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发展论文
作者:王延 张渊 仝媚媚 刘丽芳
一、西安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西安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滞后于西安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给西安带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然而,由于西安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气候问题、城市化不均衡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等。作为社区建设内容之一的社区体育也与城市发展不协调。随着城市社区的形成和以单位大院为主的城市人口居住结构向开放性居住结构过渡,人们的单位意识在淡化,那种依托单位的城市群众体育逐步向以地缘联系为纽带、以业余自愿为前提的城市社区体育方向转化,城市社区体育成为面向城市社区居民的公共物品,而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交际需要。社区体育文化不能满足居民生活、文化的需求。城市化在促进经济增民的同时,加快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也加剧了城市人群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城市居民生活压力进一步加大;另一方而城市化的加速,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命,进而使城市居民生活空间变小,体力下降,健康状况受到威胁,城市居民体质普遍下降。城市社区体育作为改变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缓解生活压力、促进人际交往、实行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在城市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
(二)西安城市社区体育管理运行模式低效,制约社区体育发展。一是多头管理容易淡化文化资源整合。目前社区管理实行的是“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不可避免地使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受到影响。由于社区的管理体系还没有理顺,造成了现有文化教育资源的浪费,无法产生整合效应。二是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长期规划,制度保障缺失。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科学的长期规划和完备的制度保障。三是社区体育文化运行机制上行政化倾向严重。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社区在举办的体育社区文化活动中,每组织一次活动,从设计方案到实施过程,基本上都是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进行,上面怎么安排,社区机构就怎么做。也就是说,社区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政府或街道发起,并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再由居委会操作,动员各方参与。这样,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过度依赖政府。
(三)西安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一是社区文化体育等公共配套设施数量不足。西安市已建成体育场(馆、所)4827个,总面积1664.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从这些数据看来,西安市的体育设施状况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若与国际上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则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分布不平衡。根据西安市的相关标准,文体设施分为三级:市、区级文体设施和街道级文体设施。其中,市区级文体设施主要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和新华书店、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街道级文体设施主要包括居住区级文化中心、综合体育活动中心、游泳池等。然而,实施中西安社区体育场地分布、结构不均衡,一方面表现在西安体育场地地域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表现在体育场地结构不均衡,室外体育场地是主体,室内体育场地偏少,办事处一级的社区体育中心几乎没有,城市社区群众日益增强的多元化健身需求难以满足,同时也限制了许多运动项目的开展。
(四)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投资体制不够完善。西安市不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的资金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文化体育设施硬件建设的投资体制不健全,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另一方面群众文体活动经费保障不足,有些社区根本不知何处筹集。特别是当各街道办独立财政权收归上级后,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和管理的经费更是难以保障。目前西安城市社区体育场地管理存在两种体制:即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和政府体育管理部门作为市场主体直接介入经营的模式。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或者是行政派出机构直接经营、介入,都造成了政企不分,市场失效,还必然会产生权力寻租和腐败,一方面政府体育管理部门作为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拥有者,要求城市公共体育资产在城市文明建设、全民健身中发挥功能和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社区体育的经营者,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必然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城市社区体育资源资产的商业化运作,获取垄断利润。还有,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又要行使对城市社区体育经营各项活动的市场监督权。这样,政府不仅是所有者或“出资者”,又是经营者,同时还是行业的管理者、监督者,其本身的职能和行为无法得到清晰有效的界定、约束和监督,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这种“政府投资政府受益,”的模式,对于民间和社会资本投资城市社区体育也有很人的阻碍效应,影响了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社区体育文化活动面不够广泛,居民群众的参与度比较低。
1.非经常化社区体育活动和日常性社区体育活动相脱节。非经常性竞赛活动,如区级和街道社区的综合运动会、家庭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秧歌比赛,受到资源消耗多,组织困难等因素的局限,无法满足居民个体的不同需要,难以普遍的参与,也不可能经常化,对增强社区成员体质方面的作用比较小,但影响力较大,可以有效的激发居民的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增强体育意识,形成体育气氛。日常性的体育活动,有极强的增强体质的功能,但影响力较小,这两类的社区体育活动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只要两者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社区体育任务,但由于依属于政府企业的社区体育组织与自发社区体育组织缺乏联系,经常性体育活动促进日常性体育活动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
2.社区体育参与者以老年人为主。这一表现也是全国社区体育活动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值很大。另一方面,除了老年人自觉参加社区体育,少年儿童有学校体育的保障,而中年人由于生活压力较重,少有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者。第三,部分喜欢参与体育锻炼的成年人,其目的既不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当运动员,也不是为了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而是在其已经定型成年人的基础上,为了“健、美、乐”。事实上,现有社区体育活动恰恰缺少健美性与娱乐性。因此,目前的社区体育很难吸引成年人参加。这就形成了社区体育参与者主要以老年人的现状。(六)西安体育指导员的数量、素质影响城市社区体育水平的提高。一是数量少、等级数量失调,高等级数量过少,二、三级数量较多。因此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活跃在社会体育指导第一线的骨干分子,如何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其指导能力显得十分紧迫。二是队伍的文化程度结构偏低,资源质量不高。据统计,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本科占12%,专科占50.1%,高中及以下占37.9%;指导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专科占17%,高中及以下占81%。显然,目前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缺乏学历层次较高的体育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