了;尤其是威尔士那些讲凯尔特语的地区、苏格兰高地和爱尔兰南方,不得不因此而去了解外部世界,并接受强加于它们的文明。”[3]地区之间收入、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差距拉大,是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严峻挑战,实现经济全国化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然而“经济全国化”这一概念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目前国内尚没有“经济全国化”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经济全国化的概念入手,探讨“经济全国化”。从内涵上来讲,经济全国化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收入差距缩小化。从收入角度看,经济全国化是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不同区域共同富裕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经济全国化就要求通过政策措施,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二是市场配置一体化。从市场经济角度看,经济全国化就是打破地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的过程。即打破地区保护主义,实现资源在不同地区的流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地区、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了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全国化要求打破城乡、地区界限,减少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三是生产活动全国化。从分工角度看,经济全国化就是使全国各地都参与到工业化的分工体系中,共同分享分工带来的技术进步和财富增加的过程。一些落后地区落后的根源在于从事落后的农业或工业生产,没有参与到工业分工体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调整增长的源泉就在于参与到了世界分工体系之中,在加工贸易过程中逐渐“干中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和水平,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一些跨省的公司,东中西部地区从事合理的分工,在西部生产出来后,一部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另一部分产品运输到东部港口,出口到国外。

四是知识、技术扩散全国化。从知识和技术角度看,经济全国化就是知识和技术在全国不断扩散过程,也就是使全国各地的共享知识和技术进步的成果过程。

五是公共服务一致化。从公共服务角度看,在大国发展过程中,最初往往是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发达地区轻视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全国化是缩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使全国各地人民共享优良公共服务的过程。

六是资本流动全国化。资本要获取利润,资本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全国化,就要通过优化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资本是全国的流动。由于一国范围内金融管理体制的一致性,流动障碍要比国与国流动障碍要小。

二、经济全国化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国化是与经济全球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全国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全国化,而经济全国化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全国化。经济全球化是知识和技术在全球传播的过程,知识和技术传播到一国后,先在部分地区投入生产,随后再在全国扩散,也就是经济的全国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全国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经济全球化,即西方国家产业转移的机会,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从而在东部地区发展起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出口外向型的产业。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依靠本地的劳动力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对劳动的需求,这样依靠相对农业生产较高的工资性收入,大量落后地区的农民工从全国各地,通过迁移的方式,来到了东部地区打工,他们把务工的收入带回了家乡,把一些新的技术、生产方式带回了家乡。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促进了中国内部经济的全国化。经济全国化又促进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国化,一国在干中学,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更好地参与全球化,提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对于中国来说,随着中国经济全国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配置,全国各地的商品和生产流动到东部地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促进了中国参与全球化,中国一步步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经济全国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以逐利为目标所以无论在经济全国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