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社会文化论文
作者:李晓青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农村人情消费是指农民用于人情往来的费用。人情往来模式是我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通过礼尚往来,表达情感,维持社会联系,换取社会资源。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农村经济形势的向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交际圈逐渐拓宽,参加社会活动日趋增多,导致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出现。这对农民造成物质、精神双重压力,同时影响农业生产,但农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人情消费。本文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出农村人情消费情况,对国家统计局南充调查队自2008年以来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同时通过对南部、仪陇、阆中等县(市)村户进行个案走访,了解于较为隐私的过度人情消费文化原由。
一、农村人情消费现状
据调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农村人情支出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1.人情消费名目多,覆盖范围扩大。过去,农村人情消费只限于婚丧嫁娶等少数项目,现在则增加到几十种。如小孩满月、生日寿诞、造房搬迁、参军入伍、高考题名等都要有所表示,甚至有人居然举办“母猪生仔宴”,借机收人情;同时,人情消费圈迅速扩大。在传统的农村,人际关系是以血缘或地缘为联系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人情交往圈主要在亲属中。改革开放后,社会流动加强,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地缘、业缘关系得以迅速发展,人际交往范围逐渐由同质性较强的血缘、亲缘圈向异质性较强的业缘、地缘圈转移,人情链越拉越长。
2.礼金越送越重,攀比之风甚浓。据农民朋友介绍,七十年代一次人情5元左右,八十年代一次人情20、30元,可是到现在一次人情最少也要50元,多的上百元甚至上千元,礼金的多少由心意的表达沦为衡量人与人之间感情厚薄、关系深浅的标尺。“人情风”一年刮的比一年凶,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猛。从近三年南部、仪陇、阆中等县(市)的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就可见一斑:2008年,南部、阆中、仪陇三县农民人情支出增幅分别为26.08%、9.82%和13.25%,2009年增幅分别为35.79%、38.93%和4.91%,到了2010年上半年,增幅更是达到38.63%、17.94%和32.36%,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同时,调查显示每年人情支出中非正常支出达65%,特别是2010年上半年南部、阆中和仪陇人情支出分别占了去年全年人情支出的85.31%、74.42%和81.1%。
3.时间特征明显,人情消费事由集中。据调查,农村居民间的人情消费随着月份的不同而在支出金额上呈现一定差别。其中1、2月份和8、10月份为捐赠支出的高峰期,这主要是因为元旦、春节假日,以及结婚和升学参军日子较为集中的原因,导致“催款单”满天飞。但其它月份“人情风”也照吹不误,有的农民身无分文,只得靠变卖实物,或到处借贷,去违心相送。
4.人情支出增速加快,在收支中比重不断提高。(1)人情支出增幅快于同期现金收入增幅。2008年,三县两者增速差分别为9.06%、-6.2%和-7.23%,2009年分别为19.32%、28.23%和-17.72%,到2010年上半年则达到37.79%、7.49%和21.83%,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人情收入增速同样快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2)人情支出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呈逐年增长趋势。2008年,三县比重分别为1.65%、4.7%和8.01%,2009年分别为2.03%、4.39%和6.91%,2010年上半年上升到3.82%、5.41%和9.68%。人情支出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同样在不断上升。(3)人情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比重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2008年,三县比重分别为2.78%、6.4%和12.36%,2009年分别为3.7%、8.7%和14.33%,2010年上半年上升到6.32%、12.3%和20.25%。人情支出占生产性现金支出比重的变化趋势也与此一致。
二、人情消费泛滥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人情消费”蔓延的原因固然有“传统的积淀”,更有现实的根源。
1.文化无意识的原因,简单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积淀物。既定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群体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产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农村的人情消费正是一种典型的农村传统文化,内化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根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产生文化的惯性,人们一般会服从于这种惯性,在实际的人情消费中很少会思考具体原因,或对其进行价值判断。贸然地放弃它、变革它就意味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从而失去很多获得信息与资源的机会。
2.人情消费是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途径。社会支持是指个人可以感受、察觉或接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或协助。社会支持也被分为物质工具性支持以及社会情感性支持。农民的人情消费实际是构筑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社会资本的一种方式。而社会网络的构成和保持需要依靠个人与网络成员有规律的社会接触,时不时地相互提供物质的资源和社会情感的资源。在传统的农村,固守一方是常态——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很少有空间上的流动,接触不到外姓“陌生人”,对于农民来说,建立后天的“获得性关系”机会几乎没有可能,对以血缘为基础的亲属关系依赖性比较大,所以无论从社会情感上看,还是从工具性资源的分享上看,保持关系是必须的,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用于保持这些关系的“人情消费”成了农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开支,成为一种家庭负担。有数据研究表明,只有30%的农户认为人情消费对家庭经济有阻碍作用。剩下的70%中选择“有一定促进作用”和“没有多大关系”的各占一半。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的研究发现,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就是一种社会资本。比如,南部县陈家店村的陈某原本一人在外地做钢材生意,发家致富后,带动和支持全村的亲朋好友做钢材生意,非常成功,使陈家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钢材村”。
3.社会关系的折射。原本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这里的“贡献”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包括精神的、物质的。但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衡量标准异化为金钱,拜金主义盛行,社会关系比较庸俗,奢侈攀比成风,以金钱的多少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显示自己的实力和与他人关系的深浅感情的好坏,人情收礼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