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态问题论文 » 正文

桉树造林及生态策略研讨

2021-4-9 | 生态问题论文

作者:罗联烽 单位: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永安分中心

桉树(Eucalyptusspp.)是桃金娘科桉树属的总称。由于其生长快、适应性强,是目前我国三大速生用材树种(桉、松、杨)之一,也是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首选树种。永安市1992年开始引种桉树造林,于1994年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至2008年永安市桉树造林总面积达到2•03万hm2。随着桉树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桉树生态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看待桉树的生态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桉树造林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桉树在替代天然林采伐、缓解木材供求矛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脆弱地带的林地资源以及树种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桉树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1永安市桉树造林现状

2永安市桉树造林主要问题

2•1违反造林“适地适树”基本原则永安市是较早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林区。改革后,虽然林农造林育林积极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也导致许多业主争地抢地造林以及林地租赁、转让费节节攀升。同时,由于桉树生长快、适应性强、桉木价格好,且较当地传统乡土树种杉木、马尾松造林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于是一些种植业主盲目地将桉树种在荒山荒地、废旧老果园、公路边坡地、农田、岩石裸露地、陡坡、土壤瘠薄地上。致使一些桉树生长状况表现为:树木矮小、病态、主干弯曲、树叶枯黄无光泽、衰老(小老头树)、顶端优势不明显等。

2•2整地造林技术措施不当桉树造林主要以山地造林居多,多采取劈杂炼山或条带状、块状、挖明穴回表土整地方式,穴规格普遍为60cm×50cm×40cm×40cm或50cm×40cm×30cm×30cm。农田造林还存在水未排干(积水)、未突破泥底层挖穴现象。同时,由于造林整地工价较高(2250~2700元/hm2)、民工难觅,加上整地时民工“偷工减料”,极易造成造林成活率低、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

2•3基肥和追肥的施用缺乏科学性永安市土壤属酸性,除极少数林地外,绝大多数土壤缺磷,全P含量普遍为0•1~0•5g/kg。为此,福建中化智胜化肥有限公司根据土壤调查分析数据,研制生产了“中化”牌螯合型桉树专用肥。永安市桉树造林普遍采用基肥施钙镁磷或尿素0•25~0•5kg/穴,追肥施桉树专用肥或复合肥0•5~0•75kg/株。但造林实践证明,全部施用化肥效果并不好,基肥和追肥施用农家肥(如:牛粪、猪粪、鸡粪或枯枝落叶、杂草、稻草、豆科植物茎叶经过充分腐熟后做成的“土粪”)效果更佳,且更经济实惠。

2•4造林密度选择欠科学受传统杉木造林的影响,桉树造林密度普遍为1958~2250株/hm2,有的则可高达2408~2700株/hm2,桉树因受光不足导致树形干瘦细长,抗风折、寒害、冻害、病虫灾害能力差。桉树是喜光树种,因未按宽行窄株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配置,致使株行距标准混乱,造成林地资源浪费。根据永安桉树造林的多年实践摸索和培育目标定位,造林密度以1350~1643株/hm2为宜。

3桉树造林生态问题

随着桉树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这一树种的关注也日益活跃起来,目前对其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1)大面积桉树造林会导致水源缺乏,造成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2)桉树有毒,桉树林内不见蚊子和小鸟,甚至会致癌。(3)桉树具有排他性。(4)大面积桉树造林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等现象。

4桉树造林生态问题调查分析

针对不同的生态观点,笔者采用面上调查与点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走访了永安市15个乡镇120多个农户30多片山场地块,面上调查主要是广泛走访种植户,了解种植户对桉树造林的总体看法和评价;点上调查主要是针对饮用水问题和桉树具有排他性情况进行较详细的调查分析,其结果归纳如下:(1)大面积桉树造林并不会导致水源缺乏。水源缺乏是由于采用劈杂炼山挖明穴回表土整地方式,破坏了林地土壤的原有结构,造成林下植被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从而使失去了植被保护的桉树林地的地表径流偏大。另外,采伐后进行全树利用也会导致森林枯枝落叶减少、地表裸露,造成枯枝落叶保持地面土壤湿润和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难以发挥。(2)对于桉树有毒、桉树林内不见鸟、不长草,桉树会致癌等问题,许多学者已进行了调查研究,但目前几乎还没有科学事实能够证明是种植桉树造成的。而且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其桉树林内也生存着众多的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和有袋类动物。另据报道,桉树的速生性,使其在干物质的迅速积累过程中需要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非速生树种。因此,桉树反而是提高空气质量,减缓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臣”。对贡川镇6•5hm2和21•0hm2两片桉树林的调查,也基本否定了桉树林林内不见鸟、不长草的说法(表3)。(3)对于大面积桉树造林会导致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的问题,基本属于营造林本身的问题,并不是桉树造成。众所周知,人工造林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潜在的不良影响,包括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特别是多代连栽的单一纯林尤其明显,这是所有树种人工林的普遍现象。根据福建林学院杉木专家俞新妥教授的研究,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随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二代会比一代下降10%~20%、三代比一代下降40%~50%,尤其是土壤有机质下降得最厉害。目前永安市的桉树造林基本上是两代杉木或两代马尾松连栽之后造桉树,加上桉树采伐后基本上是全树利用(采伐剩余物用于农户生产生活烧材),桉树又属阳性树种,对土壤的水分和养分需求较大,种植业主仍然以杉木或马尾松的传统经营理念、经营措施来经营桉树,必然造成林地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因此,将人工林的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都归结于大面积桉树造林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5对策与建议

5•1针对桉树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永安市自身对木材原料的需求,只有发展速生桉树,发展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才能满足上市公司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年18万m3以上的木材需求。因此从采伐规划开始,对造林整地挖穴、苗木选择、栽植、施肥、病虫害防治、抚育措施等一系列环节实施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监督,才能使桉树真正成为为永安人民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好树种。

5•2必须严禁采伐生态公益林发展桉树,严格遵守“适地适树”造林基本原则。在抛荒地、废旧老果园、农田、土壤瘠薄地、土层厚度不足30cm不宜种植桉树的地方坚决选择其他树种造林。同时,造林采伐时在靠近岩石裸露地、陡坡地、水沟旁、宅旁、农田边、路边要尽量保留原生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