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乡村经济论文
本文作者:惠圣 孙艳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乡村一直是安徽改革的培养基地,安徽的社会转型最早是从乡村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乡村率先进行了经济改革,普遍推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客观上引导农民走出传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农业的战略选择上寻求新的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乡村经济停滞不前,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成为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城乡差距的扩大,导致乡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市,过剩劳动力压力得以缓解但矛盾并未根除。其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未能适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入手,探讨职业教育与安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安徽乡村经济社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后,安徽乡村创造了家庭承包、乡镇企业、进城务工等新生事物,推进了乡村的发展与进步,乡村基本摆脱了贫困,总体实现了小康。2008年GDP达到8874.1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16.0%、46.6%和37.4%。尽管安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尚未根本改变,收入差距较大,进入新阶段又面临知识经济化的挑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进,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产业化进程受阻
2008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12990.4元;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202.5元,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3%。安徽省经济发展存在着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实力不强、产业链较短、整体竞争力较弱、缺乏有特色的农业科技人员和有特色的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产业化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机制不健全、外部限制因素较多等问题。面对农产品进口逐步扩增,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流通渠道越来越宽,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有了新发展,产业化经营要解决的矛盾也有新变化。
(二)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成为乡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安徽乡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仅仅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7%,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然高达76.4%。在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30~40名,安徽仅有5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并且由于科研经费不足,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处于闲置和流失状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差,安徽农业科技转化率仅仅有30%~40%,仅仅占发达国家的一半[1]。乡村现代化的实质是科学化,根本是农民现代化,但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低下亟需提高,教育着眼点在于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创造力,开发创造潜能是教育的突破口,否则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安徽农业和乡村经济现代化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三)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化问题突出
根据人口—劳动力周期效应,“十一五”时期安徽城乡每年净增劳动年龄人口60万左右,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现有城镇的失业人员,每年需要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00万。乡村承载的人口太多,人均占有可利用资源太少,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且人均生活水平低下,乡村内部分化日益加剧,乡村地区之间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等种种因素导致大量农民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转移到城市高生产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民工潮”。安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阶段,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转为城镇居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但城镇化道路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形,劳动力过度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城市资源过度开发和使用,不利于城镇化,且缺乏技术的农民工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与劳动力市场脱节,游离于城镇边缘,又出现“民工荒”。乡村社会存在的各种失衡、失调、失范和失落现象,随时可能导致矛盾的冲突,最终影响乡村城镇化进程。上述现象究其原因皆与职业教育有关,正因为职业技术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才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财富的重要媒介,是实现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其规模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安徽劳动者的素质,进而决定乡村经济效益的发展速度,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安徽乡村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200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654所,招生37.6万人,在校生90.8万人,高等职业院校61所,招生14.5万人,在校生37.0万人。近年来,全省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了100多万名技能型人才,培训了500余万名城乡劳动者[2],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安徽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薄弱,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乏力,难以保障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优质职教资源短缺,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逐步建立起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整个社会投入的资源十分巨大。然而,职教的大发展并未带来预期的实效,反而产生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原以为职校是那些“升学无望”学生的理想去处,职校的课程将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职校生因拥有专业技能会比普通学校的毕业生更易就业,发展农村职教是落实科技兴农战略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职业教育在农村应有旺盛的需求,农村职教应有广阔的发展天地,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我国的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劳心与劳力分途,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结构给人们留下的观念是:就业就是获得一个正式的岗位,是获得身份的变化而非获得一定岗位的劳动能力。因此,取消了就业劳动指标和包分配之后,曾为人们孜孜以求的职业中专、技术学校也就是去了吸引力,职业学校的二流教育地位使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竞争也处于劣势,所以职业教育的滑坡萎缩势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