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论文 » 正文

生态文化创建对策论述

2021-4-9 | 生态文化论文

作者:闫永利 田家怡 单位:滨州学院科研处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奔腾不息的滔滔黄河,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而且填海造陆生成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广袤土地———黄河三角洲,成为我国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并列的三大三角洲之一。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充足,水资源相对丰沛,油气、矿产资源蕴藏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浅海滩涂辽阔,湿地资源独特。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开发价值,引起了海内外普遍关注。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早已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山东省将黄河三角洲开发列入“跨世纪工程”,并于2008年3月颁布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后列入“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纲要,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黄河三角洲属生态脆弱区,环境污染突出,现又将面临着大规模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借鉴中外生态文化思想资源,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对黄河三角洲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一、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内涵

(一)生态文化的提出

在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和矿产开发等虽对局部环境发生一定作用,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人类只能凭借有限的力量尽可能地趋利避害,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农业和城市发展加速,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人类为了满足急剧增长的需要,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肆无忌惮地排放废弃物质,迅速导致环境污染。20世纪5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反思由于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给生物和人类造成的危害。60年代初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反对污染和公害的群众性“环境运动”。1968年4月,在意大利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工业企业经理、经济学家A•佩切伊博士的鼓动下,来自10个国家的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实业家等约30人聚集在罗马山猫科学院,讨论现在和未来的人类困境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一份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于1972年公开发表。报告中所提出的全球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会议也诞生了举世闻名的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创始人A•佩切伊博士指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结论是: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即提高对站在地球上特殊地位所产生的内在的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1]A•佩切伊博士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角度首次提出了文化与生态的相互关系问题,力图形成一种新形式的文化。1970年4月22日,美国约两千万人走上街头集会游行,呼吁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这一规模浩大的环保运动很快波及全球。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谋求国际间的共识与合作,争取全球环境改善,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高度重视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次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潮。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和突破,生态文化开始真正形成并得到较大发展。我国学者余谋昌将A•佩切伊博士提出的这种“文化性质的革命”,称为“生态文化”,并认为人类面临的文化性质的革命,是扬弃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方向的传统文化,创造以人与自然统一为指导思想,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新文化。这是人类社会的一次根本性变革,首先是人的世界观和基本价值观的变革,也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和整个精神文化领域的根本变革。[2]可见,生态文化问题是由于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以及这种挑战为人类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提出来的,是人类的新问题。它作为一种新文化是全球性文化,这种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将为人类带来福祉,使人类文化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生态文化的界定

诞生于20世纪末的生态文化,由于视野和研究目标的不同,对其理解的切入点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意义下人们对生态文化的理解是: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主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一种自然观。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而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广义的生态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生态物质文化是生态制度文化与生态精神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它的目标是追求真;生态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态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它的目标是追求善;生态精神文化影响生态制度的形成,是追求生态物质文化的动力,它的目标是追求美。[3]生态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是“真、善、美”的结合。生态文化是吸取各种文化精华的现代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并稳定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

(三)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内涵

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是具有黄河三角洲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是在适应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中产生,在改造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中发展,在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共荣共生中创新的生态文化。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立足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生态伦理,启迪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生态境界,诱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的生态意识,富有生命力、不断生

长着的生态创新文化。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价值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二、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