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论文 » 正文

整合生态文化促进城市构建

2021-4-9 | 生态文化论文

作者:吴琳 单位: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武汉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在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宜居、特色城市的过程中,正在努力挖掘和塑造城市滨江滨湖特色,正在努力实现“水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如果利用武汉滨江滨湖特色建设贯穿龟山、长江一桥、蛇山、串联汉阳六湖连通以及武昌东沙湖的漫步道;利用湖北“端午申遗”成功的机遇,组建“端午•元宵民俗”大型实景演出、奖励电影电视剧取景拍摄措施,将会使武汉的城市湖泊生态美景有一个新的展示平台,为城市文化、自然山水、人的和谐创造一个新的交流互动方式,利用这些文化软实力,向全世界开放武汉,提升武汉城市亲和力。

武汉素称百湖之市,其水域面积占全市版图的75%,其中三分之一的水面为湖泊。截止2002年3月,武汉市境内共有大小湖泊200多个,湖泊汇水面积在5km2以上的有65个,其中位于城区的较大湖泊27个,武汉不仅是一座江城,也是一座湖城。一个城市里面同时容纳这么多湖泊,中国唯一,世界少见。让武汉湖泊的保护、修复、开发、利用成为武汉城市建设的核心,这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提议,也是武汉政府施政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近几年,武汉市政府制定了《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水环境保护法规,使武汉市成为全国首个为湖泊保护专项立法的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实施改变了过去城市建设中湖泊管理的无序以及自生自灭状态。依据管理湖泊的规定,武汉市对全市中心城区40个湖泊通过五条途径进行了持续治理:一是划定湖泊水域控制线、绿化控制线、建筑控制线,奠定对湖泊管理的基础。二是实施截污工程,污水不再直接入湖。目前已完成中心城区29个湖泊的截污工程,到2009年底,中心城区其余湖泊将全部完成截污。三是制定“一湖一景”规划,美化湖泊景观。截止去年底,已有22个湖泊实施景观建设,为武汉增加了大片的水景绿地。四是清除湖内污泥,调整养殖结构,中心城区湖泊全部取缔珍珠养殖,退出网箱养殖,退出畜禽养殖,减少水体污染。五是通过滨小区绿地建设,湖泊岸线治理,人工湿地、人工绿岛、水生植物被恢复、生物治理等措施加强湖泊水生态修复、重建。

通过持续多年的实施清水入湖,水系网络生态构建、污水处理、城区滨江及滨渠综合整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自然湿地及水利风景区等生态工程,2009年10月武汉通过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国家验收委员会的验收,成为全国10个试点城市中首个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城市,武汉治水的经验将向全国推广,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但是,从人水和谐,从水资源对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的角度观察分析,武汉与世界上很多因水闻名的名城存在差距。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是当今城市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的有效方法,比如北美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五大湖地区的城市群,比如瑞士的日内瓦、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杭州、桂林等城市,它们不仅仅是对水资源进行生态保护,还有系列的景观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配套措施。生态保护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绿化、湿地等景观建设是基础,也成为人水和谐的重要因素;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展示城市生态和城市文明智慧的大舞台,成为推动水生态保护、水景观发展的重要杠杆,成为提升城市吸引力、发展城市特色的重要支柱。这些城市因为把握和处理好水生态保护、水景建设、水系列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它们因水发展,因湖而闻名,不仅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也是闻名遐迩的宜居城市。

从生态管理、景观管理、发展创意产业审视武汉湖泊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水生态管理这一层面,已经通过了国家级水生态修复试点城市委员会的验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景观管理的层面看,有许多水生态景观获得了国家级多项奖励,但是对大众知名度不高,湖泊景观建设的内涵有待丰富和提高;在武汉湖泊保护、开发、利用深入的过程中,就武汉已经取得的生态保护成效而言,为开展创意文化产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就武汉正在推进的产业结构转化升级而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吸收现代城市管理中生态观、景观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管理智慧和文明精华,是进一步推动武汉建设生态、文明、宜居、突出水特色城市的重要思想源泉和力量源泉,在湖泊的修复开发、保护、利用中武汉已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和生态资源,如果在此时策划水系列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会使武汉的生态景观、宜居特色、人水和谐有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和联系细节,同时创意文化产业也可以成为推动武汉更生态、更宜居的重要杠杆,使武汉重扬“百湖之市”美名。

一、武汉漫步道建设

山湖连通将是武汉漫步道的特点。从理论上设想武汉漫步道可由三大部分组成:汉阳六湖连通漫步道,龟山、长江一桥、蛇山漫步道、武昌东沙湖漫步道。先分步建设三大部分,突出各段漫步道特色,然后再连接三大块成一体,漫步道上可设游览车站,沿途适当布置商店。武汉现在建漫步道的时机非常好。一方面国内还未见具有集娱乐、休闲、展览于一体功能的城市漫步道的专门报道,武汉建漫步道,在国内城市属创新之举。虽然有一些沿海城市的滨水区域实际上也是类似国外漫步道的性质,只是作用并不仅仅是休闲、步行,其它的交通工具和交通作用同时并存。另一方面,武汉正在建设的汉阳六湖连通和武昌大东湖水网改建工程,以及龟山蛇山拆建还绿工程为武汉构建漫步道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这些工程规划的基础上加进漫步道计划,将为武汉提供更大的宜居空间,并有力推动旅游业及第三产业发展,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添砖加瓦。武汉漫步道作用及意义:

1、提供市民休闲场地,突出城市宜居特色。当前中国城市突出问题之一是建筑密度太高,环境质量不尽如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不符合宜居的标准。面对千城一面、高楼大厦水泥森林不断增高的城市,建设部高层管理者评论“当前的状况是创造不宜居城市的决策者们并没有觉醒,更不要说让他们反省。”改善城市这些不宜居的状况,武汉已经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近几年,武汉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宜居特色通过滨江滨湖特色建设正在显现,通过实施湖泊保护条例、江滩改建、山体还绿等使城市空间越来越开阔,突出生态理念、构建城市风道、冷桥和生态廊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新一轮城市规划也获得“具有全球示范效应”的国际最高奖。但是,在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的被认可的宜居城市排名中,有上海、广州、大连、珠海、成都等,武汉没有进入宜居前十名的排名,从自身来看武汉变化很大,在横向比较中,武汉的变化似乎被小看。在零点公司的调查中,根据各个城市的居民的感受打分,依得分排各城市的名次,武汉在宜居城市的排名依然不理想。漫步道建设,可以直接提供市民休闲空间,涉及市民面广,可有力增加市民对城市宜居的满意度。城市太拥挤,城市中心增加大块的休闲空地,将会受到市民的真心欢迎。九十年代长江二桥通车前,允许市民徒步参观,那几天市民象过大节一样奔走相告,水泄不通的人流在二桥上形成望不到边的长龙。如果将长江一桥改建成步行道,也会象参观长江二桥那样人流不断,将有可能形成最有武汉特点的新景观。江湖连通的同时规划漫步道,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走路的时间,大大高于水上坐船的时间,因为步行比乘船更方便。江湖连通更多的是生态保护的作用和意义,但与漫步道相连,将使生态与人的活动更紧密相联,形成生态、景观、人文的融合,使生态保护与宜居同时放大,相辅相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