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基础教育
本文作者:朱伟骅 马康健 蒋利龙 吴世深 占春燕 单位:黑龙江大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教育自始至终起着教化国民,启迪智慧,完善品性,推动进步的巨大作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民族复兴的起点,人类进化的枢纽。在中国崎岖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伟大的教育家,像孔子、韩愈、陶行知、蔡元培、张伯苓等等,他们睿智的思想、光辉的品性、坚定的教育主张,在中国的教育史上灿若星河,永放光辉。跟随时代脉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站在世界发展的高度,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此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科技大发展,经济大繁荣。在新时代,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用者,我们在接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同时,又在不断对比古今、反思中外,逐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不足有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联系基础教育看待高等教育的改革,做出自己的分析与总结。
1大学怪象令人警叹
这里提出在中国教育中发人深省的两个怪现象。第一个现象就是一提到中国教育,人们首先想到中美教育对比,而大部分人会提到“创造力”,中国教育过于死板,课上是“一言堂”、“满堂灌”,学校做的是填鸭式教学,学生是知识的奴隶而非智慧的主人。中国的中学生年年都可以拿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大奖,但是在中国的高校中,却没有任何成年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美国虽少有中学生拿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的,但是美国的成年人却是世界上拿诺贝尔科技奖最多的。一位著名学者说“:据统计,一般立国30多年便会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1917年立国,39年后得了第一个诺贝尔奖,捷克41年,波兰46年,巴基斯坦29年,印度30年,平均是35年。新中国已立国50年,现在还不知要等多少年[1]。”另一个数据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2]。这就出现了著名的“钱学森问”对中国教育的深切质疑,社会对中国教育的批评更是不胜枚举。
第二个现象,从2001年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今天,中国进行了十余年素质教育,从小学、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政治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还有课本中不断加入《论语》、《诗经》、《弟子规》、《陋室铭》等国学经典,本应对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较高提升,但高考失利跳楼、大学情感受挫轻生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上有扶人反被诬的“彭宇案”,被碾女童冷漠无助的“小悦悦事件”等等。这些拷问国民道德的事件更是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尖锐审问。
2痛定思痛剖挖积弊
2.1中国大学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禁锢美国迈阿密大学的黄全愈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中国学生在“绿鸟、花狗、黑猫、黄狮”中指出哪一个与其它三种不是一类,得到的答案丰富地甚至让美国的学生吃惊,如一个女同学说选“绿鸟”,因为这里面只有“鸟”能反映女人的温柔,像“小鸟依人”。立马就有一个男同学说选“黄狮”,因为这里面只有“狮”能反映女人的凶悍,像“河东狮吼”。黄全愈教授认为这说明“中国人不缺乏创造力,中国人缺乏的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创造这样的环境给我们”。反思中国的基础教育课堂,老师普遍喜欢能答对问题的学生,而问题都有标准答案,课堂有严格要求的纪律,老实听话的孩子受表扬,讨论问题要放到课下,上课基本上没有让学生主动提问的环节,更不要说随意发言。
可能学时紧张是一个原因,但因此“废除”学生的质疑精神,这就成为大学生能做题但方法单一,思维保守的原因。“中国学生能做题”令世界印象深刻,题海战术使得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得出正确的答案,有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骄人成绩,但在日后的发展中当没有已知条件时候,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利用一切能用的资源完成设计时,对比美国从基础教育就注重“悟”即智慧的开发,到大学阶段利用已有资源自己完成课题的得心应手,中国学生往往就像无头苍蝇失去了方向,这时才会想到原来我们一直是在已知条件下解决问题而不会在大量资源中提出问题、实现自己的想法。而科学不只需要学习模仿,更重要的是创造,而思维的活跃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下更应提倡“创造思维是第一生产要素”“,创造力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剂”。
2.2大学素质教育的不彻底性
中国已经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素质教育,成就是值得肯定的,比如:2010年教育部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向全国31个省(市,区)征集评奖项目,各地报到教育部的共有900多项,经过严格的评选,最后有343项获奖。获奖项目涵盖了课改所有领域,获奖者涵盖了全国范围的城市、乡村,涵盖了教师、校长、大学专家、科研人员、行政人员等。这次评奖的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评奖过程之热烈而严格都表明了改革的深入程度[3]。但在实践中却出现有两个突出的问题:
其一是何为“素质”、何为“基础”,以偏概全。“基础教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作为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即在基础教育阶段,个体需要在知识、视野、精神面貌、生存能力、道德品质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不只是人们所理解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作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即基本的国民素养[4]。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为主,以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5]。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下,大部分学校中把“素质”定义为“科学文化素质”,而忽略了“人文素养”,社会的实用性需要使“素质教育”偏离初衷。
其二是教育成空中楼阁知行脱节。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从基础教育考试开始,首先就是在以“升学率”高低评价好坏的学校教育,把“人文道德素质”束之高阁,避而不谈;然后就是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总是为孩子考了高分而表扬,对孩子考试的分数低而责备,很少有意识地进行传输“如何做人,怎样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