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电视发展论文 » 正文

加速农村的数字电视发展措施

2021-4-9 | 电视发展论文

作者:张光华 单位:深圳中广立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技术革命正在改变广播电视行业的格局,全球经济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推动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美国已于2009年6月停止全国的模拟电视播出,欧洲目前已有6个国家和地区(德国、瑞典、荷兰、芬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的弗兰德地区)关闭了模拟信号,欧盟所有国家(除了波兰)预计将在2012年关闭模拟信号,日本计划在2011年停止模拟电视播出。中国也在跟进,国家广电总局曾规划将于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信号。广播电视数字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数字电视通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城市有线数字电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大约有7000万户以上的城镇家庭已经用上了有线数字电视。但是在另一方面,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由于其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和支付能力有限等诸多因素,数字电视的发展远远地落在后面。各级广电部门虽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村村通”工程),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使中国2亿户农村家庭都能够看到和看好数字电视,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笔者基于我国农村家庭的电视收视现状以及农村各类收费电视商业服务的实情,试图探讨一种创新的模式,将公益服务和市场运营这两个对立的因素统一为增长动力,从而推动农村数字电视的迅速发展。

1电视及数字电视发展状况

1.1电视及电视的分类

电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发明,它是一种广播技术,能将视频和声音即时传送给收视者,而且收视者并不独占资源,没有用户数限制。按照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传输技术划分,电视可以接收3种来源的信号,即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地面电视。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基于数字宽带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电视,对城市有线数字电视形成了很大威胁,但其功能和定位尚需一定时间来确定。地面电视是最先出现的电视广播技术。

1.2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传统的模拟电视是将模拟视频和音频信号载波传输的,它对频谱的占用较大,传输信息容量有限,图像清晰度不高。在传输过程中模拟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图像和声音质量不够好。我国使用的PAL制式模拟电视,每个频道占用8MHz的频宽。数字电视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率先提出来,到了90年代中后期,美国、欧洲及日本先后完成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并于90年代末相继开播了数字电视节目。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本质不同之处是其载波传输的为数字信号。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字电视是从节目摄制、编辑、发射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完全数字化的系统。数字电视技术可以使频道的使用效率提高6~10倍,因此可以大大增加电视节目容量,提供丰富多彩的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节目;数字电视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优美的音质,可提供各种实用的数据增值业务,如财经证券、交通信息、天气预报、市政公告等各种资讯服务。欧洲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VB-T及DVB-H、美国的新版地面数字电视标准ATSC-M/H、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ISDB-T和中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TMB均可支持移动接收。

1.3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发展状况

2003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1],地域上按照东部、中部、西部3个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阶梯,时间上按照2005年、2008年、2010年、2015年4个阶段,规划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程。有线电视的数字化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广电行业动员的力量是前所未有的。至2010年初,“全国已有160多个地市、460多个县市完成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广西、海南、宁夏、江苏等省区所有城市已完成整体转换。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1.74亿,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超过6500万,占用户总数的1/3以上,有线数字电视呈快速发展势头[2]。”不同于城市有线电视在数字化过程中越来越市场化,国家广电部门把农村电视定位为纯粹的公益事业:1998年国家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到2005年,第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了11.7万个已通电行政村“盲村”和10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的建设。通过2006年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10年底“将全部完成全国71.66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其中,通过直播卫星方式将解决1230万户、近5000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2]。面对市场竞争的城市有线电视,其数字化进程已驶入快车道,而作为农村地区电视覆盖主要手段的地面电视还基本停留在模拟时代;卫星电视(直播星)虽然是数字电视,但是对于2亿多户农村家庭来说,国家免费赠送机顶盒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存在着以后的故障维修问题。如果完全依赖公益播出,农村数字电视发展必将事倍功半;如果不作出根本性的战略调整,势必会影响2015年全国关闭模拟电视信号目标的实现。

2重新设计农村数字电视发展战略

2.1农村数字电视发展的“公益沼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电视大国,全国大约有4亿电视用户家庭,其中的1.7亿户为城镇有线电视用户,其余的2.3亿户为农村用户,主要依靠接收地面模拟电视和卫星电视。在缺少文化活动的农村,电视是最重要的娱乐手段和宣传教育工具。目前依靠收视地面电视的广大农村家庭大多数只能接收3~5套质量较差的模拟节目,他们实际上处于严重的电视内容需求饥渴中。如果采用国标地面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标准DTMB以及国标视频编码标准AVS,可以在同样的频道里播出10倍的标清数字电视节目。但是地面电视广播是公益播出,地方广电发射台站主要是依靠政府的事业单位经费来支持,往往是入不敷出,既没有技术升级的积极性,又没有经济实力去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目前,农村地面数字电视付费用户大约200~300万户,其余的农村家庭绝大多数都是地面模拟电视用户,大约为1.8亿户,因此导致了农村电视服务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同步。卫星电视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解决这种饥渴的一种办法。根据国家《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4]第9条,“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但是一直以来农村都存在着私装卫星接收天线的现象。特别是服务于“村村通”工程的“中星九号”直播星升空以后,政府渠道第一轮赠送的合法机顶盒数量为400万台左右,但非法私装山寨机顶盒却有4000万台之多,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内。数字卫星直播星用户至2010年底大约有5000余万户,其中有1200万户是政府免费赠送机顶盒的村村通用户,其余的4000万户是非法私装的用户。卫星数字电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大众传媒,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卫星数字电视的商业化服务不一定适宜。电视是一种涉及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媒体,大多数国家对卫星电视都是严格管制的,因为开放的天空对于来自卫星电视的文化侵略将是毫无设防的,其后果将会十分危险。在中国的国家实力和文化产业足够强大之前,“开放天空”(即放弃对国外卫星电视的落地管制)是不明智的,数字直播星在一段时间内未必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运营。农村有巨大和迫切的电视市场需求,但是地面电视及卫星电视的公益性质大大约束了数字电视的发展。公益性电视在某种意义上使农村变成了数字电视发展的沼泽地带。事实证明,在目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仅靠公益性播出是发展不好农村数字电视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