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学科教育
本文作者:陈峰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使用信息的习惯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环境开始形成。作为这种发展趋势的反映,E-Learn-ing这一概念被提出并作为一种网络条件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其核心价值体现于对教学科研的支持以及如何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因此,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在E-Learning环境下开展学科教育资源建设,从而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最大价值十分必要。
1关于E-Learning
1.1E-Learning的概念
E-Learning比较权威的论述始于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而关于E-learning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完全达成一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综合各方对于E-learning的阐释,对E-learning给出了如下定义:E-learning是指主要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1.2E-Learning与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关系
何克抗教授认为,通过对E-learning的含义、目标及达到目标所需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E-learning的完整内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这个内涵包括以下3个要素: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教学深化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在上述3个要素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起关键作用的核心要素。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是开展以E-learning服务为目标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正是由于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是E-Learning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信息整合和信息导航功能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学科教育资源建设,进而提供E-learning服务,构建全新的虚拟学习平台。
2E-Learning需要新的学科教育资源
2.1E-Learning的深入要求建立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3年度(2000)的报告明确指出:“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换句话说,达到E-Learning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高校图书馆作为数字化内容的主要组织者与保存者,有责任为E-Learning提供信息整合、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与学校各学院建立相应的E-Learning合作机制,成为E-Learning服务的主体。要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则要求高校图书馆对教育资源的形态、内容作出极大改变。经过高度整合的教育资源不是上网资料的简单累积,而是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新闻组、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料的高度整合。为了达到E-Learning的目标,教育资源建设将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主,从被动提供固有信息产品转向有针对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产品。高校图书馆原有的资源内容、资源形态不能充分满足开展E-Learning服务的需要,E-Learning服务的深入要求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之配套、适应。
2.2E-Learning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新要求
在E-Learning环境下,图书馆的学科教育资源结构和建设路线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由高校图书馆及学院提供的教育资源开始社会化,很多机构也可提供。要在诸多机构中凸显竞争力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扩展。在E-Learning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资源,而是在网络环境下对教育资源进行挖掘、重组和扩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增值。这种教育资源的增值主要表现在:由精美型的学科资源转向一手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软件;精品课程平台的建设;学科知识库的建设;教学资源和学科服务的开展。张晓林教授指出,知识服务将是基于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而不是“批发”性的服务。“专业化”要求按照具体专业或课题领域来组织和实施服务,保证对用户问题和用户环境的把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E-Learning服务的过程中,要根据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对教育资源进行个性化组织,对资源的内容进行面向学科的分析,按照个性化需求,链接并整合各类分布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基于E-Learning的高校图书馆教育资源建设。
3适应教育环境,建设学科资源
3.1E-Learning环境下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含义
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学过程及其评价与管理的教材、阅读材料、参考辅导资料、习题集、考试题、实验数据、实习项目、教学计划、教学标准与过程规范等。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就是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以学科为线索,揭示知识本体隐性知识的组织形式。按教育资源提供者可以把学科教育资源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由专业信息服务机构或公司以各种格式制作、推出和发行的有偿资源,如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数据库等。这部分需求对教育资源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广度和精度。二是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免费资源,如私人博客、图书馆自己开发的特色数据库、开放课件等。这些资源的提供者可以是教师、图书馆、学院等等。以上两类资源都属于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内容。开展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操作意义在于高校图书馆在承担信息集成和信息导航职责的同时对知识本体进行知识组织,也即对学科资源隐性知识加以揭示。
3.2E-Learning环境下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的构想
在网络环境下,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做好面向E-Learning服务的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科教育资源加以组织:E-Learning环境下的群体用户需求分析、学科教育资源的组织、学科教育资源的保障能力与使用效果的评估。
3.2.1E-Learning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