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经济文化论文
作者:屈建军 单位: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位于中国的南部边疆,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发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由于远离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近代历史上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几近空白,教育文化落后,属于欠发达地区。孙中山首次莅临广西,是在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此次孙中山出巡广西,目的是在打败桂系军阀陆荣廷后,进而兵出广西,挥师北伐。在督师广西期间,孙中山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作为答谢,他自己也曾多次对广西党、政、军、学、民各界发表演说。这些演说集中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对广西发展所寄予的厚望和发展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筹划。就发展广西的经济、文化而言,孙中山提出了下述倡议:
一是倡议开辟道路,发展交通。广西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山多平原少”,这种地貌特征不利于发展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在铁路建设方面,据《广西通志•铁路志》记述,广西办铁路,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筹建龙州铁路,但后因政局动荡和经费无着而停建。民国24年(1935年),广西省政府与合山煤矿公司官商合资修建来宾—合山的运煤窄轨铁路,至民国27年(1938年),白鹤隘—王所段19.5公里铺轨通车,是为广西最早通车的地方铁路。故终孙中山时代,广西事实上尚无一条铁路。另据《广西通志•交通志》,广西公路交通可以追溯至光绪十年(1884年)为巩固国防而开始修筑的军路,但真正的公路建设则始于民国4年(1915年)开始修建的从南宁经武鸣至宁武庄的长52公里的邕武路,至民国8年(1919年)建成通车。广西陆路交通之落后,由此可见一斑。在水路交通方面,本来“广西居西江流域中游。流域内河网发达,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交通便利。”[1](P2)但由于河道多流经山谷之间,河道蜿蜒曲折,水流起伏不定,险滩多有,欠于疏浚,因而行船艰难,效率甚低,水路交通也并不乐观。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这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在1919年完成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就曾详细地规划了广西境内的铁路和港口建设。铁路建设方面,计划在广西境内修筑五条铁路干线:一是从广州经桂林、泸州至成都的铁路线;二是从广州经梧州、叙府至成都的铁路线;三是从广州经梧州、东兰至云南大理的铁路线;四是从广州经贵港、南宁、百色至云南思茅的铁路线;五是从广州经钦州至安南东兴的铁路线。这五条铁路线贯通广西40余县,形成了以广州南方大港为中心,连接西南各省的铁路交通网。在港口建设方面,孙中山提议建造位于广西的钦州港,以解决西南各省货物出海的通道问题。孙中山解释说:一般来说,海路运输要比铁路运输价格便宜20倍,出钦州走水路要比陆路减少400英里的距离,有钦州港建筑于此,不仅海运通道于是乎通,而且西南各省“其经济上受益为不小矣。”“[2](P328)为了解决广西货物的出省问题,孙中山还提议发展以梧州、南宁为中心的内河航运,疏浚改良途径广西的西江水系,并具体规划了改良西江的工程细则和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改良西江”,使西江真正发挥沟通两广,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实业计划》中关于发展广西海陆交通是从全国交通的宏观上着眼的,此次广西之行,孙中山总结了广西贫困落后的原因,规划了发展广西交通的具体方案。《在广西阳朔人民欢迎会的演说》中,孙中山指出:“广西为中国最穷之省,而所藏之财富,较之他省为优,何以言穷?因无便利之交通,是以致此。”[3](P637—638)交通落后是如何影响到经济发展呢?《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中,孙中山举例说:“现在的农业出品,象甘蔗糖、花生、马蹄、生果、五谷等等,每年该有多少?如果有好道路的交通,运到广东去卖,都是很值钱的。但是现在没有便利交通,不能运出去卖,只能在本地卖。所以虽然有货,还是不值钱。”[2](P79)为了使矿产货物和农产货物顺利出运,换回更多的钱,就必须开辟道路,发展交通,因为“道路即开发财富之钥匙也。”[3](P638)陆路交通包括铁路交通和公路交通。受制于当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发展广西交通的问题上,孙中山虽然谈到“筑铁路”的问题,《建国方略》也计划建造贯通广西的铁路线,但他更多的还是强调发展公路交通。孙中山提议就地取材,用石子、沙子作材料,把窄路辟宽,低者填高,高者削平。他说,如果道路开辟,交通便利,则老百姓生产的余粮,饲养的牲畜,采伐的柴木就可以运出交易,既可促进商业发达,繁荣经济,又可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而且,有了发达的道路交通,广西的煤、铁、金、银等矿藏可以得到开发,一切工场实业可以振兴,教育事业也可以普及,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所以,他倡议广西“全省开辟大路,推而及于全国。”[2](P633)《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中,孙中山谈到桂林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办学校、治河道、修马路、发展农工商业种种计划,特别强调开辟道路。孙中山说:“桂林的好处说不尽,别的不讲,单就周围的风景来说,真是山清水秀,甲于天下,好的了不得,但是因为街道太窄,汽车、马车不能通行,所以还不见十分美丽。”[2](P7)如果广开马路,改良街道,不仅能便利交通,而且会提升地价,最终会促进“农业改良、工业发达、矿山开采、商业繁盛。”[2](P7)为了加快广西的道路交通建设,1922年1月13日,孙中山还以大总统的名义,命令“桂林县赶筑由桂林至全州马路。”[2](P61)并亲自主持了公路的开通典礼。谚云:“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落后会严重制约人们的出行、货物的转运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开辟道路,发展交通,确实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近代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更是如此
二是倡议开发矿藏,振兴实业。广西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带西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其中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具有突出的地位,其保有储量占全国的名次为:锰、锡、铟、铪居第一位;锑、钪居第二位;锗、镉居第三位;铝、钨、锆居第四位;锌居第五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滑石、重晶石、水晶、膨润土、砷矿、建筑石料等。水泥用石灰石广泛分布于广西各地区,取之不尽。”[1](P8)广西矿产开发的历史也很悠久,早在唐代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志》、宋代乐史撰写的《太平寰宇记》里,就已经有过开采锡、铁、金、铅等矿藏的记载。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民国初年,广西的矿藏开采还非常有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关注点开始转向修筑铁路,发展实业上。此次广西之行,孙中山亦曾数度谈及开发广西矿藏,振兴广西实业的问题。如《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中,孙中山指出,桂林非独千岩竞秀,美不胜收,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宝藏等待开发。这里本来物产丰富,随地皆宝,但因中国工艺不发达,商业不振兴,所以也像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独守宝藏而忍受贫穷,所用货物多仰给外国,结果造成利权外溢,殊为可惜。如能改良工艺,尽行开采,广西之富,指日可待。《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中,孙中山又对学界师生说:“本大总统这次出巡,从前到南宁,现在到桂林,沿途考察而得的,地面下的金属矿和煤矿,到处皆有……”。[2](P78)此外,桂林周围的石山很多,石头可做士敏土,每桶可值大洋五六元。以此计算,桂林潜在的金钱,该有多少万万元。孙中山感叹道:“你们有这样多的石头、五金、煤等货物,不能换钱的原因,都是因为你们不知道他的用处和开采力。所以你们有几百万的人工,都不能制造货物,都没有用处。”[2](P78)这是很可惜的。要改变这种货弃于地的状况,就必须普及教育,提倡科学,培养人才,以期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在广西阳朔人民欢迎会的演说》中,孙中山再次倡议开发财富,振兴实业。他说:阳朔县“万山环绕,遍地膏腴,无知识者以为土瘠民贫,难以为治,不知奇峰耸峙之高山,皆石灰岩层之蓄积,可以烧石灰,可以烧水门汀。石灰为农业之肥料,亦为工业品,水门汀为化学发明之建筑材料,可以修路,可以筑河堤,可以建极高之洋楼,可以做人造之花石。”“不仅如此,石灰岩层之中,可发见极厚之煤层,可发见极富之铁矿。且金矿、银矿、铅矿、水银矿多藏于石灰岩之内,诸君若知之,知而开发之,则见阳朔皆富家翁也。”[3](P637)孙中山倡议发展广西海陆交通,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开发矿藏,“以西南铁路系统开发西南山地之矿产利源。”[2](P324)他举例说,建造从广州经桂林至成都的铁路线,“于是广东、广西两省省城之间,各煤铁矿田可得而凿矣。”“其在桂林、泸州之间,此路中段则富于矿产,为将来开发希望最大者。”[2](P321)建造广州经梧州、叙府至成都的铁路线,“此路起自富庶之区域,迄于富庶之区域,中间经过宽幅之旷土未经开发、人口极稀之地。沿线富有煤、铁矿田,又有银、锡、锑等等贵金属矿”[2](P321)可供开发。建造广州钦州铁路线及其各支线,“诸线皆经过广大且长之矿产地,其地有世界上有用且高价之多种金属。世界中无有如此地含有丰富之稀有金属者,如钨、如锡、如锑、如银、如金、如白金等等;同时又有虽甚普通而尤有用之金属,如铜、如铁、如铅。抑且每一区之中,均有丰裕之煤。”[2](P324)所有这些矿产资源都会因铁路的建造而得到开发和转运。此外,“南宁者,广西南部之商业中心也。”[2](P316)疏浚改良西江水系之浔州、南宁段,“则南宁将为中国西南隅——云南全省、贵州大半省、广西半省矿产丰富之全地区之最近深水商埠矣。南宁之直接附近又多产锑、锡、煤、铁等矿物,而同时亦富于农产。则经营南宁,以为深水交通系统之顶点,必不失为有利之计划也。”[2](P316)上述看见,开发矿藏构成了孙中山发展广西交通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