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生态问题论文
作者:李彩娟 张凤英 谢惠玲 陈艳玲 叶仁杰 刘杰 周丽英 林瑞余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1-3]。当前,中国已经步入现代农业时代,大量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投入,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同时带来了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许多环境生态问题[4]。审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必要的措施解决面临的困难,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的热点。从2004年起,连续5a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此之前,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其进行研究探讨,有些建设亦颇有成效。目前,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已成为减轻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途径。如“猪-沼-果”(菜、茶、菌、稻、烟、鱼)等循环农业技术,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主要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也是当前养殖场解决污染,实现达标排放的重要途径[5]。
1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农业整体水平不高,农业技术含量较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特别是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这些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1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据统计到2010年,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约200多种,加工制剂500多种,原药生产40多万t,居世界第二。福建省的耕地居全国后几位,而农药使用量则位居前几位。大量使用农药使病虫抗性增强,污染了水体、土壤,同时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隐患。近年来,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
1.2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问题越加突出。而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左右,农业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以上,由于我国气候季风性突出、半干旱地区多,全国有2/3耕地需要灌溉。近年来,由于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江河断流、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却十分严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75,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也仅达到56%。
1.3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是沿用“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线流动的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这种高消耗、高排放、资源利用率低的经营方式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问题。尤其是农业产后的副产品利用率低。例如,我国每年有5亿t左右的秸秆、1000万t的米糠、1000万t的玉米芯、2000万t的稻壳,这些农业副产品没有很好利用,有的地方把它们视作农业废弃物,堆积在田头、路边或者进行焚烧,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妨碍交通、污染环境。
1.4有效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我国耕地面积数量有限。一是近几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地减少,从1997年的1.2993亿hm2到2011年的1.2173亿hm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0.1053hm2减少到0.092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二是,我国耕地质量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步下降。国土资源部2009年12月24日发布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显示,全国生产能力大于1000kg/667m2的耕地仅占6.09%,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我国现在存在各种障碍因子的低产田约占我国耕地总量的1/3,如盐碱地、红壤丘陵、水土流失地、风沙地、干旱地、旱涝地、涝洼地等。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及耕地质量下降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它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6]。
2循环农业是中国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循环农业及其基本特点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拥有的一般循环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3R:一是减量化(Reduce),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再利用(Reuse),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再循环(Recycle),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农业还具有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以保障农产品供给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合作双赢、干净消费、绿色生产、领域宽广、土水净化及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
2.2循环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必然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农作物、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系统,人类对其的经营管理和调控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采用以往的单一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发展模式解决不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问题。循环农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把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高效利用,各层次营养物质有效、高效输送作为目标,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
2.3我国主要的循环农业模式近几年,各地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按照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模式:(1)肥药减量控害模式。按照“减少化学物质投入就是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努力减少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并提高利用率,既可减少对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又可提高农作物品质。(2)生产清洁节约模式。按照“减少投入或重复使用农业物品就是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建立完善清洁化生产机制,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钢管大棚、避雨棚架和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等节水、节肥、节工、节地、节能技术和设施,以及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便处理等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技术和设施,努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促进农业资源的再利用(3)农牧结合互利模式。按照“种植业和畜牧业废弃物相互利用促进污染减排”的理念,将农作物秸秆、牧草作为畜禽饲料,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有机肥,既消纳农业废弃物,又节约成本、提高土壤有机质。(4)产业循环利用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的理念,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既消纳废弃物,又节约成本、促进生态产业发展。(5)废物沼气处理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作沼气资源利用”的理念,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农村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然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既消纳废弃物,又产生能源和肥料。(6)资源保护改善模式。按照“农业资源保护改善促进农业生态”的理念,通过保护农业资源、提升农田质量、开展“三品”认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等途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