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互联网管理论文
本文作者:汪霞 单位:乐平市第三中学电教组
1互联网使用现状
互联网由于其先天的高度操作交互性、自主性,信息需求的人性化、多元化和宽泛化,知识概念的前卫化、时尚化,思想交流的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网络身份的隐藏性、虚拟化,信息流通的即时性、便捷性等特性,吸引着青少年。然而,在众所周知的网络“黄、黑、毒、暴”的严重干扰下,由于社会、法律机制对网络还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对一些学生的生理、心理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不是对互联网的“堵”,而是对它的“疏”。
2互联网管理方式分析
作为中小学的机房疏导和大专院校的疏导在功能管理上存在诸多差异。一方面,青少年的行为自制能力远达不到家长、教师的期望值;另一方面,学生在对电脑知识与网络概念的理解能力也让教师在实施教育进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就目前的教育状况来分析,除去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应更多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与道德意识的培养,加以正确地引导。笔者认为,比较完善的互联网监控管理机制应该满足:(1)Web访问完全控制,限时、限站点(黑、白名单形式)、限代理;(2)聊天、游戏完全控制;(3)P2P、BT下载(包括各机流量)完全控制;(4)单机安装,全网控制。
从技术角度来说,完成上网监控一般有2种方案。一种是在每台机器上安装客户端软件,然后通过一个集中的服务器进行管理。还有一种方案是通过交换机的网管功能,在一台电脑上安装网管软件进行监控。在每台电脑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可以对客户机进行全面的监视和控制,一般可以做到截取屏幕、禁止运行各类软件等等。缺点在于安装麻烦,必须每台机器逐一安装,而且重装机器等也需要重新安装软件。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客户机安装了防火墙等软件,会严重影响监控客户端的运行。第2种方案的优势在于部署方便,一机安装即可监控全网。缺点在于不能截屏、也不能监控加密的内容。只能监控常见的网络通讯,如网页浏览、邮件收发、IM(即时)聊天等。另外,还有一种间接的方法是采用单机版软件。网络中不设服务端,也不用教师监控,所有学生上网行为由单机软件中的功能辅助实现。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监控软件一般都使用代理服务器、带网管功能的智能交换机或者加装HUB进行旁路设置,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网关式/拦截式/旁路式)。但也有部分产品其技术独特,对网络原有结构部署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笔者在这里只简单说明学校机房软、硬件的主要特点和上网监控软件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监控效果的一些差异。首先,应用于中小学机房的电脑系统因为用户流动性特别大,学生操作电脑技术层次不高或随意性太大,一般都配有各种还原系统。这一点类似于网吧用户机的保护。另外,为了组织教学的需要,学生机房中的学生机也基本上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该教学软件受教师机统一控制,但教学演示软件其实并没有考虑到互联网应用管理的因素,所以,仅靠教师机上对学生的屏幕监控与禁止运行功能尚不足以满足对学生上网的合理控制需要。还有,因教学机房中的电脑软件没有必要时时更新,所以学生机房中的机器一般都不具备软件网络分布安装的功能。这就是说,机房中电脑软件一旦需要更新,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网络上的集体克隆(利用局域网的网络同传功能),但同一教室信号传输过程中导致克隆系统的不稳定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室电脑软件更新一般都要求机房在停用状态下进行。若想在上课中途更改某些监管设置,单机系统软件是难以实现的。
现在有不少单机管理学生上网的软件可以免费下载,或许该软件可以帮助教师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屏蔽、过滤一些不良网站(黑名单形式),或限定学生只能上某些指定的网站(白名单形式)。然而教学过程中常有不确定因素在里面,一旦教师需要更改软件中的原有设定,其全网停顿势必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整实施。所以,笔者还是更倾向于集中式监管软件的应用。为方便,笔者引用上海赛尔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对其产品“网络警察”在网络结构中接入方式的一个图解进行说明。网关接入方式与网桥接入方式能够完成的功能最多,但旁路方式机动灵活、便于实现。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市场上的监控软件仍以旁路形式为多。但是,笔者仍建议学校机房采用网关式管理,比如双网卡结构教师机(服务器)上就适宜采用网关方式沟通信号,上网监控软件的安装也理所当然地应设定在此机上。而且既能完成网关功能,又能完成上网监控的软件为数不少,如CCProxy就是一款不错的代理服务器软件。
3小结
总的来说,针对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特点,教师在控制学生上网过程中还应以严格疏导为主。设计一堂意义生动而实用的网络应用课有一定困难,但笔者建议学校机房除非特殊教学需要,还应以“白名单”(只限定上指定网站)的形式开放网络。随着学生对网络应用的加深,教师只需逐步往“白名单”中添加更多的相应网址。“黑名单”的阻挡能力相当有限,学生漫无目的的随意性搜索肯定会出现“黑名单”中无法实施监管的网站。绝大多数调查显示,现在在校学生对网络应用相当肤浅,常与学习无关。这就要求教师耐心疏导,包括疏导学生的网络文明用语、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对待虚拟世界时的心态调整、化解正常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网络团结协助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