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乡村经济论文
本文作者:王福昌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从化地处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县境东邻龙门、增城二县,南接广州,西与清远、花县相连,北与佛冈、新丰县毗邻。全县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从化7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一些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古建筑保存至今。从化是世界闻名的温泉之乡,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山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了古今不少的文人墨客。但从化历史文化的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想就其乡村经济的开发与生态变迁问题作些研究,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表征和明清小冰期的历史记录
从化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根据当代的科学考察,该县年平均气温19•5~21•4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800~2200毫米。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有“倒春寒”;夏季晴多温高,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常见霜冻。气象灾害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1]P•1明清时期,从化县的气候基本上也是如此。《从化县志•气候志引》载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年任从化县令的郭遇熙曰:“从化密迩省会。其地少阴而多阳,节序常早。如立春桃花盛开,三月芙蕖大放之类是也。兼以四时恒燠。”该志《气候志》又引岭南古语云:“四时皆是夏”。[2]P•10可见当时从化气候的总体概况与现在是基本一致的。从该志《灾祥》的记载来看,明清从化的气象灾害亦与现今基本一致。[2]P•62~65众所周知,历史上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我国来说,近五千年来气候出现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1400—1900年,即大约在明清时期,我国的气候十分寒冷,被学术界称为“明清小冰期”。
这五百年间,我国最寒冷的时间是17世纪,特别是1650—1700年为最冷。清初东南沿海一带冬季最低温估计比现在低5~7摄氏度。[3]P•15~38[4]P•33从地方志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从化县气候这种变化。北回归线从县南境穿过,在正常的年份可谓是“绝无霜雪”。但在明清时期却多次霜雪的记录。仅从嘉靖16年(1537年)到雍正七年(1729年)就发生较大的霜雪3次,具列如下: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冬十二月,雪三日。时冱阴寒甚,雪昼下如珠,次日如鹅毛,六日至八日乃已。山谷之中,峰尽璧立,林皆琼挺,父老俱言从来未有也,自是连岁大稔。呜呼。粤地恒燠,霜雪不降,偶然有之者,不过以为异,志变也。而必如父老言,则康熙二十九年,冬寒屡雪,而次春即大旱饥荒,几至酿乱,抑又何说哉?[2]P63崇祯七年(1634年)春正月,大雨雪。四日至十日不止,山谷有积者。[2]P63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冬十一月,霜雪降。霜雪屡下,树叶尽枯,果木杀伤甚众。明年荔枝不熟,春夏大旱。[2]P65这3次霜雪现象皆出现在17世纪,就其影响来看似以康熙29年(1690年)的霜雪最为严重,出现了“树叶尽枯,果木杀伤甚众”的情况。
二、县域经济的开发与微地貌的变迁
地貌是在遥远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地质运动自然形成的。从化县的地貌特征是山地丘陵占绝大部分,沿流溪河、??江河流域零星分布着一些串珠状的河谷盆地。据新编《从化县志》载,从化县山地面积共118•1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9•22%;丘陵面积为89•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9•83%;台地面积为31•6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49%;阶地面积为9•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09%;平原面积为43•9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58%。[1]P154~156群山与众丘的绵延之势、重叠之态,加上河谷盆地的小幅度延展,构成一幅山区地貌景观,成为山民进行形形式式的生产生活布局的地貌前提。但这种地貌形态在当时更多的影响是消极的,集村地之少、交通之难、农田开发之不易,随处可见。因之,人们极需对地貌加以夷平和合理的利用。首先是聚落的兴建。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们生产、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5]P1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明清从化县的农村聚落不断增多。据新编《从化县志》的考实,明建县初,从化辖16图。明崇祯7年(1634年)全县划分为水东、水西、马村、流溪4堡,18图,186个村。清雍正8年(1730年),全县仍划分为水东、水西、马村、流溪4大堡,下设110小堡,共381个村。民国2年(1913年)全县设20个区,分辖1066个村。[1]P97~103[2]P19~24清雍正8年(1730年)村数是明崇祯7年(1634年)村数的204%,民国2年(1913年)村数是明崇祯7年(1634年)村数的573%。其发展速度的很快的。夷山填谷建造聚落,在自然景观中竖立人工建筑须要平整土地。这一行为改变了自然地貌。
除了一般的居住建筑,还有众多衙署、学校、寺庙和城垣等建筑。据清雍正《从化县志》记载,从化县有寺庙30间。[2]P56~60这些个建筑使自然景观改造为文化景观,也是人们利用自然的一项成就。其次,农田的垦辟。从化县农田主要包括水稻田和旱地二种,其中水稻田占绝大部分。因本地区“避处万山之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绝大部分,所以,水稻田又多是梯田,平坦的“井”字田较为少见。房前屋后以及一些灌溉困难的畸零地则辟为旱地,用于种植蔬菜和其他旱地作物。伴随着农田建设,水利事业也相应得到发展。人们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按照一定的要求,平整土地,形成田?w,变自然景观为农田景观,有目的地改变了自然地貌形态。[6]P17[7]P4再次,道路等设施的建设。道路是人类物质、能量和信息传输的必要方式。随着经济开发,明清时期从化县的道路建设也取得较大的成绩。据雍正《从化县志》载县至省城陆路240里,水路480里;南至番禺界六十里;由南向西至花县六十里;由西南向西至清远七十里;由西向北至英德界一百五十五里;由西北向北至长宁一百七十六里;由北向东至龙门县界一百八十里;由东北向东至增城界六十里。[2]P16这些道路相互联结,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交通网络。假如比照今天的交通路线,我们会发现,二者几乎是重叠的,可见当时已奠定了从化县的交通基础。除了上述道路外更多的则是乡间小道,包括村村相连的小道、农田道路和渔猎樵采之路。这些道路或凿山、或填泽、或建桥梁、或通河,为了行人中途休息之需又广建茶亭,崭山掩谷,铺设路基,所有这些又构成一张巨大的交通网,把闽粤赣三边地区的山川切割开来或粘连在一起,形成亮丽的水陆交通景观。[6]P18地球表面空间形态的这种改造,对于庞大的地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是人类对地球表面空间布局形态进行截割,建设人类家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