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技论文 » 正文

高教科技配备研究

2021-4-9 | 教育科技论文

本文作者:陈金玲 付丹 傅毓维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为社会、经济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科技管理和高等教育发展关注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科技资源既是教育资源又是科技资源,是教育资源与科技资源的关键耦合域,具有双重属性与特殊价值。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研究性大学四个方面的研究,构建了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配置目标模式。

1科教兴国战略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

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1]。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2]。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科教兴国战略对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1关注高等教育科研建设项目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发展科研项目,带动高校发展,实现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因此,对高等教育科研项目国家应给予重视、支持,通过科研项目鼓励高等院校,调动高等院校的积极性,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1•2创造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科技人才是实现科教兴国的关键要素,实现科教兴国必须依靠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政策要向着有利于激励人才成长的方向制定和调整,要重点做好培养、使用、引进科技人才三个重要环节的工作。要保障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解除科技骨干的后顾之忧,健全科技人员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科技人员构建有利的生活、工作环境。

1•3建立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公平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是建立在公平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一方面,政府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努力建设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同时,高等院校也应引入公平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健全专家信誉制度、公示制度和申诉制度,合理规范科研成果评价行为,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创造全面的公平的评价体系和外部环境。

1•4重视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也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因此,高等院校应努力提高原始型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逐步将课题研究需要学校支出的间接成本列入预算,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2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转变高等教育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4]。科学发展观战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契机。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2•1高等教育科研为教学服务

科研进入大学之初,其出发点就是促进教学,因此应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使学生成为学校科研的直接受益者。真正的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实现高校内部的和谐发展。

2•2要求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协调发展

我国还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大批具有专业特长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更多与地方经济和产业、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高校。应从政策上、财力上鼓励和支持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院校和专门院校的发展,避免盲目发展成本高昂的综合性大学。

2•3坚持公办高等学校与民办高等学校协调发展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和地区教育差异,扩大教育的公平,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均已表示,教育财政拨款要更多地向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这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拨款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我国未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要更多地通过体制创新,发展民办高等学校和混合型所有制的大学独立学院,真正实现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的共同发展。

3创新型国家建设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

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5]。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要在增强国家竞争力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重视教育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3•1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在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3•2努力提高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主要支配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努力为高校建立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等间接服务体系,提高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的能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人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应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拨款标准和拨款方法要有所区别。改变过去按生均数拨款的办法,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实行有所侧重的拨款,使有限的高教科技资源配置整体效率获得提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