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传统文学发展论文
本文作者:范建刚 单位: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媒体的每一次进步,对文学活动的发展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纸、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学的广泛传播和长久保存成为可能;广播、电视的出现给传统的纸张文学以沉重打击,它以其迅捷的传递方式加快了文学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以其声音、画面的综合呈现方式带给读者(观众)感官上的强刺激,使得传统的以文字为媒介,注重文字技巧,以想象为接受方式的“纯文学”逐渐走向边缘和幕后,许多文学经典名著正是靠广播电视的传播才家喻户晓。随着20世纪高科技浪潮而来的网络文学,给文学造成了空前的、全方位的影响。它不仅使作家们的自尊心又一次受到打击,社会精神气候的营造者、人类灵魂的改造者等耀眼的光环逐渐散去,而且使创作主体的角色、创作过程、阅读方式、文学价值评判标准以及文体特征等文学活动要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理论建构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一、创作主体的角色转换
作家作为社会之人,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社会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人类蒙昧时期,并没有职业的艺术家,原始先民们为了庆丰收、祭祖先、敬鬼神,人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艺术家的角色。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一些部落成员需要了解本部落的来源、传统,因此出现了在说唱方面有特长的游吟诗人,这些游吟诗人由于对本部落文化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获得了部落成员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以“娱人”为主的职业作家和以“自娱”为主的业余作家,他们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扮演着特定时代精神导师的角色,但受到个人天赋和社会条件如受教育条件、媒体、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在网络时代,这一角色将出现两种迥异的发展趋向。
(1)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要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作家,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如一定水平的天赋、受教育程度、其作品被媒体的关注程度等。因受教育条件和媒体关注的有限性等外在条件的制约,一些有才华的作者及其作品不被世人关注。这些因素将在网络时代得以改观。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媒体,它没有对天赋、学历、声誉和社会地位的苛求,也能容忍各种水准的作品,从初学写作者的涂鸦到成名作家们的杰作,都能一概接纳。在网络上,每一个网民的地位是平等的,文学话语权、书写权让更多人去分享,从而消解了在世俗社会形成的过于注重名望、声誉的传统,改变了在编辑、出版等外衣掩盖下的话语权地位的不平等。对于网络文学的读者来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要想取得成功,都得看其作品是否得到网民们的青睐。同时,网络媒体还具有廉价的特点,在网络上发布作品,不需要支付高昂的出版费用。网络的这种宽容能够激发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欲望,使网民普遍具有成为创作主体的倾向。
(2)真正作家的产生将会更加困难。这和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形成一个悖论。“作家”这一称号是对文学创作中有突出成就者的一种肯定和褒奖。在网络时代,它将拥有更多的内涵。网络本身是技术的产物,以网络为依托的网络文学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技术的痕迹,它的生成使用的是计算机语言,即要把作家构思成果转换为网络文本,必须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同时,网络作品也不仅仅是文字语言,它还有多媒体的声音语言和图像语言,为适应读者的欣赏习惯和方式,作家们必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把自己美妙的想象转换为文字、声音、图像。为此,作家甚至要编制适合自己表现方式的程序,以便言尽其意,避免请人代劳造成思想感情的流失和言不尽意。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作家的形成是基于其作品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读者的广泛认同,而在网络当中,作者身份的网民化,网络文本更新频率加快,网民们的随意修改,文学价值观念的变异,导致作家及其作品在传统媒介中焦点地位的分化,从而使真正作家的产生增加了难度。
二、创作过程的复杂化
(1)个人化创作向集体化创作转变
传统文学创作始终体现为作者个性化的个体劳动,从搜集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构思,到物化为文字符号,处处体现着作者的个性特点。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始终占主导地位。每一位作家对自己将要创作作品的题材、人物、情节、结构以及其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都烂熟于心,我们很少见到有几位作家合著一部小说或几个诗人合写一首诗歌,创作过程中的心灵体验只有作者本人知道。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这种个人化的写作被集体创作取代,它可以由首创作者设定某一文学题材框架或文体类型,让网民就这个题目发表意见,进行群体性艺术构思,然后集中大家的智能进行创作。传统作者的主导性由于其集体化而被削弱,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影响作品的最终结果,但又都不能决定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等的发展趋势,包括创作的首倡者。
(2)作者心理机制的变异
网络文学创作的另外一个复杂性还表现在,它以高科技产物的网络为载体,其创作思维具有技术性和融通性的特点。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作过程是自觉的表象运动过程,其间又有抽象思维的参与,作者把生活表象通过想象、联想、综合等心理机制,按照特定的中心意念形成形象体系,然后见之于文字。尽管这些活动之间存在交叉和反复,但阶段性相对明显。在开展网上写作时,这些心理活动的阶段性更加模糊,又增加了人机交流,多媒体制作等任务。对网上摄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把自己的思维成果输入时,思维运作不是纯理性的,而是理性思维与操作计算机,运用网络工具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制作者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技术思维贯通融合的能力,这比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作家们的思维模式又增加许多难度。
(3)创作过程意义的转变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由世界经作者到作品的生成是文学创作过程,这一过程只是整个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阶段,主要担负着作品生成的任务。而网络文学作者的集体化给文学创作过程赋予更多的意义。网络文学的起因仅仅是为了网民自身体验的表达,个体情感的宣泄,他们的目的仅仅是把网上创作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或宣泄个人情绪的手段,并不像传统作家们的作品还期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读者的认同。因此,这种集体化创作过程本身便体现出某种意义,即网络上的众多作者并不注重创作的结果,而只在乎他们参与此项活动时的创作体验,因而使创作本身成为目的。同时,由于这种众多作者(同时也是读者)的不断修改和增删,导致在网络上很难形成像纸质媒介时代出现的经典名著那样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