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经济文化论文
作者:吴仁安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公元2002年1月,经省(浙江)、市(温州)人民政府批准,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的行政区划再次进行调整,新龙湾区辖有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等5个街道和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梅头等镇。新龙湾区东面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全区总面积279.02平方千米,总人口31.04万人。浙江温州龙湾地区在明代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文化较昌盛,因而涌现出诸如二都黄氏、李浦王氏、永强普门张氏、七甲项氏、英桥王氏、梅头东溪姜氏和前街陈氏等众多望族。这些明代望族中的精英,不仅对于温州龙湾当地,对于温州之外的国内其他地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均产生重大的作用与影响。
一、明代温州的社会经济文化与龙湾地区的著姓望族述略
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古时交通十分不便,出入温州最便捷的通道是水路。孟浩然有诗云:“我行穷水国,孤帆天一涯。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温州面临东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所以它不仅有渔盐之利,还可发展海洋贸易。温州临海,其土积?,其地宜盐,故设盐场,名曰“永嘉场”。温州龙湾地区永嘉盐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时任宰相刘曼的变更盐法,当时在浙江沿海设立了十个盐监院,而永嘉盐场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永嘉的产盐场,就是现在的龙湾区永强沿海一带。宋时,永嘉场为温州四大盐场之一。迨至明代,“永嘉场在二都,东临大海。其乡一至五都,国初(明初)以濒海故,尽占籍为灶。灶户一千四百,正丁一千九百九十。每大丁一贴办小丁五。额办盐六千七百四十五引三百三十一斤十五两二钱。每丁分与沙坛一亩,仍官给铁锅牢盘一口,及山荡樵采以至耕煎。
区分二十四团,总催八十名,分立八扇。每扇岁一人征收课盐,贮之仓场,候商人执引,以次照支,谓之常股;后因边储急用,增直召商中纳,越次支给,谓之存积。成化间(1465—1487年),御史林诚以仓盐多耗,疏令沿海灶盐并输半价,始分本、折二色。……弘治间(1488—1504年),侍郎彭韶廉知其弊,奏并征折色,计一千四百一十五两三分,解纳运司给商,任其到场买盐、听掣商灶,一时称便。……正德间(1505—1521年),当道议将灶户田每五十亩准一小丁以足原额之数,庶几得通变之宜。……然温郡五县地方,商盐住卖水程,悉在不注。夫永嘉产盐惟一、二、三都,其余诸乡既无商盐货贾,则民间之食私盐,亦势所必至,使无变通宜民之术。……”[1]另外,也由于温州临大海,故它自古以来海外贸易较为发达。北宋真宗(赵恒)咸平二年(999年),温州与杭州、明州(今宁波市)一样也相继被中央朝廷开辟为对外贸易口岸,从此温州的对外经济贸易也日益发展。而温州的传统农业,在宋元时期发展的基础上迨至明代也持续发展。首先,明代浙江的温州和杭州、台州所属海岸以及舟山岛海岸都进行了海塘建设,合计有66处之多①。发达的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再加上玉米的引进和推广等原因,故明代的温州和处州、台州、金华等浙东四府与嘉兴、湖州等浙西二府皆属浙江省的余粮府郡,而浙江省其他的府郡则都是缺粮较严重的地区。其次,明代温州经济作物种植业比较兴盛,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也较活跃。温州最迟在元末即已种植棉花,其时当地称它为“?H花”。迨至明代,温州地区棉花的种植更为广泛,并有力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史称:“永嘉之双线布,乐(清)之斜纹布,独为他郡最”②。至于明代温州府的麻类作物则主要产于山乡陆地,“其女红不事剪绣,勤于纺绩,虽六、七十岁老媪亦然。贫家无棉花、苎麻者,或为人分纺分绩,日不肯暇”③。再次,明代是温州茶叶生产的繁荣时期。温州在明代所产的名茶,有乐清之雁山茶,瑞安之胡岭茶,平阳之蔡家山茶等④。其他,诸如温州的柑橘有大面积的生产、温州的漆器则以地名⑤;等等。总而言之,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造成明代的温州亦工商业发达和经济繁荣:“浙江右联坼辅,左邻江右,南入闽关,遂达瓯越。……宁、绍、温、台并海而南,跨引汀、漳,估客往来,人获其利。”⑥物质文化发达之地,往往非物质文化也随着水涨船高。温州古称“东瓯名镇”,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报载,温州目前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的项目有336个,其中永嘉昆剧、温州鼓词、乐清黄杨木雕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7个,苍南夹?、拦街福等省级“非遗”项目有43个。[2]众所周知,温州有四千余年的文明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建城史,它也是创造文化的一片热土。由于山岳阻挡,温州地区形成了“瓯越”这样独特的文化圈,古称东南邹鲁,其人脉人文亦流长源远。早在明代以前,温州即已人文蔚起。例如,温州历史上最先载入廿五史的历史名人是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张进之(瑞安人,约370年—438年),其家殷富,乃郡之著姓,他即以“世家大族”的门第出身而被荐选入仕,初授永嘉县主簿,后历永宁、安固二县县令,兼领校尉,政绩显著。唐初为国奋勇征战的温州籍名将叶一源(约公元600年—645年)威震天下,他捐躯疆场后唐太宗下诏在其原籍故居立祠祭祀,谥“武义”,迨至宋代又被追封为“护国显应忠烈王”。
唐末的吴畦(安固县人,840—923年。唐天复三年,安固改名为瑞安县)字祯祥,博通经史,以道德文章闻名于时,他竭力维护唐朝中央集权制度,而对藩镇割据则是深痛恶绝。北宋时,世称“塘岙先生”的林石(字介夫,居瑞安县塘岙,公元1004年—1101年),以精通《春秋》著称,提出“必先行实而后文艺”。他与王开祖(祖居瑞安境内,其父王鲁娶温州知州刘起的女儿为妻,遂迁居永嘉城内。王开祖字景山,公元1035年—1068年,皇?癸已进士)、丁昌期(字逢辰,宋朝元?戊辰举明经行修科)合称“温州皇?三先生”,他们是北宋皇?年间(1049—1054年)温州三位率先在家乡传播中原文化的学者。在“温州皇?三先生”之后,温州学者继承他们学行者有周行己、蒋元中、沈躬行、刘安节、许景衡、戴述、赵霄和张辉等九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去中原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太学求学,世称“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其中的周行己(祖籍瑞安县芳山乡周湾,十四岁时则举家迁居温州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