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社会文化论文
作者:林莆程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一、设计艺术文化符号的传播与社会权力的实现
设计艺术被认为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符号或索引,设计作为规划与造物的创造性活动,在改变物质特性的同时,也创造了符号价值和文化价值,并赋予其“文化的权利”;当符号的“所指”涉及社会伦理思想,或者携带某种政治信息时,就成为一种符号。设计符号不仅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媒介,而且还是表达政治情感、思想和信仰的工具,是社会制度、社会人物、社会观念、行为或态度等抽象存在的具象展现。
设计艺术中的社会语意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将符号与文化经验或其他符号相联系而获得的。在历史的变迁中,对于文化符号的解释,以各种各样深奥或浅显的姿态构成社会信息的重要元素,以图像或其他视觉模式,传递着社会价值和政治观念。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设计艺术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意识形态产物,必然要反映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迁。潘尼•斯芭克在其著作《20世纪设计与文化》中企图在设计运动的背后找出设计演进的推动力,力图把设计运动与社会演进、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既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设计能够体现出时代、民族、地域的文化烙印,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步,并凸显出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与之相适应,社会文化是反映全部社会现象的文化总和,即社会意识形态中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部分的总和。
社会文化是作为社会大文化的组成部分,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社会文化的延续性可以通过政治社会化使不同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呈现出长期的差异性。同样,设计艺术中的社会文化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介和途径来实现传习和传播,作为政治符号广泛应用于达成政治识别、沟通、明示权威和决策合法化等政治策略,透过符号行为的意义和情感有目的地灌输社会意识、政治价值,激发个体对政治群体的热情与忠诚。设计艺术的社会文化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设计理念的关键点,进而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之相一致的新型社会文化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设计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随着国际政治舞台由国内向国外自由扩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政治权力产生了直接的制约与影响,直接受制于管理经济的权力,以经济作为主导,全球化使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形成,就是美国动用经济文化手段干预政治的结果,正如好莱坞电影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的优越与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美国精神或美国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一样,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交锋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等状态。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向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中,设计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自于符号产品所含意义的被接受程度,在当代媒体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传播媒介的丰富多样,跨文化、跨语言、跨种族的设计语言符号,使沟通更为顺畅更加便利。设计和建筑不仅实现了高质量生活状态的生存环境,而且是增强民族认同和树立国家形象的必要手段。“设计是生产力”不仅是指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更重要的是设计对于人文精神的塑造。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设计艺术应关注于人格塑造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塑造国家形象,打造政治平台,营造国际政治交流空间。在国际上发挥政治文化的影响力,需要国家政策和强大经济后盾对设计艺术的支持,确立设计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关系。
根据设计符号与设计对象的关联,设计艺术中的政治符号具有维护政治权力的功能,政治领袖凭借政治符号的传播与权力特征,使被统治者信任、尊敬,并受其支配。如先秦青铜器的重要代表鼎,本来是一种食器,在奴隶社会却演变成权力的象征符号,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体现等级差别的礼器。“藏礼于器”,其象征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来的实用功能,具有统治阶级意志的教育和启示功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自于符号产品所含意义的被接受程度,随着当代媒体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设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将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设计艺术不再作为一种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以符号化的载体渗透在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符号的传播也将发挥更强大的语言功能,成为伦理思想、政治文化构建的重要手段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设计伦理思想的提出与设计社会语境的关注
现代设计史中,西方学者对设计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形式与功能的角逐,现代设计先驱们的思想始终关注于道德伦理、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潮等社会问题,并将自己的设计思考融入设计的实践。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了《为真实世界设计》一书,率先提出了“设计伦理”的概念,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3个问题以强调设计的目的性:第一,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特别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第二,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第三,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1]。维克多•帕巴纳克将设计问题纳入伦理的角度,提出了为全人类而设计的最终目标。这本书的问世,对于当代设计的发展和设计伦理的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相对于“真实世界”,资本主义商业所追求的利润,则代表着虚伪和虚假。正如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心理层面的欲求,而非生理上的需求”。帕巴纳克的设计伦理旨在研究“为人的需求而非欲求设计”,在他看来,消费社会以享乐为主题的生活方式,造成对欲望的不断要求,不惜代价要得到满足。权力与金钱在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中,最近几十年建立的时尚与时髦的庸俗统治——对文化界来说是“多样性”,对中产阶级来说是享乐,对大众来说是色欲追求。而时尚之本性,正是将文化浅薄化[2]。汽车、住宅、服装以及奢侈品,以时尚的姿态影响和诱惑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对生活方式的态度,炫耀消费、物欲横流,这种“无限的需求”正是能源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的根源。欲求的结果是消费,而在装饰、样式与风格等外在表象引导下的设计,正在充当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使美感在利润的追逐下朝着虚假的方向发展,漠视了真实世界的真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