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生态开发论文
作者:王伟 单位:保山学院人事处
由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延续也必然受到影响和冲击。作为富含民间文化信息的木版年画,曾经在民间兴盛一时的纸马艺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唯有云南民间还部分地在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富含民间文化信息、与人的精神意识息息相关的民间木版年画——纸马艺术也将逐渐走向衰亡。为了保护云南纸马艺术,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民间百姓继续固守不能养家糊口的纸马刻板与销售主业,也不能硬性要求已经没有神灵信仰观念的民间百姓去用纸马祭祀和祝祷。
但是,倘若我们难以固守云南传统民间文化与纸马艺术的最后一道防线,断了云南民间文化艺术的香火,那么我们这一辈人必然会为失去这样有着丰富原始文化内涵的、神秘古朴的纸马艺术而痛心疾首。对纸马艺术的记录、收集和抢救是一种被动的保护,同时也是急切、有效、势在必行的一项文化建设工作。如果能为纸马艺术营造一个良好的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对纸马艺术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那么,科学构建纸马艺术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空间,开展纸马民俗文化实践活动,这仍然不失为对纸马艺术积极、主动地有效保护。
借助旅游业来保护民间文化艺术是目前民间艺术保护性开发的一条现实途径。旅游业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旅游业并不仅仅只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突出的文化性。旅游的过程是物质与精神双重消费的过程,因此旅游的文化内涵是旅游活动中主要的精神内容。云南的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将纸马艺术介入旅游产业,这既是对旅游业的丰富和开发,同时也是对纸马艺术的一种开发性保护。因而,在旅游活动中,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传统民间纸马艺术,促进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开发和文化艺术产业开发合理并存,这是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开发共同研究的课题。
虽然民间艺术并非为旅游而存在,但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现实境遇与旅游业的共同开发毕竟可达到双赢的结果,因此,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旅游景点可以将民间艺术作品开发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这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具有支持和补充的作用。在旅游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开发的方式与手段要尽量做到不对原生态的民间纸马艺术有任何歪曲或损伤,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比如,在保山西庄的文化旅游开发中,旅游景点开发者可以把纸马雕版传承人张元文的纸马艺术作品作为文化旅游产品成套出售,可以设立保山西庄纸马艺术展览厅,除了展示有代表性的纸马艺术作品和雕版外,还可以演示纸马的刻板、印制及使用方法和过程,对于有云南特色的关于纸马诸神的神话传说也可作以介绍。总之,在保山西庄的旅游景点设计上,旅游景点开发者应该深入挖掘纸马艺术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这对提高民间纸马艺人经济收入、促进纸马技艺的传承与延续以及促进旅游业的兴盛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来看,旅游业对纸马等民间艺术的开发与利用虽然有所重视,但挖掘的深度、广度以及设计、制作、销售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当地领导重视不够,开发数量少,品种单一,加工粗糙,质量低劣,技艺保护不利,传承后继乏人,生产机构和组织管理规范化不够等。这些问题既对旅游市场有所影响,也对纸马艺术保护不利。在纸马旅游商品与纪念品的开发过程中,相关的设计、包装、营销管理等也要配套,要视纸马艺术的具体情况合理开发,一定要杜绝过度开发的状况出现,要尽量保持云南纸马艺术神秘古朴的艺术特色。总之,不管选择何种形式,在保证质量和纸马艺术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对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是促进纸马艺术保护与发展旅游业的有力措施之一。
与注重旅游业经济性与文化性共同兼顾以促进纸马这种民间艺术的保护性开发相比,建立纸马文化博物馆所也是对纸马艺术的直接保护。当然,建立博物馆是多元的,同时也与参观旅游密不可分。博物馆的建立除了静态的民间纸马等文化艺术品的陈列、展示之外,还包括纸马等艺术文化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展示。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博物馆可以新建,最好是旧民居、文化遗址等改造成博物馆。艺术品的陈列展示既有收集、归类的标本式的综合展示,又有原生态的生活展示、生产方式及纸马文化艺术品的原样陈列。这种陈列展示力求自然、真实,就像民间常见的纸马铺的摆放样式一样,少有雕琢及人工化的成分。展览的同时可以销售。这种陈列方式也使人身临其境,具有参与性,而不是被动的观察。博物馆样式的总体目标不能脱离对纸马艺术的原生态保护,当然还要与其他设施、服务等相配套,以求做到对纸马艺术的有效保护和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总之,建立博物馆是较为普遍的文化艺术保护与旅游结合的方式,也是实际可行的。
如果说旅游开发与传统民间纸马艺术的保护相结合有失文化的真实面目和生态特征,那么将本就与巫术、祭祀、祭奠有密切关系的纸马艺术与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日常生活内容有机结合,这可能是更为有效和至关重要的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方式。只有为纸马艺术创造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才更有益于纸马艺术的成长。以民间传统节日为例,节日的仪式、庆典、祭祀、祝祷是民间节日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一项重要的文化生活。如果春节没有粘贴、焚烧各种纸马的祭祖供奉仪式,没有对联、剪纸、彩灯和鞭炮等等要素,不仅年味寡淡,年节的文化和艺术也就没了踪影,因为年文化就是由这些不同的文化要素共同组成的。云南的民族节日众多,而这些节日都离不开纸马,比如大理的三月街、保山的花街、陇川的木瑙纵歌、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和傈僳族的刀杆节等。只有在这些民族节日里,纸马艺术才能够找到自身的文化生存空间。目前,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云南的民族节日日益兴盛。
地方政府也格外重视组织有特色的民族节日文化旅游活动,这就给纸马艺术提供了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些节日里,纸马艺术能够在节日祭祀活动中焕发生机,能够恢复到原初的状态,比纸马文化博物馆更能够恢复它的艺术本性。因此,将纸马艺术放置到民族节日之中,这要更有利于对纸马艺术的本质性保护。当然,纸马艺术如何在民间百姓生存空间中找到一片真实自然的天地,既不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文化的期望,又不能完全依赖民间百姓的选择和文化自觉,而是取决于社会是否能够给他提供一个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所以,纸马艺术的文化生态保护不仅是民间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而且还需要政府、学者、民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