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生态文化论文
作者:余达忠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原生态文化热
原生态文化,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文化发展中不能绕过的一个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后期,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了大型实景歌舞《印象•刘三姐》,它以桂林的真山真水为舞台,让当地农民尽情欢歌曼舞,向广大游客推出了一部带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实景舞台艺术,被评论为“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表演。2000年后,张艺谋另一作品《丽江•印象》在云南丽江的表演也获得成功,首次将地方民间歌舞推向市场。受其影响,一时间,许多民间歌舞、戏曲以此为模式,摒弃人工舞台,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表演规则,将艺术表演复原为展现生活本身。这些艺术表演成功进入电视和荧屏,和千家万户见面,给人们带来了自然清新的感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将那些还原生活,具有原汁原味乡村风格的音乐歌舞称为原生态艺术。
新世纪伊始的原生态艺术热,有两场演出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提及。一是2004年,杨丽萍在上海首演获得巨大成功的《云南印象》。整台歌舞主要表现的是云南的民族文化,演员主要来自民间,许多是直接从田间地头走来的,是道道地地的少数民族村民,他们所表演和演唱的,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从舞台布景,到演员的服装服饰,到演员的造型,到演员用以表演的乐器,到演员演唱的音乐歌舞,都是对乡村文化的直接复制,给人土得掉渣的感觉。从《云南印象》开始,这种区别于专业演员表演的艺术被称为原生态歌舞,获得了艺术界的普遍认同。二是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顺应潮流与民意,在“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作为中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的民歌的“原生态唱法”被给予和美声、通俗、民族唱法并列的地位,正式列入艺术序列。随着中央台的现场直播,原生态在中华大地流行开来,由原生态歌舞,扩展到原生态艺术、原生态文化,进而,再扩展到生活中的各方面,出现了原生态旅游、原生态饮食、原生态服饰、原生态住宅……原生态由文化和艺术中的一个词汇,变为一个彻底大众化的词汇。
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与文化都表现出严重的一体化倾向。然而,文化的一体化却并非人们所乐于接受的,衡量文化发展繁荣的标准并非一体化,而是多元化、多样化——正如生物的多样性维系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保证。为重建本土文化,延续传统,抵抗现代化所带来的文化同质化,同时也为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人们开始抢救、保护、重视本土原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对现代人而言,在习惯了享受的、奢侈的、占有的、征服的现代生活方式之后,农耕时代早中期孕育的原生态文化代表了人类的一种古老的、古朴的、简约的、自然的和绿色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生活的视角和可能性。于是,作为根植于本土,根植于本土文化生境和历史传统的原生态文化,便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人们关注,形成原生态文化热。
二、原生态文化是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与自然的界限还极其模糊,还处在“物我不分”、“万物齐一”的蒙昧阶段,对于自然怀着深深的恐惧和盲目的膜拜,这个时期建构的文化是极其简单粗糙的,属于人类原始文化阶段。这个阶段创造的文化,在当下生活中已然不存在,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原生态文化。进入农耕社会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心智的进步,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思想者,如巫师、歌者、预言家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盲从变为顺应,人类不再盲目地依赖自然,直接从自然中获取资源,而是学会顺应自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劳动,在自然中进行再生产,创造属于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据此,我们可以将原生态文化视为农耕时代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悠久朴拙的农耕文明,是原生态文化繁衍滋生的丰厚土壤。农耕社会的特征,在很大方面限定和决定了原生态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归纳为五点。
(1)自然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农业耕作发生之后,人类粘着于土地之上,人类的空间和时间观念建立起来,能够自觉地按照自然的方式来取得生存资源,自觉地按照自然的方式来建立人类的生活,自觉地在自然中建构意义体系;二是农耕文明是顺应自然的一种文化创造和实践,作为农耕时代一种生活方式的原生态文化,其本真形态,始终表现为对于自然的适应;三是农耕文明是融入土地中的一种文明形式,自然是其存在的全部背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原生态文化,必然是与自然相融合的,表现出对于自然的皈依、顺应、祈祷。
(2)乡土性,或者称为农耕性。农业耕作是一种以体力为主,以自然生态作为对象的手工劳动方式。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粘着于土地上,通过手工劳动的方式,利用自然中的动植物来实现再生产,从而获得物质资料,由此实现生活与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形成于农耕经济生活的原生态文化,表达了农耕时代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反映人类利用耕作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最初努力,是一曲关于乡土和劳动的赞美诗。
(3)民间性。民间性是从乡土性而来的。农耕发生于乡土,农民则生活于乡村,原生态文化其实就是农耕时发表生、融合于土地中的、乡村的、自然的民间生活形态,是乡间群体共同的生活方式,是活在农耕社会中,活在乡村民间的古老文化。
(4)稳定传承性。农耕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其社会发展的节奏是缓慢的、平衡的。农耕社会的稳定性保证了原生态文化的稳定传承,只要农耕社会的农耕特征不改变,原生态文化就有其存在的坚实的基础。
(5)地域性。也可以看作是民族性。在农耕社会中,往往是具有相同血缘联系的人群聚居在一个共同的地域内,或者是由于生计方式的一致性而让人们聚居在一起,而这些聚居在一个共同地域中,而且其生计方式、获食模式相一致的人群,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就会凝聚为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族群或者民族。原生态文化正是地域的身份符号,是族群的身份符号。
三、返璞归真:原生态文化的价值导向
原生态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的典型体现,既反映出现代化快速推进中人们文化上的一种迷茫感、迷失感——对于以西方化、一体化为主流形态的现代和后现代文化的质疑、困惑、忧虑,自然引发人们的文化反思,而原生态艺术的展现、展演,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正视传统、回溯既往的可能性。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以机械生产、化工生产为主的工业生产方式是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而原生态文化的经济基础则是农耕,由此实现生活与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农耕文明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自给自足的文明形态,而工业文明则是超越自然规律的、征服型、掠夺型的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阶段,借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的欲望无限膨胀,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资源,由此导致了遍及全球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借位,正是生态危机的发生,我们才有必要重视审视和反思当下的发展模式,才应该对我们曾经经历的生活方式进行重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