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社会文化论文
作者:陈克钧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善卷中学教师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教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它既包括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文化;同时也包括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这是一种有别于成人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学校亚文化。”[1]而社会文化,笔者认为: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群体生活的需要创造并稳定下来的对群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各种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各种生活准则的总和,根据人们的认可程度又分为主流文化和泛文化。笔者认为,这两种文化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原本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的一对矛盾共同体。
首先,学校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以社会文化为基础。从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来讲,是对已有的社会文化按照学校特殊的组织要求进行选择性的吸收或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种文化现象经过加工体验而形成的。正如前面所讲:“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文化。”从实际生活来说,如果某一种学校文化脱离了社会文化的支持和认可,那么,这种文化只能是仅以被欣赏的空中楼阁或者是被人们唾弃的文化糟粕。比如说,我们教学中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文化思想,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一种最理想的文化而存在,但现在已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被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友”的新的文化思想所代替,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脱离了现代社会的文化思想,所以我们只能将之搁置高阁;另外,像“板子青青竹,不打书不熟”之类的学校文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是教育的至理名言,但现在却是一种糟粕文化,同样是因为这种思想已经不符合社会现实或者说违背了社会文化的主流思想而被人们唾弃。所以,学校文化只有牢牢地依附在社会文化的潮流中,顺应其发展的方向而向前发展。学校文化又排斥着社会文化并极力地想摆脱社会文化的束缚。比如,学校文化排斥社会文化中雅俗共存的文化格局,认为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绝对健康或者相对纯洁的社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牵涉到社会的阴暗面时,都要用一种超越意识加以处理,让学生在感受到愤慨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还是希望,其目的就是维护学校文化中对社会理想的诠释。那么,在学生认识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时,我们既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现象做简单评价,也不能把它当做一个特殊个案尽情谩骂,我们必须要做超越化的处理:告诉学生们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种现象将最终消亡。也正是学校文化中的超越思想,让我们的学生总是沉浸在美妙的遐想之中。当他们真正接触到现实社会生活时,复杂的社会会让他们有一种“风霜雪雨严相逼”的感觉,由此笔者认为,当今年轻的大学生村官自杀的真正原因还是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还有,学校文化一方面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形成了整套的礼仪标准,但又极力排斥社会交往中的繁文俗礼而崇尚那种潇洒平实的礼仪风范;学校文化讨厌社会文化中的条条框框和繁琐的道德礼仪,但又不得不用更为繁琐严谨的条条框框来显示学校文化的高雅。
其次,站在社会文化的角度而言,社会文化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文化来折射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尊老爱幼、善待自然等优秀的社会文化,永远都是学校文化的主旋律。同时也需要学校文化对其进行过滤和优化,社会文化健康的传承和发展更离不开学校文化的引领规范。如当前的网络文化,最初只能是一种文化现象,并最终演变成一种泛文化,如何将这种泛文化提升为一种积极向上服务于社会的优质文化呢?这不仅需要社会文化自身的取舍和提炼,更需要学校文化的积极参与。我们往往说学校特别是高校是社会文化的集散地,并不是在于它能创造多少文化,而是它能通过人才优势,将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加以净化和提炼,使其最终转化为新的优秀的文化。所以说,社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依赖就在于学校文化在促进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还能更进一步地优化社会文化。但社会文化同样排斥部分学校文化,学校文化过于周密和严谨,违背了社会文化中得过且过的思想,比如学生的不良行为,学校会把这一行为扩大化,而家长有时倒认为没什么,由此产生冲突,这两种冲突与其说是态度的冲突,还不如说是两种文化的冲突。此外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西方人那种勇往直前跃跃欲试的文化思想首先被我们的学生接受,并满足了当前社会文化中的创新思想。但同时,社会文化又对这种文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作为我们来讲“中国人生活求安而不求进,即得目前可行之乐,即不复追求似有似无似实似虚之功名事业”[2],由此看来,这种敢于尝试的学校文化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人求静的文化思想。不仅如此,社会文化还排斥学校文化中的激进思想,在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来,这是一种“愣头青”的文化,认为这种文化的存在会破坏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很多家长反对学生关心政治,讨论社会,甚至反对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因为家长崇尚的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化理念。他们还排斥学校文化中的完美化追求,在他们看来,那是一种过于僵化的书呆子气或者是一种作秀。他们一方面用学分来衡量学校的优劣,一方面又排斥学校用学分衡量学生个体的错误思想。正是两种文化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排斥,呈现出了两种文化特质上的差异。
一、从个性表现来看,社会文化表现得更为鲜明透彻,学校文化则显得模糊含蓄
1.有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能感受到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但我们无论走到哪里,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我们是从社会文化中获得的,而从学校文化中虽然也可以感受到一些差异,但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从社会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倾向与本地的地缘优势处于并驾齐驱的格局,所以地域文化可以自由发展,各自的特色也就更加鲜明,这些特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精准的词汇加以概括,比如,“北方文化像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而南方文化则像清水一样灵秀、柔情、细腻、飘逸、梦幻。”[3]即使在这两种大的文化板块下,我们又可以把它们分割成更细的区域特色,而这些区域的文化特征仍然清晰明了,比如,“河南文化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勤劳简朴、自视甚高、因循守旧;而山西文化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敦厚笃实、豪洒温良;吴越文化则表现出多姿多彩,柔丽清婉;而我们湖湘文化处处则显现出粗陋朴实、辛辣反叛的特质……”[4]由此可见,社会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个性鲜明透彻。而我们的学校文化呢?其文化同样是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但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文化倾注了太多的人为因素的干预,而这些人为因素往往又受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的影响,这决定了我们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往往更偏重整个民族的主流文化,而地域文化只能是作为一种学校亚文化而存在的。由于所有学校的文化都受同样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的影响,故其个性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