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成人职业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刘廷哲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职业教育家。他一生立志教育救国,积极从事教育改革,以毕生精力贡献于职业教育事业。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他突破了早期的实用主义和实业教育思潮,在积极吸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反思并批判了当时旧教育脱离实际、生产的弊端,逐步认识到教育与职业相分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是造成旧教育一切弊端的根源。鉴于此,他摆脱了就教育论教育、就职业论职业的局限,提倡一种教育、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大职业教育思想。不仅开创了全新的职业教育事业,而且丰富了我国的教育思想,对发展成人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
1.“一贯的与整个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黄炎培认为任何教育都应带有职业的性质,并主张把职业教育纳入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不仅普通教育要适应职业需要,而且职业教育也要防止偏执实用的片面,二者应有机结合起来。他说:“职业教育,以广义言之,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若以狭义言,则仅以讲求实用之知能者为限,亦犹实业教育也。”[1](P4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主张将职业教育贯穿于人一生的各类教育之中,小学教育增加职业陶冶,初中阶段进行职业指导,而高中要设职业分科或专门学校,成人教育还要承担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任务,即建立起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职业教育系统不仅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初创,而且标志着职业终身教育的萌芽。黄炎培对职业补习教育特别重视,他对补习教育的理解为:“对于就业的青年或成人利用其工作余暇,对于其知识、技能、品格、体格各方面予以相当的训练,谓之补习教育。”[2](P278)由于补习教育活动的伸缩性特点,受教育者可以一面就业,一面读书。在实践中,为了帮助失学、失业青年和提高在职店员、中下级公务人员、职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他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了为数众多的职业补习教育机构。
2.“平民化与社会化”的办学方针
黄炎培办职业教育坚持遵循为平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为此,他多次讲过:“办职业教育,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如果办职业教育而不知着眼在大多数平民身上,他的教育,无有是处,即办职业教育,亦无有是处。”[3](P165)这里所指的平民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就是“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的生命是完全靠卖力气相互支撑的。包括工人、农民、商人、妇女甚至残疾者和无业者等作为职业教育的对象。为此,黄炎培积极创办过各种各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形式,如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农村职业教育实验区,乃至后职业教育、伤病职业教育、灾民职业教育、清室旗人职业教育、战后伤残职业教育等,几乎满足了所有不同层次平民的需要。黄炎培之所以在上海西南区创办第一所中华职业学校,也是考虑到这个地区的民众贫困而且无业者较多,在了解到当地的平民需要铁工和木工技术时,学校最先开设了铁工、木工两科。社会化是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的本质。正如他说:“职业教育机关的本质,是十分富于社会性的,所以职业教育机关惟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4](P182)他如此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是因为他看到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此,他在实践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时发表展趋势,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专业设科、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上学年限、招生人数、培养规格,直到职业道德标准的制订,都是建立在详细周密的社会调查基础之上的。在他的倡议之下,中华职业教育社形成了一种制度,即始终与工、农、商、金融、教育各界保持紧密的联系,随时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并且征求他们对学校的意见,以期进行工作整改。黄炎培多次强调:“办职业教育,是绝对不允许关了门干的,也绝对不许理想家和书呆子去干的。”[5]
3.“手脑并用与教学合一”的教学原则
由于长期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长期形成教育与社会分离的状态。人们被截然分成两部分:一边是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边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而老不读书的”。为此,黄炎培主张把读书和做工结合起来,“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作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吾们亲自作工,同时还要用书本来阐发作工的原理和方法”。[1](P194)他能够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达到上述的科学认识,总结出这么具有超前意识的教学原则,是与他具有渊博的知识以及开阔的视野分不开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并努力使之贯穿教育实践活动中:职业学校课程的安排充分考虑实习时数,要求理论课与实习时数各半,教材的选编注重实践性;选聘教师的原则是理论与经验并重,难以两全时先考虑有经验者;学生修业期满仅发修业证书,必须在工作单位实习一年,证明能胜任工作后,再发给毕业证书。通过这些具体措施,使之能培养出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有创造力的实用人才。
4.“敬业与乐群”的职业道德思想
注重职业道德思想的培养是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另一重要特色。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职业知识学习、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培养的技能培训,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职业教育应不仅为个人的谋生,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服务。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并以之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亲书其匾,时时鞭策学生。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即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作出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乃至奉献精神。黄炎培注意到我国传统封建道德教育缺乏“公众”或“团体”意识,而主要是一种“私德”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要改变这种观念,就要把“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合作互助的精神,这有助于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和谐与有效合作,也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团队精神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