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学科教育
本文作者:王文林 单位: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高级中学
1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探索与应用客观规律的学问叫科学。无论哪门科学都是如此。将科学知识包括科学内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通俗地传播给公众叫科普。通常讲的科普知识是指比较浅显易懂的、常用的科学知识。一般说来,一个人具有的科学知识叫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调查结果,我国(大约指大陆)公民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落后约20年,“科教兴国”,加快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所以国家在有关文件中指出“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也有了长足进步,但还有不少青少年相信各种算命,包括生辰八字、星座以及风水等;有的还相信神灵能帮助解决各种问题,有的甚至误入了邪教的圈套,受骗上当,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些事实说明对青少年的科普工作亟待改进与加强,那么怎样改进与加强呢?青少年要学的科普知识,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已写入各科的教材中,是一些最基础的科普知识,主要在课内学习;另一部分是未直接写入教材的科普知识,一般在课外学习。青少年课内要学习:语、外、史、地、理、化、生等,不仅种类多,而且每门学科要练习、复习、考试。学好每门学科,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占用了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负担是重的。笔者认为将学科教育与课外的科普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必定能减轻一些负担,而且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还能扩大知识视野,是一个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方法,这是什么道理呢?事实果真如此吗?
2理论根据
根据系统论有:P系统总功能=P1(各元素功能和)+P2(各元素联系产生的功能)。系统是由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要使总功能P大,不仅各元素功能要好,即P1要大,而且P2也要大,即各元素互相协调配合要好,P2才会有理想的效果,协调配合越好,P2就越大;反之各元素不协调配合甚至互相排斥,P2就很小,甚至可以是负数P2<0,这时的总功能就很小了。比如一支足球队,可以看成由9个元素(人)组成的系统,要使总功能(战斗力)大,不仅每个队员要技术,体能好,即P1大,而且各队员要协调配合好,P2才会大,各队员协调配合越好,P2越大,那么整体功能(战斗力)也越大;反之队员如果闹矛盾,不协调配合,P2就小,如果互相排斥,也可能P2<0,这时整体功能就很差了,所以P2是很重要的。相类似的,可以把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看成主要由学科教育与课外的科普知识两大元素组成的系统,要使总功能大,不仅要学科教材编得好,课外的科普知识要选择好,而且要使两者有机结合,在学科教育时要渗透、联系课外的科普知识。这样必然会提高科普教育的质量,那么怎样使两者有机结合呢?
3相关建议
3.1结合学科介绍一些科学常识
科学常识渗透在衣食住行等每个生活领域,一旦联系结合,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利于理解学科知识,而且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科学常识还渗透在各种自然灾害的现象中,如暴雨水灾、缺水旱灾、雷击火灾、中毒病灾,地震大灾,还有高温寒潮、冰雪大雾、台风龙卷风、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涉及人的安全与生存,一旦联系学科知识,必然引起注意,增加学习动力。
3.2结合学科介绍一些新科学技术知识
新科学技术已广泛使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往往都看得到摸得着,比如结合数学学科中的四则运算的减法,可以揭示生活中广泛利用电子设备查询、搜索或自动控制中,主要利用了减法,就是将信息变成一个二进制数输入电子设备中,然后与存储器中的信息一一比较,就是两个二进制数相减,如果差不等于0,表示两者不同,再换一个比较;如果差为0,表示两者相同,即查到了就可立即显示出来。所以一些新科学技术知识的基本原理往往并不复杂艰深,小学生也能懂得。又如一些学科中涉及礼貌道德教育,实际上现代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求得到别人尊重是人的需要,好像口渴要喝水,饥饿要吃食物一样是一种需要,懂得这个道理,就容易有礼貌、讲道德。
3.3结合学科介绍一些识别迷信的科学知识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需求增多。在利益驱动下,各种迷信活动纷纷出笼,使人受骗上当。笔者认为下面三条原理是识别迷信的有力武器。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论是算命、看风水、星座,还是什么特异功能或什么“气功大师”的学说,只要用事实检验一下,就容易识别真伪,比如有人相信出生时辰或人的星座可以决定人的性格与命运,那么为什么同一时辰出生或同一星座的一些人的性格与命运差别这么大,谎言不攻自破。
(2)“物质不灭定律”告诉我们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由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物质构成,物质是不能被消灭的,可以经常改变形式。由物质组成的事物可分为非生物与生物两大类。大量事实已证明,生物是从非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类是生物通过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逐步进化的结果,人体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当人的生命结束时,组成人体的物质就变成另一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根本没有什么鬼神,所以有些德高望重的宗教界领袖也说:“神、上帝是根据人们的愿望想象出来的。”
(3)“量变到质变定律”也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有句名言“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成荒谬”,印证了这条定律。正规宗教可以“净化心灵,追求高尚”,得到国家保护,理应得到尊重,“同一个蓝天,同一个梦想”。但目前有极少数人披着宗教外衣,或打着“科学”旗号,制造一些奇谈怪论,搞迷信活动骗取钱财,危害社会。邪教利用迷信活动甚至谋财害命,不可等闲视之。笔者认为,对于某个事物过度信任或崇拜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一切事情叫迷信。不良后果主要指损害人的利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污染环境等,如果没有不良后果,那就是一种信仰,应得到理解与尊重。青少年可塑性较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对他们传播一些科普知识,往往很有效。比如笔者儿童时期听了不少鬼神传说,变得胆小,好像生活在恐怖的环境中,生了病在老人的带领下到庙中求神拜佛喝“仙丹”水来治病。后来有位小学常识课老师,上课时结合教材讲:生病到庙中喝“仙丹”水是迷信,鬼神是没有的,要讲科学,这些话印象很深,记得很牢,后来我胆子变大了,也不去庙中喝“仙丹”水治病了。这位老师对我的科普教育使我终身受益,十分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