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乡村经济论文
本文作者:李育红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乡村经济伦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2011年7至8月,对西北五省区17个调查点的调查中发现,这一地区乡村经济伦理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有勤劳、诚信、公平、节俭和适度消费等,这些道德规范一方面表现为农民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德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农民最为看重的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一、勤劳
勤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1]从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来讲,我们可以理解为勤奋劳作,即生产领域中的基本道德。从古至今,这一道德规范贯穿于农民的所有生产活动之中。如传统所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都说明农民每天、每年的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效。但勤劳在现代社会已不同于传统,它包含了更多的内涵。如勤劳要以懂科学技术为前提,对市场的需求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自己的发展要有前瞻性等。勤劳与聪敏、智慧、科学、技术、能力等相联系。勤劳不仅不怕辛苦,努力劳动,而且要会劳动,要运用理性智慧,科学技术知识,使劳动的成效显著,劳动的能力杰出或卓越。这就是说,科学、技术等智慧不仅是工具理性,而且是道德理性或道德智慧。早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哥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就把德性区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理智德性就是指理性灵魂的优秀性,可以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理论理性的德性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理智、智慧,实践理性的德性主要包括明智、体谅等。伦理德性指非理性灵魂获得了理智的形式,才使非理性灵魂具有了德性。[2]
所以,科学、技术、理智、智慧等是理性灵魂德性的一部分。其中,智慧是贯穿于科学、技术、理智之中,是指它们的优秀性,杰出性和卓越性。由此可见,我们把科学、技术、理智、智慧等看成是农民美德的一部分,具有充分的理论根据。要做一个当代好农民,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技术知识,理解能力以及对市场经济的敏锐观察力等智慧,所以,勤劳与科学技术等理性德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个案调查也证实了我们的这种看法。如我们在访谈新疆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4大队村委书记MHMT•AWT(维吾尔族,55岁)时,他说:“首先要重视教育问题。我们这一辈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教育上吃亏,由于文化程度低,对于先进思想,先进管理模式,先进的机械设备等不能及时接纳,主要是不懂。其次,要经常学习科学知识,开发适用于本地区,本种植区域作物的技术,不能等着别人把什么都做好了,我们用就可以了,那样成本高,有时候还会起反作用。此外,还要有市场意识,有投资预算意识,有风险意识,合作意识。现在我们种棉花,必须要紧跟市场行情,不然就要亏本。每年投入多少,收入多少,要算好帐,不能像以前那样是一本糊涂账。农作物种植本来就会受气候、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再加上捉摸不定的市场,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建立风险防御机制,必须合作起来,携万家的手,解一家的难!”他又说,“富人富起来的原因是他们爱劳动,不怕困难,勤劳致富,懂得科学种田。例如,种枣树,从育苗、剪枝、喂肥等环节都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
对于收益期,也要有预算。枣树从栽种到正常收益,是十年周期。前三年,纯属育苗护苗阶段,基本没有任何收入,还要投入大量成本,这就需要有风险意识,有投资理念。从第三年开始,收益逐年增加,到第十年收益一直稳定下去。所以说,富起来的人是通过自己的汗水,通过自己周密的思考,科学种田,增加了收入,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虽然这一部分富起来了,但还是非常热情的帮助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没有富起来的这一部分也向富起来的学习,主要就是文化程度太低,许多东西只是模仿,有时候就出问题,文化程度好,技术熟练的人们就教,就帮助。每一个维吾尔族同胞都是我们的好兄弟,我们不会相互歧视。我们维吾尔民族是一个互助、团结的民族,是勤劳的民族。”[3]新疆塔城市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夏孜盖乡托热特村乡村教师MJH(汉族,31岁)也说:“……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是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先富起来,没有侵害他人的利益。村上的滴灌、沼气、大型机械,优质棉种,都是他们先引进运用的。当他们技术成熟了,明显获利时,其他人就跟上做,赶紧利用这些技术提高收益。所以,这一部分人富起来,其他老百姓心服口服,并且从这些人身上间接获得利益了,也把这些人当做致富的楷模。比较落后的人已经尝到改进生产经营模式的甜头,想方设法改进技术,增加收益,从而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存在贫富差距是合理的,最重要的是先富起来的人富得合法、富得合理、富得让人心服口服!”[4]
二、诚信
诚信一词是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诚”指诚实,“信”指守信,即守住信用、信誉、诺言等。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美德之一,也是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道德规范。《中庸》中记载,“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5]朱熹注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6]有人认为,诚有两层意思,一是表述宇宙本体特性的哲学范畴,诚指实际的有、实际的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二是指表述人的基本德性和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指个体德性和精神的内在实有。[7]也有人认为,根据“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观点,所谓“诚者”即“性之德也”,是本性所固有的一种先天的道德意识,因而又称之为“天之道”。所谓“诚之者”,是指人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又称为“人之道”。前者是“自诚明,谓之性”,即“诚”是指先天的道德自觉性,是本性自我认识的天赋能力,这种境界只有圣人能达到,因而这是指圣人境界;后者是“自明诚,谓之教”,指“诚”虽然也是本性所有,但必须通过“明乎善”而得,即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使“诚”的境界通过后天的学问思辨而达到,这是贤人的境界。这两种境界就是达到“诚”的两条道路,即“尊德性”和“道问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