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微小说特征看社会文化心态

2021-4-9 | 社会文化论文

作者:崔凯璇 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

微小说又名微型小说、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分支,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本文的微小说是指近年来以微博为载体而风行一时的新兴网络文学形式,它最初只是由网友创造出来的微博的新应用,是微博用户的自发创作。微小说从自娱自乐的无声状态一度发展成为网络的中心话题,并最终成为博客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和热闹的文化现象。

微小说在网络上的暴发性流行,源于2010年10月新浪微博举办的第一届微小说大赛。大赛要求:网友可以将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等元素,浓缩成140字以内的微小说,分享到微博。活动举办二个月来,参赛作品近23万余篇,相关讨论达160多万条。2011年10月第二届微小说大赛以穿越为主题,其盛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开赛第四天的参与人数已经超过第一届大赛的总量,与微小说相关的微博讨论超过500万条。由此可见,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无论是网络宣传和征集,还是创作、评论,转发、跟帖以及投票和评选,微小说的热潮都离不开当下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推动。这种貌似全民总动员的喧嚣声势,有人认为是“大众的文学热情的再次点燃”[1],是名人和草根的集体狂欢,也有人认为不过是网络时代的昙花一现,是“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碎片”[2],迟早会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中。

然而一个无法抹杀的事实是近百万篇原创的微小说以140字以内的网络空间演绎着人间百态:记录生活的琐事,营造朦胧的爱情,表达生活的苦乐,诠释深刻的感悟,闲谈社会民生,展现睿智和幽默。无论它是见微知著地闪现出文学的生机,还是一地鸡毛似的广场式文学狂欢,能够获得动辄以万、十万、百万为单位的民众的热情参与和高度关注,这一现象本身已经折射出当代普泛的社会心态和文化心理。首先,微小说的热潮反映了在现代社会压力下,普通民众的一种情绪舒缓,一种草根阶层所寻求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在生机盎然的狂欢式的微小说表象下,是广大民众空前膨胀的社会参与热情,并借此寻求自我支持、自我完善、自我修复的心灵通道。

有研究者把微小说定义为:“借助微型博客为传播媒介,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为目的,以140个字符以内为文本样式,具有俳句体的凝炼传神、即时化的个性表达、集聚式的实时互动特质的一种新文体。”[3]博客这一传播媒介,无疑是微小说产生、传播,以及流行的首要因素。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话语权的空前解放。博客所受到的广泛热捧,体现着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介的单边接受和被动阅读,而是借助这一电子媒介站到社会生活的舞台中央,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微小说正是借助微博这个信息场,在交互传播与线上分享的过程中,满足社会不同阶层的趣味和立场,满足无数草根民众自我表达的心理诉求,彰显着他们对社会交往和自我重塑的价值期待。”[4]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来讲,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富足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微小说无疑为大众表现自我、关注世界提供了舞台。微小说活动像是一个生活标签,彰显着草根阶层的存在与价值,大众生机盎然的参与热情,文本丰富多彩的主题选择,显示出当代中国社会活力四射的精神状态,昂扬向上的社会心态。微小说兼有文学和媒体功能,既满足了现代人的网络社交需求,也使草根阶层以热闹喧嚣的微小说活动为媒介,获得身份的认同,寻求心灵的自我支持、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复。在中国,终日诗书相伴,闲云野鹤似的诗意栖居,无疑是文人骚客的最高境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紧张繁忙的现代快节奏生活,使清茶一杯、手不释卷的悠然生活已经成历当代社会的奢侈享受。

现代人承受着不堪重负的生存压力,行走于喧嚣驳杂的都市中,传统阅读的连贯性被消解,时效性被肢解,而微小说无疑契合着现代人的阅读期待。虚拟的网络世界,随意的话语表达和主体设置,即时的互动和沟通,短小精悍的内容要求,不需要高深的文字功底,不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严格的发表限制,这些都是微小说的优势。人们通过微小说———简单的话语,去体验自我实现的快乐和自我满足的愿望。例如,2011年第一届新浪微小说大赛中,《放学了》:外婆离开人世的那个黄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着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临去前对外公说“放学了”,一直假装平静的外公听完这句话后像个孩子似的大哭起来。葬礼结束后,我问起外公这三个字的含义,外公告诉我说,这是从前他和外婆还在上小学时外婆常说的一句话: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被誉为最佳催泪作品,它反映了速逝时代人们对永恒爱情的渴求,对不离不弃的爱情发自内心的温馨和疼痛。微小说以亲情和爱情为主题,承载永恒残缺的寓意,以密集凝练的信息和欲说还休的情感,契合着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形态、经济务实的心理诉求,以及浮躁却又不甘、直白裸露却又情意难平的精神需求。

此外,微小说创作和发表的即时性,阅读的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时和共享基础上形成动态的传播网络模式,使其具有集聚式的实时互动特质。这一特质的形成,依赖于微小说传播过程中的转发机制,更依赖于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和表达欲望。在第一届新浪微小说大赛中,最佳人气作品: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此作品转发量达3万余次。在微小说推荐和评选过程中,网民的转发和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一篇微小说引起了一个人的共鸣时,他可以即时即地将其在线共享,转发并附上主观的评论加以推介,受众再二次转发,最终形成成几何级数增长的传播效果。这种即时化的个性表达和集聚式的实时互动,是现代电子传媒交际模式的产物,也契合着人们在创作和阅读过程中对瞬时快感的追求。现代社会生活,人们为物质生活消耗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精神享受所占用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而微小说带给人们的瞬时感动,瞬时满足和瞬时快乐,是人们在获得物质满足之余所寻求的精神满足,是人际交往的幸福感和个人实现的尊严感等。其次,微小说热潮现象是广大民众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逐步深入的现实,所感受到的集体性焦虑和不安的表达,是他们尴尬生存状态的呼应或提醒,是生活压力感的加剧和生活安全感的缺失诱发出的生活理念的调整。

Top
站长统计

多对一·精细化服务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